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游化生活

新的高度:去旅游化生活。一件事物具有现代性的特征是将人作为一种无意识的,机械性的动体来对待。任何尝试将人进行现代化的行为,活动,主张,意识,概念,流程,工作,互动,都是反自然的,反生态的,脆弱的。而所有的非自然产生的情绪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对人类现代化的尝试。

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去旅游化。一个具有直觉性的例子是procrustean bed。?更加符合近代人经验的例子则是旅游。只触及表象,将目的化作为先决条件,没有地图不会走路,和观察事物永远保持一种距离感,只进行远景式的思考,而不进行亲身的参与的是旅游这个概念的总括。在一个现代社会生存的人会发现具有上述特征的活动并不止旅游。

笔者提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哲思需转变为对特定生活方式的持续性摒弃。基于这一条理念倡导:去旅游化的反现代生活。这种方式的极端,是摒弃一切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生活方式,所谓“回归田园时代”。这种极端本身具有旅游化的性质,即:将目的(回归田园时代)设定好后再进行运动。笔者所倡导的则是无目的式的去旅游化,从个人经验出发的试错式人生。

去旅游化的内在核心:规避两种感觉。把握去旅游化这种生活方式的重点在于规避两种感觉:无聊和痛苦。要意识到(对于还无法get到接下来的哲理的读者只需牢记)无聊是身体对抗某种,或者几种具有现代化性质的活动或者概念的信号,就像发烧是对抗病毒的信号一样。不应对自己发烧而自谴,而应该尽量规避让自己发烧的环境,行为,亦或是人。痛苦则是对脆弱性的感知,表示的是对自身在所处环境的生存弱势。应予以强烈反击,或者沉默规避,而同样不应自我谴责。

去旅游化的内在障碍:去旅游化的外在障碍需要有内在因素correspond。而内在障碍在初期可分为两种:因素纠缠以及对新状态的不适应。现代化的威力并不在于对人类活动的压榨,而在于各种现代化概念,行为的纠缠。反映在现实和生活中,人会丈量自己的某种行为相对于其他行为,其他人的相同行为,或者抽象的某种标尺的异同。问题在于,这些各种各样的标尺有可能也同样是现代化产物。另一种现象时,人对于“闲暇”这个概念的摈弃,映射出了人当在(短暂)摆脱现代化模式后的不知所措。人体不喜欢虚无。

需要有一种精神,一种勇气,去进行大胆试错。这是在初期最重要的起始因素。重点在于试错,是行为而并非哲思。因此提出,去旅游化的生活方式需要以规避无聊和痛苦的无目的,大胆试错的行为。检验去旅游化,反现代化,正常化程度的一种标志:你所恐惧的人,事,物,让你看到的是潜藏的对未知的兴奋和尝试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