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好玩吗塔尔寺旅游注意事项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这里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这里的佛教文化非常昌隆兴盛,文化气息浓郁,适合修身养性的人,下面给大家分享塔尔寺旅游注意事项。

吃完晚饭,男人们的话题依然是围绕女人来展开,还有在生意场上和各种美女打交道的趣闻轶事,这也是派遣时间的最佳方式。

谈到挺晚的进修,梅的男友打电话来,梅让我接电话,他挺热情的邀请我和梅到玉树去玩,承诺一流水平的好吃好喝好招待。梅有些想去,问我的意见,我想了一下,觉得进去时候没问题,出来的时候万一下雪,开车会非常危险的,还是决定以后夏秋的时候有机会再去。?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先是看了看书,今天的任务很轻,多休息了一下,再去塔尔寺,这儿离开西宁并不太远。吃了早饭,到梅告诉我的地方去拼出租车。旅游旺季时是有班车的,但现在是淡季,班车停开了,在一个固定地点,在那里拼出租车。?

我是第三个上车的人,已经有一个人坐副驾驶位置,另一个坐在司机后座上,我坐在后排的中间,最后来的是一个高大健壮的年纪略大的男子,我建议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年轻小伙子(比较瘦)将位置让给这位大叔。小伙子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大叔表示了感谢,然后坐到前面,小伙子坐在我的旁边,司机就出发了。?

大叔看我的装束和听我的口音就知道我是来旅游的,向我了解了大致的旅游经过,当他得知我还计划去西藏时,谈到他年轻时,曾经独自骑自行车,走西藏,而且,为此,他还写了一本书,真是不同凡响,勇气可嘉!?

坐在我左边的小伙子,是饭店里的炒菜师傅,这次回家看看父母。?

坐在我右边的小伙子,在西宁一家有名的饭店,表演藏族特色的歌舞,向我介绍了饭店的情况,我想着哪天可以和梅一起去吃饭,看看歌舞表演。?

就这样说着话,感觉挺快就要到塔尔寺了。大叔让司机在路边稍停一下,还不知道大叔干什么?等了不多时,大叔匆匆地跑上来,手里拿了一本书,递送给了我,我欣喜地收下了并表示:非常感谢,一定拜读!大叔对我说:“希望这书,能够对你的西藏之行有所帮助。”

挥别了大叔,心存感谢!?

很快就到塔尔寺了,塔尔寺本身是开放式的,不用买门票,但如果要进入特别的寺庙时,就需要分别买门票。?

塔尔寺的由来,?

还得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说起。相传宗喀巴于藏历1357年10月10日诞生在“宗喀”(今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故人们尊称他“宗喀巴”。?

宗喀巴从小聪明过人,3岁进夏宗寺受近事戒。7岁入夏琼寺受沙弥戒,在此随高僧端智仁青学经9年,16岁离开夏琼寺徒步赴卫藏学法,后来到后藏,朝拜各派名寺,遍访高僧名师,刻苦研习法学,29岁在雅隆地区南杰拉康寺受比丘戒。?

34岁时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顶诸法均有很深的造诣,并到处去讲经讲法,在佛教界乃至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他于1401年和1406年分别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奠定了他创立格鲁派的理论思想基础。他一生中的著作达170多卷。?

宗喀巴离家赴藏一心学法多年,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发,意在告诉他老母已白发苍苍,希望他回来一晤。?

宗喀巴为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一幅用自己的鼻血画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写到:“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我见面一样。”?

1379年,其母与众信徒按宗喀巴的意愿,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1577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汉式佛殿,称弥勒殿。由于先有塔,尔后才有寺,安多地区的汉族群众便将二者合称为塔尔寺。?

塔尔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

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主要建筑依山傍塬,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有大金瓦寺、大经堂、弥勒殿、九间殿、花寺、小金瓦寺、居巴扎仓、丁科扎仓、曼巴扎仓、大拉浪、大厨房、如意宝塔等9300余间(座),组成一庞大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

塔尔寺***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

、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规模宏大,宫殿、佛堂、习经堂、寝宫、喇嘛居住的扎厦以及庭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自古以来即为黄教中心及佛教圣地。?

