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很久以前陷临河城有谁知道?

在宋辽金时期即黄河在浚县境内断流的前夕,浚县人还在与黄河水患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这期间有文献记载的黄河水患就达10余次之多。从金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黄河决口,淹没浚州城”到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的50余年间,浚县人就与黄河进行了两次大的生死抗争。其中,1189年的这次黄河大决口让当时的临河县(治所在今浚县善堂镇白毛邢方村境内)成了一片泽国,临河城在黎阳大地上从此彻底消失了。

黄河决口,洪水无情。想想当年临河县洪水肆虐、庐舍为墟、人畜漂流的悲惨景象,人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镇河将军”未能保佑临河城

浚县境内从前有个临河县,而且这个临河县在一次突如其来的黄河水患中被彻底吞没了——这是记者此次沿浚县黄河故道采访之前未曾了解过的。浚县文物旅游局张富民副局长介绍,临河县的前身为东黎县,早在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将原黎阳县分成了黎阳和东黎两个县,同属黎阳郡的辖区。北齐年间,东黎县的建制被取消。到了隋开皇六年(586年),又于原东黎县所在地成立了临河县。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黄河水淹没了临河县,肆虐的洪水将黄河北岸的临河县县城都给卷走了。?

书中介绍,黄河的频繁改道与为害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从有史记载的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宿胥口(今鹤壁市淇县南)决口并改道以来,在2600多年的历史中黄河下游河道犹如巨龙摆尾由北向南又由南向北来回摆动,决口和改道不计其数。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其间,黄河先由渤海入海,后因改道流入黄海,后又改道由黄海回到渤海入海。

黄河频繁决口和改道给黎阳大地带来的创伤,以及浚县人与黄河水患进行的抗争一次次被记入史册。浚县黄河故堤从前称万年堤或大金堤,取其坚不可摧之意来激励人们战胜黄河水患的信心。为防水患,浚县人曾在万年堤(大金堤)“全藉林木固护堤岸,其广行种植,以壮地势。”而且,又在大伾山上“凿大石佛以镇河”,祈求永保黄河平安无事。

浚县大伾山上著名的大石佛也称“镇河将军”,是后赵时期为遏制黄河水患由皇家动用国库银两修凿而成的,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镇河将军”的脚下曾经就是波涛翻滚的黄河,当年的黄河水患频仍,令古地黎阳的百姓苦不堪言。后赵的石勒接受了高僧佛图澄的主张,动用财力物力在浚县大伾山修凿大石佛,试图得到神灵保佑镇住黄河水患。

然而,大石佛虽名为“镇河将军”,但并未给人们带来福音,黄河依旧泛滥不休,后来甚至吞没了整个临河县。洪水肆虐期间上游的泥沙随洪水滚滚而来,在临河大地上淤积,因而浚县人又把当年的水灾称为“沙压临河”。

“镇河将军”面对黄河水患也“手足无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临河县消失在洪水之中。这场水灾发生在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时隔5年后的金明昌五年(1194年)金兵南下,南宋的杜充掘开黄河大堤以洪水阻挡金兵,使得黄河从此向南改道而在浚县断流。这次人为因素造成的黄河改道却被当时的浚县人认为是“镇河将军”终于显灵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今天,滔滔黄河与古临河城已不复存在,而“镇河将军”大石佛仍然散发着古代宗教文化的魅力。

《浚县志》中记载:“临河县,古东黎县也。”又载:“临河城,东汉黎阳县地,武帝封鲁***王子贤为临河侯,邑于此。以南临黄河故名临河。金大定二十九年没入黄河水患,城废。”

故城遗址上古董遍地 ?

临河县城遗址位于浚县善堂镇白毛邢方村的北面。在前往临河故城遗址采访途中,一直从事文物工作的张富民副局长说:“到了那里随便捡起一块砖头都有上千年历史。”

张富民说,临河城遗址现在成了一片开阔的耕地,耕地里到处都是唐宋时期的砖头和瓦片,这些年来村民在种地过程中将拣出来的砖头和瓦片弃置在田间地头,成堆成片随处可见。

“田埂也是用地里拣出来的老古董垫起来的。”来到临河故城遗址上,正在给麦苗浇水的村民把这里遍地的砖头瓦片称为老古董。村民们告诉记者,当地人现在称临河城遗址为临河坡,他们都晓得这里从前是临河县的县城,县城后来被黄河水给冲走了。听老辈人常说“临河城六十年一现”,可是现在的人谁都没有见过。

张富民说,所谓“临河城六十年一现”是指从前在临河城遗址上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传说这一奇观每隔60年才出现一次。

走在临河城遗址的田间小路上,张富民不时地弯腰从瓦砾堆中捡起一些陶片和瓷片,他说这些陶瓷碎片也出自唐宋时期。

地处这片空旷田野上的临河城遗址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000米,遗址被善堂镇的白毛邢方村、临河村、郭家营村、和湾子村等多个村庄包围在中间。前些年村民们在临河坡上平整土地时,曾挖出过唐代“开元通宝”,宋代玉石佛像、白瓷碗、玉石香炉等。

