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浮屠大佛寺的建筑特色
浮雕内容,第1回廊主壁题材为本生、佛传、譬喻和说法,描绘了释加牟尼从下凡到成道的过程。第二回廊主壁题材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善财童子历参图;第三回廊是其延续;第4回廊尚未明了,可能为《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行愿赞等。
婆罗浮屠的塔底,通常称为隐基脚,由于用大量的石块在其周围筑了一道防护墙,因而遮挡了人们的视线,当初大概是为了使尚未竣工的佛塔不致因地基不隐而倒塌。装饰塔底的是160幅非同寻常的浮雕,1885年才发现,展出一段时间后,除东南角外,又都被重新掩盖。浮雕题材依据佛经的天、人、畜生、地狱等六道轮回,阐明了业障的作用,即因果的规律,将经变和世俗人物与热带花草和鸟兽结合起来。
在各方形层的的栏杆上,每隔一定距离配置一个向外的佛龛,***432个,龛内各安置一尊大坐佛。佛像的手势有5种,可能是金刚界五佛。
圆形层各层并列着格子形镂空小塔,计下层32座,中层24座,上层16座,***72座,如同众星拱月,围绕着中心大窣堵波。小塔内也置有佛像。佛像按照东、南、西、北不同方向取有不同的名称,而且佛像的面部神情以及手臂、手掌、手指各部位也都不同,形象传神。
方形层佛龛和圆形小塔中的佛像,再加上中心大窣堵波中的佛像,波罗浮屠***有佛像505尊,浮雕和佛坐像以表情典雅为特色,它部分继承印度雕刻传统,但又处处显露着印度尼西亚古代文明的影像,如浮雕中世俗人物为当地人打扮,堪称印度一爪哇艺术的杰作。
婆罗浮屠的整体设计和各层装饰体现了佛教密宗曼荼罗义理。佛教将天地分为三界,最低的是欲界,人在此阶段无法摆脱各种欲望,其次是色界,人虽已摒弃各种欲望,但仍然有名有形,最高是无色界。至此,人已不再有名有形,永远摆脱了世间的一切桎梏。婆罗浮屠塔的台基代表欲界,4层方形台及浮雕回廊代表色界,3层圆形台和大窣堵波代表无色界。
婆罗浮屠是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1907-1911年,西奥多·范·埃尔普进行了第一次修复,重建了3层圆台和窣堵波。1975-1987年,在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拯救婆罗浮屠的呼吁以后,进行了第二次修复,有27个国家参加,***花费2000万美元。1991年底,婆罗浮屠被列入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整修后的婆罗浮屠古趣盎然,风貌如初,已被印尼政府扩建为面积达85公顷的游览胜地,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数十万佛教徒和旅游者到这里朝拜或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