寺庙的建筑涵盖了汉宫殿与藏族平顶的风格,独具匠心地把汉式三檐歇山寺与藏族檐下巧砌鞭麻墙、中镶时轮金刚梵文咒和铜镜、底层镶砖的形式融为一体,和谐完美地组成一座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

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

塔尔寺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

从清康熙以来,朝廷向塔尔寺多次赐赠,有匾额、法器、佛像、经卷、佛塔等。该寺的阿嘉、赛赤、拉科、色多、香萨、西纳、却西等活佛系统,清时被封为呼图克图或诺们汗。其中,阿嘉、赛赤、拉科为驻京呼图克图,有的还当过北京雍和宫和山西五台山的掌印喇嘛。?

正是因为这些特殊原因,塔尔寺迅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蜚声国内外的六大寺院之一。现存塔尔寺总建筑9300余间,占地600余亩,殿堂25座,最盛时有僧侣3600多人,解放初期尚有

1983人。?

由于历史积累,该寺文物极为丰富,建筑、法器、佛像和文献藏书,使寺院成为一座艺术的宝库。该寺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和欠巴扎仓,研习佛学和藏族语言、文字、天文、历算、医药、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各方面的知识,并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创建该寺印经院,所印藏文经典及各种著述,畅销藏区各地。?

该寺于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举行4次全寺性的大型法会,称之为“四大观经”。届时,各地群众云集,规模盛大。另外,农历十月下旬有纪念宗喀巴圆寂的“燃灯五供节”和年终的送瘟神活动。?

塔尔寺原来有完整的行政、宗教组织系统。其行政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僧人经堂会议,由总法台主持,下设噶尔克会议和大吉哇。噶尔克会议是全体僧人经堂会议的常委会,由法台

大襄佐大僧官大老爷和六族干巴组成。?

大吉哇是噶尔克会议和全体僧人经堂会议的执行机关,由3名吉索第巴(总管全寺内务的大老爷、负责对外联系的二老爷、负责财务的三老爷)和管理杂务的四老爷及藏汉文秘书各1人组成。大吉哇下设管理全寺粮食的“哲康”、负责印刷经典的“巴日康”,并负责管理驻西宁办事机构金塔寺。?

宗教组织的总负责人仍为总法台,下设总引经师和大僧官各1人,管辖四大学院,各学院设有本院堪布,堪布下设格贵(僧官)和经头。现由寺管会总理全寺寺务。目前***有寺僧800余人(其中活佛

11人,主要为阿嘉、却藏、色多、却西、嘉雅、米纳、扎西、本布尔、杨家等,完德63人)?

塔尔寺内收藏有?

大量鎏金铜佛像

铜佛像、金银灯、金书藏经、木刻板藏经、法器、灵首塔、御赐匾额、壁画、堆绣等文物。其中壁画与堆绣、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三绝。壁画多以矿物颜料画在布幔上,内容主要为经变、时轮、佛等。堆绣是用各色绸缎、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绣成佛、菩萨、天王、罗汉、尊者、花卉、鸟兽等图案

晒佛节?

“晒大佛”当日清晨天不亮,塔尔寺的喇嘛们就要集中,做“晒大佛”前的各种准备,然后抬着巨大的佛像,沿着寺旁的山路,往山顶上走,然后将巨大的佛像(大唐卡),从山坡下一直铺放至山脚,这时巨大的佛像就展现在来参观的成千上万名群众面前。?

“晒大佛”结束后,在塔尔寺内的广场上就要举行跳神,喇嘛们带上各种的假面,跳起了各种宗教舞蹈。在跳神的同时,喇嘛还要念经祈祷、演藏戏,这是寺庙一年一度表演宗教艺术的舞台。?

佛像实际是一种特制的大唐卡,它是一种卷轴画中极其稀少的珍品。展佛之日,当东方第一缕曙光照射到大地之时即为佛像展开的最佳时辰,故展佛又称晒佛。晒大佛,在每年农历四,六月两次法会时举行,意思是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_和弥勒出世及宗喀巴诞生、涅_;?

艺术三绝?

塔尔寺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

壁画?

