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原生态古镇,"青衣江畔小上海",木房子保存率70%
嗨,我是西江悦鱼,喜欢一个人发呆,看书,行走。让我们一起去山水田园,烟火市井里,体验红尘的活色生香,感受一样或者不一样的百态人生。
"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就跟川西其他古镇一样, 木城古镇 也同样是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山叫 大旗山 ,号称 "夹江第一山" , 水 就是有 "川西玉带" 之称的 青衣江 。
木城 位于 乐山市夹江县 ,坐落在 古嘉阳驿道 上, 嘉阳古驿道, 又叫 五尺道 ,是从 嘉州到雅安 的一条 水陆商 道,是 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 上重要的一段。
《南安旧冶》 里记载:" 木城 是最早建立 南安县城 的地方,公元前 310年秦伐丹犁, 攻占了 丹犁王城 ,就是现在的 夹江县木城镇 。然后设立了 南安县。 "如果按照这段记载来计算, 沐城古镇 已经有 2000多年 的 历史 。
南安 县历经 秦,两汉,三国,两晋,到南(朝)齐479~520年 南安被 废县 。 唐武德元年,朝廷重新设置南安县。
木城 的 名字由来 有 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因为 木城镇外就是青衣江,五尺古驿道又经过这里,木城有水陆码头,是当地土特产和外地商品集散地 ,有一位 贩运木头 的商人, 木头曾经三次在这里沉下去了,所以取名"木沉" 。
相对来说,第二种说法更真实些,在 《嘉定府志》、《夹江县志》 里都有记载: 张献忠 占领四川后,于 大顺三年(1646年)正月 ,派部将 刘文秀率"大西"军从丹棱、洪雅下夹江,攻南安镇 。当时的 明军副将周鼎昌 在这里 架木为城 ,率众据守。 刘文秀 造了 浮桥 在 青衣江 上, 周鼎昌 选派部下 水性好、善于游泳 的士兵 潜游 到水中,用刀 割断 连接浮桥的 绳索 ,使" 大西"军 不能渡江,只能无功而返, 南安 转危为安,于是改名为 木城 ,一直沿用到今天。
听当地老人说, 木城镇 外曾经有三个 水码头 , 雅安的茶叶、山货,嘉州的丝绸、食盐和粮食,夹江本地的纸张,茶叶等 ,大多数是通过 青衣江水路 和 嘉阳古驿道 往返运输,运到 重庆,宜宾,雅安,西康 甚至 云贵高原 。
商贸的发达必然会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到了 明清时期 , 木城 这个水陆码头, 青衣江 上船来舟往,号子声此起彼伏 ,五尺古驿道 上铃声叮当,马帮络绎不绝,被誉为 "青衣江畔小上海"。
有许多富甲一方的客商在这里驻足停留,修建住宅商铺。 民居 有 张家大院,张氏花园,史家大院 等, 寺庙建筑 有 大明寺,东岳庙,三元宫,将军府,武圣宫,法华寺,高庙子 等。可惜的是很多古建筑已经被毁,没有了。
张家大院, 当地人习惯叫做 走马转角楼 (原木城镇政府所在地),占地 800平 方米、*** 48间 屋子。 张绍庭 做的是 手工纸 生意,这个手工纸可不是我们现在用的纸巾,而是 写字用的宣纸 。
夹江 是 "千年竹纸之乡" ,传承了晋代 "竹纸" 传统工艺, 明清 两代 夹江 的 手工竹纸 被朝廷作为 "贡纸" ,是用于科举考试用的 "文闱卷纸" ,相当于面在高考使用的 专用试卷纸 。 晚清和民国时期 , 夹江纸业的生产规模达到顶峰 ,从事纸业生产和贩运的一些商人赚得是盆满钵满。
走马转角楼 是目前保存最为 完整 的一处, 青瓦,板壁,挑梁,飞檐,穿斗结构, 典型的 川西民居风格 。 雕花的窗棂 有些已经破损了,柱子下面的 石墩 依然能看出 雕刻的精美 。据说修 转角楼的木头 全部是从 雅安 通过 青衣江 放下来的。
木城镇 上还有一座大院,是另一个 姓张的大户 人家所有,是传统 四合院落 ,分 前后两座院子,石板路面,白墙青瓦。 因为园内种满了 花木 ,同时也为了与 张家大院 区分,所以叫做 张家花园 。
随着 青衣江 和 茶马古道 的交通运输作用消失, 木城 喧嚣繁华的旧日风光早已经不再了,现在 木城后街, 大多数 木板房 都是铁将军把门,石块的缝隙里长出了野草,只是偶尔会有几个远来的游人在这里 流连惋惜 。镇上很难看到年轻人,其他的街道也是 安静冷清 。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木城镇 的 木结构的房子保存率在70%左右 ,在四川算是 保存得很好的古镇 了。但是这种 清代建筑 ,听说谈不上 太大的保护价值 ,这可能是一些 古镇不保护修缮 ,一些 古镇拆除重新修建仿古建筑 的 原因 吧。
大明寺 外的 古榕 ,依旧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几百年来,它 沉默 看着这里的一切, 护佑 着这一方百姓和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