去年12月,郭家营村一村民打井时在距地面10米以下发现一座古墓,出土的墓志表明墓主人为当年临河县人氏。此前,村民们在打井或翻地时也多次发现过古墓葬。上世纪70年代,临河城遗址上有块地多年种不出庄稼,郭家营村的村民在对这块地进行深翻时挖出一通八棱经幢,经幢为青石制成,高约1.3米,直径约0.5米,出土时已残缺不全。与经幢同时出土的还有两只石兽,石兽和经幢出土后一直被弃置在一户村民家院落的一角。奇怪的是记者所见到的这两只石兽中,一只石兽有头无腿,另一只却有腿无头。

张富民副局长根据经幢的文字和石兽的造型与工艺特点推断,它们均系唐代中晚期的产物。他说,五代时期的后周皇帝柴荣大兴灭佛之风,在临河城遗址上出土的经幢和石兽残缺不全,可能是被毁于那个时代。?

临河城遗址上散落的麻将色子特别多,体积比玉米粒略大一些,全是用白瓷做成的。以前一到下雨天,被雨水冲刷后的麻将色子白花花地暴露在临河坡上。村民们说,相传当年临河县的人爱赌博,这些麻将色子有可能是当年的赌场留下的。也有村民对记者说,赌场再大也用不了这么多色子,可能这里从前有加工色子的作坊。

在临河城遗址周边村庄采访时有不少人告诉记者,传说临河坡下面埋藏着大量的银子,这些银子是当年临河县的县令在洪水到来之前命人埋下的。当时黄河上游洪水来势凶猛,河水暴涨。临河县紧靠黄河北岸,县令眼看洪水由黄河向临河城内漫溢,料定临河县城难保,于是命令城内所有的人赶快逃命。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转移银库里的银子,县令情急之下命人将银子全部埋入地下,待来日洪水退去后再挖出来使用。不料这场洪水久久未退,临河县城彻底被毁,重建临河县的希望破灭,当年参与埋银子的人在洪水到来时全死了,洪水退去后谁也不晓得银子到底埋在了什么地方。相传当时将银子装进9口大缸和18口大锅后埋在了一条道路的两边,为的是方便日后寻找。

湾子村村民李保祥说,祖祖辈辈传说临河县埋的银子“九瓮十八锅,路东没有路西多”,却没人知道说的是哪条路。?

今年66岁的老水利工作者郭心田就出生于临河城遗址东边的郭家营村。郭心田说,临河城遗址现在被称为临河坡,而在20多年前人们还叫它临河泊,他小时候常在临河泊游泳、逮鱼。那时的临河泊有大片大片的芦苇荡,水面上野鸟成群,风景很美。临河泊是当年黄河决口时在临河城遗址上冲刷出来的一条深沟,当地人习惯称这条深沟为“长坑”。时过境迁,后来临河泊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到了1975年前后临河泊全面干涸,当地村民将其平整为耕地,于是大家改称它为临河坡。从前,临河泊雨水充沛,空气湿度大,当气温剧烈变化时容易在临河城遗址上空形成透镜效应,从而出现海市蜃楼的奇观,也就是老辈人常说的“临河城六十年一现”。

站在临河故城遗址上与当地人谈古道今,记者感受到他们在言语间流露出对当年的临河城及临河泊的深切怀想。

张公背张婆?黄河淹临河

浚县有个传统的社火表演节目名为《张公背张婆》,节目中的故事取材于当地民间关于水淹(临河坡)临河县的传说。?

相传,当年临河城的人比较尖酸刻薄,为人不厚道。时间一长,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说临河城里没好人。一天,有位道人化装成卖油翁来到临河城卖香油,有人来买油时他故意装糊涂,总是多给人家几两香油。消息传开后,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争先恐后地来他这里买香油,买油的人看到自己多得了香油也都跟着装糊涂,谁也不作声,一个个高高兴兴提着香油回家了。有个名叫张公的老汉也买了一斤香油,他回到家一过秤发现香油多了二两,他的老伴听说后马上让张公和她一起找到卖油翁,把多出的香油退了回去。卖油翁看到张公老两口都是实在人,就用手指着不远处的龙王庙对张公说:“临河城即将大难临头,你们一旦看到龙王庙门前的石狮子眼里出血就赶紧往城外跑,跑得晚就没命了。”

卖油翁走后,张公天天到龙王庙看石狮子,并将卖油翁的话告诉了大家。可是别人听了以后都认为张公的脑子出了毛病,谁也没把他的话放到心上。有个无赖看到张公每天去看石狮子,他为了耍弄张公便找来猪血抹到石狮子的眼上。张公看到后以为石狮子眼里真的出了血,赶紧跑回家去叫老伴和他一起往城外逃命,他边往家跑边对乡亲们大声喊:“大难来了,快跑啊!”别人还以为张公疯了,就连张公的老伴也不愿离开家。无奈之下张公背起老伴就往城外跑,等他背着老伴跑出了临河城再转身一看,临河城已变成了一片汪洋。

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张公背张婆,黄河淹临河”的故事。传说中诚实的张公与老伴得救了,可是当年临河县遭受的那场灭顶之灾中有多少人能够有幸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