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什么关于关羽的风俗

关羽在当阳败走麦城后,在临沮被孙权部将俘诛,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曹操念其为人忠义,为关羽头配了一个沉香木身躯厚葬于洛阳。人死了,自然如灯灭。可偏偏讲究“轮回报应”的佛教看中了他。隋代时,佛教的代表人物智顗,为弘扬佛法,从浙江的天台山云游到湖北当阳的玉泉山坐禅讲经,梦见关羽玉泉山显灵,便秦请晋王杨广,封了关羽为护法的伽蓝神,从此,关羽与诸神一起被人祭拜。此至唐朝,敬祀关羽还仅限于湖北荆州一带。到了宋朝,民间故事把关羽推到了一个极致,说他“英武善战,为万人敌”,对他的人品作了这样的概括“忠义大节”,“虽高贵在前,死亡居后,不可夺也。”于是,为统治阶层需要,宋徽宗敕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此后,历代帝王都把关羽作为忠义仁勇的化身并为之御旨加封。关羽的地位也逐渐从君到侯到王到帝圣。明朝时关庙遍及城乡。清代达到顶峰,州县街巷乡里,无处不关庙,仅北京城,关庙和以祀关公为主的庙宇***有116座。有资料表明,台湾有关庙460多座。美国纽约、日本横滨、神户、大板等地以及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尼、澳大利亚等国也建有关庙。

民间尊崇关羽,与统治者不同,既有英雄崇拜的因素,也有禳灾祈福的心理需要。所以,在老百姓眼里,关羽是保护神、恩主公、财神爷。聚集海外的华人,兴建关庙,敬崇关羽,是寻找一个凝聚民族合力、弘扬中华文化的心理趋同。前国民党元老于佑任为马来西亚一关庙书写的对联是“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可见,关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原的再生性是延续民间崇拜的基础,它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得到创新和升华。

最早人们祭关羽,是手捧3支香,在关庙内对着关羽像,口念到求关老爷保佑平安等等祈福之类的话既可。后来,逐渐演化形成一套完整的“仪注”。据《解梁关帝志》载:“明嘉庆年间,定京师祀典,每岁五月十三日,遇关帝生辰,用牛一、羊一、果品五、帛一,遣太常官行礼。”《清史稿》也有“每岁春秋并五月十三日致祀”关羽的记载。可见,明朝时,已将关羽祭祀纳入了国家祀典的范畴。不过,当阳的关陵庙祭祀与之有所不同。明清时,当阳关陵施行的是春秋两祭。春祭为四月初八日(关公封爵日),秋祭为九月十三日(关公升天日)。民国年间,关陵祭祀改为五月十三日一次祭。祭祀的等级和形式很有讲究。清代当阳关陵春祭由宜昌总镇兵官主祭,秋祭由荆门直隶州守主祭。拜殿设坛,正殿前设三牲祭品,寝殿和陵墓神位前各设香盏果品,参祭官员斋戒沐浴,依品位由三元门中门和左右侧门进入。主祭官员率僚属于正殿神像前之拜殿内行叩拜礼,烧香化纸,由礼仪师行令和诵祝文。祭祀期间,各地商贾云集,官人游客,人物荟萃。经商的,卖艺的,开店的,唱戏的,七十二行各显神通。这与祭祀无关似乎又有关的活动,在一起形成了“会”,因而,《辞海》引《妙香室丛话》说:“百货云集,谓之庙会。”这样,庙会在满足了达官贵人祈安求福的同时,也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满足了老百姓的需要。当阳关陵庙会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后因种种原因,当阳关陵庙会一度中断。

现代关陵庙会始于1991年台湾桃园县统天宫潘阿来等人捐资制作的关羽铜像揭幕之际。现代庙会既有传统文化的形式,也有与时俱进的新内容。为了满足民众传统心理习惯,促进内地与台湾地区文化交流,祭祀关羽依然如旧。大殿走廊的正中,摆一张祭台,中间供奉一颗黑水牛头、一头全猪和一只全羊,香炉、蜡台、花瓶、五供齐备;天井中的铜香炉两侧,黄缎子墁铺两张条桌上,摆数十样时鲜水果、时令蔬菜;在大殿与拜殿之间,凌空拉起九条红线,线上挂数百个黄缨灯笼;主祭人与朝拜者在祭台前按照“仪注”进行诵祝文、叩拜、烧香。庙内钟鼓鞭炮齐鸣,民间乐队细吹细打。同时,在庙内也开展一些狮子、高跷、采莲船、腰鼓等民间艺术表演,有时也开展戏曲小品、歌舞比赛、卡拉ok赛活动。大型民俗剧当阳杀故事《关公过五关》是文化部门新近挖掘的民间艺术精品,在关陵庙会上是吸引人们眼球的一个亮点。现代庙会是民间艺术展示的舞台,对传承文化来说是一个扬其精华、剔除糟粕、推陈出新的机会。所以,2001年,当阳将关陵庙会改为了“中国当阳武圣关公文化旅游节”,为关陵庙会注入了全新的内容。近来,“当阳关陵庙会”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