壁画是各殿宇墙壁上的绘画。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颜料采用石质矿物,色彩鲜艳,经久不变。壁画画风属喇嘛教宗教画系,具有浓郁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经黄教诸密乘经典,画面情节属黄教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

堆绣?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品种之一。它用各色的绸缎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由于中间突起,有明显的立体感。本寺大经堂内悬挂有“十八罗汉”等堆绣艺术产品。堆绣包括刺绣和剪堆两种,其内容题材大多来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是该寺独创的传统艺术,是僧侣艺术的杰作。?

酥油花?

酥油是青藏高原藏族等牧民的奶油类食物,是用牛奶经过反复搅拌后提出的黄白色油脂。这种油脂呈凝固状,柔软细洁,可塑性极强。?

酥油花是藏民族独有的雕塑艺术,用洁白细腻的酥油为原料,调入各种矿物质颜料制成,造型精妙,丽彩柔嫩,花色品种层出不穷,充满吉祥喜庆的视效。藏族同胞深信,凡诚心欢喜以酥油花供养诸佛菩萨和护法者,可息灾增益,必得安乐、大福德等,并迅速成就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相传酥油花源于西藏,唐文成公主与土蕃王松赞干布结亲时,曾从长安带去一尊佛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内.严寒的冬季,无鲜花献佛,信徒们为了表示敬意,就用酥油制成花,供奉于佛像前。?

从此相沿成了藏族人民的习俗。1594年,酥油花传到了塔尔寺,经该寺艺僧苦心钻研,使其在题材和工艺上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塔尔寺独有的一种高超的油塑艺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灯节时,艺僧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在寺内展出,成为一年一度的寺内盛会。?

塔尔寺酥油花的制作,有一套完整的机构和科学程序。寺里设两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机构,一个叫"杰宗曾扎",一个叫"贡茫曾扎",俗称"上花院"和"下花院",两个花院相互竞争。?

每院有艺僧二十人左右,这些艺僧一般在十五六岁入院,终身从艺。上、下两个花院分别有总监(称"掌尺")主持,决定当年酥油花的题材、构图、制作分工等事项。?

酥油花艺术继承藏传佛教艺术"精"、"繁"、"巧"的特点,其设计、制作自古是师徒口手相传,一般都在封闭的环境里精心制作。?

由于两个花院在题材和制作工艺上互相保密、封锁消息,长期以来各自都形成了一定的独立流派,他们在竞争中发展,每年都以新的面貌,新的技艺展示各自的成果。现在塔尔寺酥油花制作技艺的主要传承人有扎西尼玛、罗藏龙珠、尕藏加措、加阳谢热、智华若子等。?

酥油花制作周期长,工序复杂,从准备工作(藏历十月)到正式展出(正月十五)历时三个月之久。为了使酥油光滑细腻,便于操作,先要把酥油浸入冰水反复搓洗、揉合、去杂质、增韧性,揉搓成膏状备用。?

塑造之前油塑艺僧先要沐浴发愿,进行宗教仪式。仪式毕,掌尺喇嘛和其他艺僧一起选议酥油花的题材,然后设计腹稿,精心构思、策划、布局之后,便分配给擅长人物、动物、花卉、建筑的师傅带领各自的徒弟,在气温零度以下的阴凉房间开始分头工作。?

首先是根据所拟定的题材内容精心绑扎基本骨架,用软革束、麻绳、竹杆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即所塑造的基本模型。?

其次是塑造形态,塑造的第一道原料是用上年拆下来的陈旧酥油花掺和上麦草灰,用棒捣砸成较硬而具有弹性的黑色塑造油泥,用这种黑色油泥在骨架上塑造成不同的形体,其塑法近似面塑或泥塑。基本形体做好后,须经掌尺喇嘛对形体姿态、尺寸大小、相互整体结构比例进行修改、审定后才算定型。第二道原料是在加工成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仔细涂塑在做好的形体上,敷面描眉,塑花点蕊,一些特别之处还要进行饰金描银、点缀晕染。?

