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的春节风俗习惯
正有节、牛娘戏、抢花炮、上灯节
“牛娘戏”亦称牛戏、地戏或长衫戏,解放以后定名为牛娘戏,是岑溪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牛娘戏中有说、有唱、有戏,娱乐性很强,深收当地农民喜爱。牛娘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舞“舞春色”基础上衍变而成。每逢春节前后,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迎春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舞春牛”是活动的中心。“舞春牛”由二至四人拉着一个披上画有图案的彩布装扮的牛形,至各家各户拜贺新春,边舞边唱。最初只唱些祷祝之词,由一人主唱,二至三人帮腔伴舞,有时有些即兴的表演。后来,渐次向娱乐方向发展,演唱内容不仅限于祈神祝愿,还编演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生活片断,一般是表现农事劳动过程,如耕田、播种、插田等,称为“插戏”,开始由歌舞向戏剧形态发展,但“舞春牛”或“插戏”的演出,都离不开牛公、牛婆两个角色,后来“插戏”成分不断扩大,终至脱离“舞春色”而独立进行。据口碑资料:清乾嘉年间艺人梁丽堂、李世钊等把一些佛经故事和广东传入的木鱼、南音唱本改编演出,并建立了梁丽堂班。这是最早的牛娘戏班。以后又逐渐有过不少班社。光绪末年(1908年),由莫华钊组建的集庆堂班,是最有影响的戏班,该戏班的著名艺人莫玉芳(人称“玉姐”)在演出时吸收了民歌小调,丰富了牛娘戏的音乐。20年代以后,有广东粤班演员来到岑溪,加入了集庆堂班,便将广戏的演艺传授给牛娘戏演员,牛娘戏吸收了广戏的表演程式及服饰装扮,向更成熟阶段发展。至40年代,因当局禁赌,戏班演出受到很大影响。解放以后,牛娘戏得到恢复和发展,60年代以后建立了专业性剧团,并创编了一些现代题材的新剧目,其演出影响日渐扩大。牛娘戏唱腔为联曲体制,有[采茶调]、 [春牛调]、[贺年调]等少数几个唱腔和简单的锣鼓过门。从70年代始,岑溪县文艺队在创作演出新剧目的同时,对其音乐不断改进和创新,将原来民歌体单句式的唱腔改为上下句演唱。主要唱腔是[牛娘调],句式多为七字句,少量的为五字、十字或长短句结构,常用的“罗”、“呀”、“你”、“个”、“都”、“道”、“又”等衬词,并无明确含义,只是演员的演唱习惯,但显得较为口语化。70年代经唱腔改革,除保留上句末尾加“罗”字外,其它衬词全部取消。原来只用锣鼓伴奏以掌握节奏,烘托气氛。后来借鉴粤剧增加了大笛、横笛、二胡等,70年代增加了高、低音二胡及大、小提琴、三弦及手风琴等。乐队也从3人变为大乐队伴奏。岑溪人风俗习惯——正月初十上灯节——请亲朋戚友饮酒每年正月初十至十六日(十五元宵节过后),是岑溪市特有的上灯节(糯垌镇有部份村,安平镇,是正月初九日)即,凡是上年度生育男孩的家庭(如果是当年农历新年生的男孩子,则要明年再上灯,或称为上老灯),东家到集市上买一盏灯(有人舍得花钱买较精致五彩灯(价格一般在100多元);有人则随便买一盏竹篾纸扎的普通灯(价格一般在50元以下),邀请亲朋戚友,或街坊邻居(一般是每户一人,可带小孩)前来饮酒,以祝福孩子健康成长。请灯酒,城市的,多在酒店举行;乡村的,大多在家中举行。如初十当天来不及喝酒的,在正月十六晚补请饮酒。这晚喝酒过后,称为落灯,请饮酒程序即告结束。这显然是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可是,从古至今,已成为岑溪人的风俗习惯。如,南渡街陈姓家庭,去年(戌子年)其儿子一胎生育双孖仔,今年(己丑年)上灯时,还特邀笔者为其撰写双胞胎上灯诗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