诸暨的葬俗历史

诸暨民间丧葬习俗

-----------------------------------------------------------

"生"与"死"连接着人生的始终。出生为人之初,死亡乃是生命的尽头。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无论任何人都要面对这个事实。"丧葬"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非常繁褥的礼仪习俗,同一社会中由于身份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规格和仪程,由于地域、民族、时代的不同,丧葬习俗又各有不同。

古越暨阳与极大多数汉族聚居的地区一样,信奉"生有所养,死有所葬","入土为安"的信条。多少代来一直盛行土葬。自一九九八年诸暨市政府号召移风易俗,一改旧的传统习惯,推开了科学文明卫生的火葬习俗。但作为一种曾经流行过数千年的土葬文化现象,有必要将它记录下来,以便后人作研究的备考。

一、送终与停尸

旧时乡邑老人临终前,总有些前兆。此时家族中晚辈能到的均须到场,汇集于老人床前,谓之"尽孝"。俗语说"人死如灯灭"。等老人一咽气,一家人即大声呼唤,谓之"招魂"。继而放声恸器,俗呼"送终",送终的人越多,代辈越多,就被乡人视作福气越好。

老人逝世,乡中不直言"死"字。而说"老掉"或"过世"。老人一咽气,家人首先要将死者床的的蚊帐卸掉,接着为死者更衣,换上干净的内外衣,穿上寿老红鞋。然后在逝者口中放入一只银子制成的菱,俗称"含口菱",给逝者手中"捏手元宝"。(此均为银制工艺品,现已很少见到。)这些丧事物品一般老人早已准备好的。家境贫寒的,则将"含口菱"改作一枚铜钱,亦称"含口钿"。

然而,这一切均有"金刚头"来操持,(有些地方称为"材夫头",或"承头"。)这种人每村均有一二个,他熟悉一整套的礼仪过程,死者的家属此时大都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所以"金刚头"实属就是丧葬仪俗的总指挥了。

金刚头指挥众人将尸体移至门板上,脸上复以丝棉。此古称"属纩"。据《礼记·丧大记》记载:纩,今之新绵,易动摇,置鼻上以为候"。脚后点上油釜灯芯灯,此灯昼夜不熄,旁置一磬。多数农家用铜火熄盖代之,着人定时敲响。此?quot;停尸"。

等遗体移至门板上后,金刚头即把死者躺过的枕头、席子、铺床草从床里撤出,弃于露天。老人多数将生前的钱财及值钱之物,藏于床中枕里,金刚头当众将钱物点清、登记、收好,免得兄弟妯娌间日后生隙。

二、烧无常与吊丧

停尸完毕,接着须"烧无常"。家人准备"三品",酒、饭、豆腐、肉、米糕、二双草鞋、一片瓦片,还有香烛、纸钱、银吊,把死者睡过的席子、稻草等物,供饭上只插一只筷,草鞋是送给"无常"的,尽量用缺纽少绳。据说这样使"黑白无常"顾此失彼,让亲人灵魂少吃苦头,少受杖责。

"烧无常"毕,一家回路上不再哭泣,以免把晦气带回,烧无常这一仪式,虽是一种迷信的仪程,但客观上到也包含一种卫生的因素?quot;烧无常"后,接下去就要安排人员向远近亲戚报丧了。报丧,诸暨市乡间俗称"报死"。报丧人一般是大晴天提挟一把伞,或大白天提只灯笼,走得很急匆。路上相遇,见状即知,纷纷让道。报丧者一到亲戚家,就把伞子倒桤在门边,对方也即知来人之意。连忙给报丧人泡茶,烧小点心,报丧人须吃过东西,方可说出噩耗。然后回程。主人家待报丧人走后,就将其饮过茶水泼出门,以免晦气留在家中,然尔根据亲戚的亲疏,备一份丧礼,去吊丧"吃大饭"。

老人仙逝,家族中每个人都须佩孝绳,披麻丝。儿子要穿麻布耗衫,儿媳要开?quot;福寿箱",取出白布衫、麻衣,青布衫等物,不过大多户人家不备"福寿箱",都是到专买冥品的店铺去租借。旧时在穿孝衣上很有讲究。父母亡故,儿辈着麻衫,祖父祖母亡故,穿白布衫;堂叔伯过世,着青布衫。每人都要戴头白布。有些地方旧时用"耗头巾",也是麻织品。儿辈戴的是二只角,女婿是一只角;孙辈的耗头巾上点缀红花。上下辈份,一见即明。亲房族的女眷,还要替戴孝人复"闷鞋"。所谓闷鞋,就是在原来的鞋子上缝一层白布,鞋后跟嵌一条红布,俗呼"开门";女婿的鞋,只复前半双白布,以?quot;半子"。解放后,许多习俗从简了,但戴白布,穿白孝衣,闷鞋之俗,依然存在。