最后将塑造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总体要求,用铁丝一一安装到位,即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内,高高低低,件件悬空,塑出大小各异的造型,大到数米亭台楼阁、菩萨金刚,小到三五厘米的花鸟虫鱼,成为布局完整的立体画面,情态逼真,栩栩如生。?

制作完成的酥油花画面要向前呈20度左右的斜度,一是便于观者稍抬头即可观全景,二是怕酥油花自上而下融化,上面的融液弄花下面的造型。一般而言,制好的酥油花,因受气温的影响,每隔一两年就要重塑一次。?

由于酥油花的融点很低,15度就会变形,25度左右就会融化,为了防止体温对酥油花的影响,艺僧们在捏制之前都要把手浸泡在刺骨的雪水中,为防手温回暖,必须不时浸冰水、抓冰块,让手指保持冰凉。因此,每位艺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病,甚至残废。?

如果没有对佛的虔诚之心和对宗教艺术的献身精神,是很难做到的。年复一年,阴暗的花房里,喇嘛艺僧们寒冷的手指尖汩汩流淌着属于春天和梦想的温暖色彩,在他们的心中,酥油花是会说话的花儿,讲述着尘世的渴望和藏传佛世界的五彩缤纷,讲述着美丽,讲述着向往。?

酥油花虽名曰"花",但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神佛祖师、文臣武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楼台亭阁等组成各种故事情节,繁简得心应手,大布局的散点透视,局部的焦点透视,又巧妙地利用三度空间的立体感,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

由于不受时空限制,酥油花彩塑尤其擅长以大场面来表现复杂情节,继承佛教壁画中"异时同地"的处理方法,在一个有限空间里可将几十个故事情节在一个画面上以连环画的形式纵横交错穿插进行,看上去繁而不乱、浑然一体。?

塔尔寺的辩经?

辩经,是佛学用语,是对佛教理论的辩论。即出家人学习佛经后,为了加强对佛经的真正理解,采用一问一答或一问几答或多问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就如我们的学术讨论。它是喇嘛学习佛经的一种方式。?

塔尔寺的辩经每天下午3点至4点之间分班级进行。?

当我到辩经地点时,看到大多人都已经结束辩经了,只有一处,还在激烈地进行着,两人辩论得非常激烈,很投入,旁边围观的僧侣也是凝神细听着。感觉他们谈得很深入的问题,旁边听的僧侣,也是边听,边思考的节奏。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他们的气质,让我感觉,他们是非常睿智的,和一般的僧侣差别很大,可以说气度不凡。?

看完辩经,我沿山而上,去看那些小小的殿,里面各有佛像,很多都是要关门了,由值班的僧侣,将殿内的酥油灯熄灭,并将门锁好。?

班禅的住处也在山上,没有进去,只是外面看了看。天渐渐地昏暗了,我站在照片上这个平台,看向下面的塔尔寺群。?

这时,来了一个小喇嘛,大概十二三岁的样子,我们相互笑了笑,开始对话。?

小僧侣六岁就进来了,一直在学习,功课逐渐增多变难,不过,他的汉语不太好,当我问他复杂一点的问题时,他就不明白了,正在这时候,走来一位年轻的成年喇嘛,来帮我们翻译,让我们能够沟通。之后,我就和他谈了起来,他的名字叫鲁藏叁丹,在这里是最高年级的学生了。气质与普通的喇嘛很不一样,气度大方睿智。?

鲁藏叁丹的手里拿着一本,日语学习的书籍,他英语学习得很不错了,现在日语是他自学的。?

我好奇地问他在这里学习的经过,没想到问出一段小故事。?

鲁藏叁丹原本在农村的一个小寺庙里出的家,一直很好学,寺庙的可以学习的知识不够时,他就想到塔尔寺来学习。于是他带着一些寺庙客人提供的供养就到塔尔寺来求学。没想到塔尔寺是有一套严格的招收僧侣的体系的,象他这样毫无背景,没有途径的情况,根本不被接受。?

鲁藏叁丹就一直在塔尔寺前打坐并背诵经文,每天持续,没拉下一天,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每天,寺里的僧侣们都会从门口经过,日子长了都知道他,寺里的几位决定权的喇嘛,也都注意到他了。?

后来供养的钱花完了,仅靠家人救济,或者旁人不定时的供养,鲁藏叁丹经常忍饥挨饿。讲到这一段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内心还特别难过。?

终于有一天,寺里的管事喇嘛,来通知,他可以正式加入寺庙学习了。?

原来是寺里的几位主管喇嘛,都觉得鲁藏叁丹能够这么坚持,这么热爱学习佛法,被他的毅力和决心感动了,当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时,寺里的领头喇嘛就明确表示,在里面有学习机会的人,都没有珍惜,都不好好学习,鲁藏叁丹那么好学,那么坚持,当然要给他一个机会学习,相信他一定能够学得好的。?

我想,这主事者是很有眼光的,鲁藏叁丹是个爱学习的人。?

和鲁藏叁丹谈起刚才看到的,辩经的经过,他说那两个人是他的同班同学,今天他有事情,所以没参加,平时他们都是在一起辩经。怪不得,我就觉得他的气质和他们是一样的,似乎很熟悉的样子。?

言谈间鲁藏叁丹还是对别人能够通过很多非正规途径进来学习,比如各种关系等,而他却这么辛苦这么累,而感到很有些不平衡,对自己那半年受到的各种不平等的待遇和耽误的时间很是遗憾和难受。?

我和鲁藏叁丹的看法完全不一样,思考了一下,对他说:你看似受了很多苦,才能够获得学习的机会,但这都是你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这些苦也锻炼了你的心志,成为你的财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才真正有价值。那些人可以有更方便的方式接受学习,看似轻松,但对于他自己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好处的。?

感觉这番话,鲁藏叁丹还是听进去,并且挺接受的。之后,鲁藏叁丹邀请我去看看他家人买下的住处。原来塔尔寺内有一些空地,僧侣的家人会盖些房子,作为来看僧侣们时住的地方或者朋友住的地方,一般在僧侣们的家人之间买卖交流。我和十二岁的小僧侣一起去,看了房子不错,可以住好几个人,鲁藏叁丹说如果我愿意,我可以住在这里。?

想了一下,就我一个人住在这里,我略微有些害怕,想着,如果梅愿意一起来的话,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住在塔尔寺里的感觉。我告诉鲁藏叁丹,我没有告知朋友,所以还是要回朋友家,否则朋友会担心的,如果明天朋友可以一起来,那我们一起来住一个晚上。?

看看时间不早了,我提出要回去了,鲁藏叁丹看我对他那放的一排书籍很有兴趣,他拿出一本来,说送给我,我请他将他的名字写在书上,他写下了汉名和藏名,他的通信地址,表示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写信与他探讨。?

上面还有他的日文名字?

天已经全黑了,如果他们不送我的话,我根本不知道如何能够走出这里的。鲁藏叁丹和小僧侣一直将我送到门口,目送我走远,才放心地离开。?

回家,梅已经等我多时了,她真的有点担心了,还好我及时回来,否则她已经在想是否要托朋友打听我在塔尔寺的情况了。我和她讲了晚上可以住寺里的情况,她好象挺不信任和放心的,一个人住在那里,我还是会觉得不安全,于是就忘掉去住的念想了。?

这本书,是宗喀巴著作中,专门谈佛法中”中观之智“的,“中观”是佛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本书,对帮助深度理解这个概念很有助力。感谢嘉措,以这本书,帮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藏传佛教的窗户,宗喀巴对佛法的研习深厚,他的书籍可以很好地帮助深度理解藏传佛教的教义。通过这本小书的阅读,我感觉,佛陀创立的佛教,是很有智慧的,它于我来看,很象哲学。?

这是一个全新的发现,自此我对藏传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的西藏之旅注定也是一场对藏传佛教深度了解探秘之旅。期待我的西藏之行。

自此,内心然有坚定的意念,就算有再大的困难,我也将尽力克服,走这一趟!?

很喜欢今天的旅程,认识两位特别的真诚的朋友,得到两本有意义的书籍。这两本书,还一直在我的书架上!?

对于喜欢佛教的旅客来说,这是一次终极的大冒险,你的心灵将会得到最终极的洗礼,这一切都显得非常诡异和微妙,带给你人生历程的震颤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