所有媳妇,女儿均扎白头绳,鬓戴白花,坐遗体边守灵,吊丧亲戚一到,立即放声大哭,以示礼节。主管丧事的人,就收下吊丧礼物,并在纪事本上记下亲戚姓名,吊丧礼物。

晚间,儿孙、女儿、媳妇均要守夜,陪伴亡灵,整夜香烛长点,脚后灯不灭,磬音不绝。

三、成敛与伴灵

老者去世的第二天,即要举行成敛之仪。首先一家子孙儿女都要披麻带孝,放声大哭与材夫一起将平日搁置的棺木抬至香火,继而又将先人遗体护送到香火大间,遗体抬扛时不可露天,而须用一把雨伞遮住遗体上半身。

寿材放在香火大间,成敛大礼就要开始。一家老幼,亲朋至戚,都围住棺木,作最后的告别仪式。

金刚头首先在棺木底铺上四十九个石灰包,(又称石灰粽)。据说灵魂在阴间要路过一个恶狗村,这些石灰棕是对付阴间那些恶狗的。然而在上铺上席被。

特这些准备就绪后,成敛仪式开始,首先是"买水"。由长子穿上亡人之"寿老衣",背挎招魂袋,腰系黄丝带,是母亲逝世的还穿上百褶裙。与兄弟一起用一称杆扛一酒壶。长子穿著父母外套衣衫,头上有人高撑雨伞,由敲锣者开路,家眷随后伴行,至山脚田边池塘,摆上拱品,烧过纸钱,点燃香烛,尔后,丢三枚铜钱入泉,然后舀上半壶清水,遂回香火大间。

"买水"归来,就要给死者沐浴了。"沐浴"这一习俗相传久远。早在《礼记·丧大记》中就记载:"管人汲水,交给沐者,御者差沐于堂上"。古时死者身份不同,还有不同的沐浴规定。

金刚头手持毛巾,将壶中之水倒出少许,作洗浴状,口中念念有辞:某某公,给你洗头,给你洗脚,给你沐身。沐浴毕,又手执剪刀,作修剪状。给死者修指甲、趾甲。

沐浴完毕,为死者穿上老寿衣,挂上招魂袋,腰间缚上金丝带,并死者口中拉出"含口菱",据说不将"含口菱"拉出,下世投胎要成哑吧的。

接下去的仪式是为逝者梳头。金刚头执木作梳状,每梳一下,高声唱?quot;一五"。家有齐声答道"有"。又唱:"一十",回答:"有"。如此十五、二十、二十五……根据死者年龄数完整数,再数零头。如逝者是八十三岁老翁,数到八十后,再数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最后数毕,众人便放声大哭。

继而是遗体入棺仪式。此时由长子捧头,幼子捧脚,金刚头用一块白布,(此俗称千斤布)提腰,众亲扶持,轻轻将遗体放入棺中。尔后,将一件件四季衣衫放入棺中,每放一件,金刚头必大声唱诺,此俗称"报衣单"。衣衫放毕,再放入小被,一个女儿要有一床,小被只二尺来长,一端不缝口。还有各种日常用品,如烟管袋等。最后还要放入几样用糯稷菽杆做的特殊物品。一是梯子,俗?quot;天梯",二是拐杖;三是磨笼吊子。

一切该入馆的东西都放入了。子孙们见过最后一眼遗容之后,就在棺面上扯上丝棉,此俗称"千香面"。并在棺材头尾两侧挂出几缕红绿线,谓之"引路线"。然后,推上棺盖,但暂不落钉。众亲人此时必扶棺恸哭。真可谓"宁可隔千里,不可隔板里"焉!

尔后,家人围棺木顺着三圈,逆走三圈,成敛仪毕,锣鸣炮响。

一般说来,亲人亡故,子孙均心情悲伤,正情恸器。但乡中耄耋老者,高寿正寝,又称"喜丧",哭丧就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

灵柩定放处,设成灵堂。四周挂出亲戚朋友挽送的花圈、丧礼。灵柩前悬一白帏,中书一?quot;奠"字,前置供桌,点香烛,立灵牌,置供品。供品中必有一只全鸡,俗称"材头鸡"。

这日晚餐,四方至亲友好均聚首,东家设酒席招待,俗称"成敛大饭"。但女儿媳妇则将菜肴放在灵柩上,围住棺材吃饭,乡中习俗谓之"盖瓦爿"。

这天晚上,全家上下,亲朋好友,长夜不睡,并请道士做"道场",俗称"伴灵"。伴灵又有大小之分。道士一般七人一组。是夜,道士们穿起道袍,手执宝剑,尘拂仙帚,有念又唱,还有音乐锣鼓伴奏。道士轮番上场,一人要扮演好几个角色,前面一人唱,唱腔的拖腔由数人帮腔,调子抑场顿挫,有时激昂,有时悲切,更加丝弦,锣鼓、耍头伴奏,必引来村人观看,至于道士们唱的调子和内容,都很难听清。俗语说,亮眼道士,瞎眼戏子。说道士伴灵有一定的书本记录,其中的规矩,仪程和演唱内容,只有道士知道。民间有句俗语?quot;三坛不入木,四坛要吃粥"。说的是道士先生每演完一个段落,称"一坛"。也就是说到第四坛时,就要吃夜点心了。吃过夜点心,伴灵人均有些怠倦困意,而此时道士先生最精彩的表演开始了。这就是"破狱"。一道士扮作丑角模样,称"命官:,一道士道貌岸然,不苟言笑,称"真人"。真人神态严肃,名官表情风趣,言语调侃两人一唱一和,一问一答,甚为逗人。真人依规矩程序演出,而命官却可以现编现唱。伴灵者观众皆被命诙偕、戏谑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引得哈哈大笔,睡意被赶得无影无踪。

"破狱"之后是凌晨,道士们还要到东家厨房念唱一番,此俗称"慰灶司"。

四、出殡与做七

乡间丧事,一般第三天内殡。又称"出丧",多数村场把出殡按排在上午,也有一些地方是下午。出殡前,道士还要在灵柩前"施饭盘","走仙桥",更有惊险骇人的"翻九楼台"表演,但这一节目不是每个道士所能为的。只有少数技艺高超道士能做,当然道士的价钱也要贵些了。

上述诸种仪式毕。早有瓷碗置于棺材顶,金刚头猛摔碗于地,俗称"摔材头碗",以示人死如碗破,不能复也!随接敲实材钉,众材夫一声断喝,抬灵柩于道地中,用粗头的棺材杠和材索缚扎。有的村坊用特殊的架子,只要将灵柩放在中间就可抬杠,此称"材罩"。做索毕,扶棺起杠,放炮鸣锣,家人哭声大起。送丧队伍,最前面为担供品,敲锣者,其后有纸糊的童男童女,接着是"朝子"丧轴,花圈等。"朝子"是一种狭长的幡旗,上面有道士书写的挽辞箴言。解放后,"朝子"已基本废弃,而丧轴、花圈依旧风行。灵柩前为家族男性子孙,长子执"领路幡"。其余人皆披麻戴孝,脚穿草鞋,腰扎草绳,手执哭丧棒,(用竹杆斩成,俗称"考杖棒"。)灵柩之后,为女眷紧跟,皆披麻带孝,哭声连天。沿途有专人抛散烧纸银吊,乡中俗语称"买路钱"。路途较远者,中途材夫要息脚,称"调顿"。一调顿,众送丧者皆跪地叩拜。出殡行棺一般都走得很快,女儿媳妇均须跟得快,此俗呼"追热脚步",旧有"快走快发"之说。

灵柩一到墓地,众送丧者皆仆地跪拜,然后尚沿墓坑走三圈。材夫头点火烧坑,烧坑的燃料为芝麻埂,黄豆杆等物,销后向坑内丢下铜钿、铁钉。此俗寓意后代"财丁两旺"。烧坑到一定时辰,众人跳入坟坑踩火,俗称"踩坑"。然后由材夫将灵柩下坑,或复土或封墓门。

葬礼毕,送葬者则按原路回归,中饭请关丧至亲戚友喝吃饭,此为"回丧酒"。饭后,客人一一回家,主人家则送一些米饭,让客人带走,这俗称"大饭"或"长寿饭"。

葬礼后,连续三天清晨,家人都要到墓地烧一个草结,称为"送火种"。每隔七天,去墓地供一次祭品,作一次凭吊,女人哀哭一阵,如此拢***要行七次,俗称"做七子","七子"中"五七"为最重要,是日,出嫁女儿须担一席酒席,晚上供于香火堂内,请先辈灵魂来食用。在香火堂中桌上放一把"椅子",旧称搭"望乡台"。据说亲人亡灵将在此时回家看望。全家人要彻夜不眠,静坐守孝,时至凌晨,还须放声恸哭,以送亡灵。第二天早晨置酒席于墓前,烧纸箱、纸钱、放鞭炮、祭祀叩拜。中午这桌酒席要请材夫饮食,以示感谢。

"七七"四十九天后,称"断七"了。以后上坟祭祖一般在每年清明、七月半、冬至等节,旧时有些富裕人家还要做周年、十年,还请道士来作超度仪式,有的甚至还要做阴寿,不过现在已极少了。

旧时乡中除上述葬礼之外,还有一种"殡冷丧",也称"护丧"的陋习。就是死者死后暂不入土下葬,而在田头地角停棺一段时间,灵柩上用稻草护盖,过一二年再择墓地一葬。此俗不同污染环境,而且对小孩儿童有一种精神恐惧感。早在明代县令刘光复曾下令废除此陋俗。(见《国朝三修县志卷十七》。)但到解放初期仍随处可见。至七十年代之后,这种现象才渐渐消失,现已不复可见。

一九九八年,市政府在全市推行火葬,提倡文明、科学、卫生的新风尚。火葬率达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土葬这一习俗已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