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古墓葬,古文化,历史旅游景点
中国十大古典陵墓园林
乾陵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在海拔1047.9米。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昭陵
昭陵位于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唐太宗从贞观十年长孙皇后死后就开始营建昭陵,贞观二十三年完成,历时达13年。唐代皇帝的陵寝摒弃了秦汉时期掘土而葬的方式,而是沿用了魏晋和南朝以来流行的办法,选择风水极佳的天然山峰,凿开山的中部作为墓室,从外观上看山峰挺拔,气势压人,相形之下,再高大的陵——冢如秦始皇陵——在形式上也稍逊了一筹。而开创唐代帝王依山为陵先例的,就是唐太宗的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这位开创了大唐盛世的皇帝生前显赫无比,号称“天可汗”,死后他的陵墓也是唐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
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之巅。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黄帝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曾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轩辕丘),取名轩辕。祖籍有熊氏,乃号有熊。又因崇尚土德,而土又呈黄色,故称黄帝。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于河南荆山,葬于陕西桥山。黄帝以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
黄帝庙呈四方形,庙门朝南,气势雄伟,门额上大书“轩辕庙”三字。庙院内有大殿,门额上悬挂着写有“人文初祖”四字的大匾。大殿中间安放着巨大的黄帝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庙院内的“黄帝手植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四千余年。巨柏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有谚语称它“七楼八扎半,圪里圪塔不上算”,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另有一株高大柏相传为汉武帝“挂甲柏”,又名“将军柏”。庙内有一碑亭,内有碑石约50通,内容主要是历代帝王的“御制祭文”和历代修葺陵庙的记载。
株洲炎帝陵
炎帝陵又称“天子坟”,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炎陵山山麓。相传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来南方巡视,尝草采药,为民治病,不幸误尝毒草身亡,安葬于此。炎帝是一位伟大人物,他开发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他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他还利用火为人类造福,制造乐器,倡导物质交换。炎帝在历史传说中是与农、工、商、医、文等各领域的发明创造分不开的一位神祉,因而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和祭祀。
炎帝陵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代以后曾多次毁于战乱和火灾,明清以后历代均有所修葺,规模不断扩大。现存的炎帝陵是1988年重新修复的,建筑仍按前代式样,但规模则有所扩充。目前陵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绿树怀抱,山峦叠翠,古树荫翳,烟云出没。陵殿金壁辉煌,气势宏伟。炎帝陵的建筑***分五进:第一进为午门,门内有丹墀,左右两侧有碑房,碑房内立有历代石碑;第二进为行礼亭;第三进为重檐歇山顶的正殿;第四进为墓碑亭,其内立有石刻墓碑,上书“炎帝神农氏之墓”;第五进为炎帝陵寝宫。陵殿的四周筑有丈余高的红色围墙。四周还建有规模宏大的奉圣寺、胡真官祠、天使公馆、崇德坊、宰牲亭、时佘公馆、咏丰台、飞香亭等古建筑。
大禹陵
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郊的会稽山山麓,是4000多年前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大禹陵坐东朝西,由禹陵、禹祠、禹庙三大建筑群组成,三者皆在一地,后二者因前者而产生,如以建筑而论,当首推禹庙。
禹陵的入口处为一青石碑坊,其后是一条长100余米的神道,神道两侧立有石刻神兽5对。神道尽头为大禹陵碑亭,亭内立有由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的“大禹陵”石碑。陵前还遍植有槐树、松柏、绿竹等植物。大禹陵为我国东南久负盛名的胜迹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和旅游价值。
明十三陵
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的南麓,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陵区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朝宗河萦绕东去,龙虎山东西对峙,景色秀丽,气势宏伟。
十三陵中以地面建筑宏伟的长陵和已发掘了地下宫殿的定陵最为著名。长陵的宝城直径达340米,周长约1公里,上部有垛口,形似砖砌的城堡,里边是高大的封土,以下就是地宫的所在处。裬恩殿最为壮观,坐落在汉白玉护栏杆绕的三层石台上,石台高约3米,面积达1956平方米;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黄瓦红墙,重檐庑殿顶;殿内有32根金丝楠木的明柱,最大直径1.17米,高14.3米,梁、柱、檩、椽、斗拱等构件也都是楠木制作的。
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于此。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此陵。明孝陵的附属工程一直延续到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
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陵占地长达22.5公里,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挂有“盗宰者抵死”的银牌。为了保卫孝陵,内设神宫监,外设孝陵卫,有五千到一万多军士日夜守卫。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时,都曾亲往谒陵,还特设守陵监二员,四十陵户,拨给司香田若干。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现存建筑有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石像翁仲、御河桥、陵门、碑亭、孝陵殿、大石桥、宝城、墓及清末所建碑亭、享殿等。
易县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的梁各庄西永宁山下。清西陵是清朝皇室的陵墓群之一,在北京以西约120公里处。陵区西依紫荆关,南临易水河,与狼牙山隔水相望。陵区的四周层峦叠嶂,松柏葱茏,景色清幽,十分雅致。清朝的帝陵在关内分为两地,遵化县陵区位于京城以东,称为东陵;易县陵区位于京城以西,称为西陵。从雍正皇帝起,实行昭穆之制,一东一西,隔辈相聚,祖孙葬于一地。乾隆时又下诏定父子死后不葬一地的制度。
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西的昌瑞山下。东陵始建于康熙二年。清东陵西距北京125公里左右,是清王朝入关统一全国后在北京附近修建的两个帝后陵墓区之一。
清东陵陵墓区东起马兰峪,西至黄花山,北接雾灵山,南面有天台、烟墩两山相对峙,中间自然形成的出入口称为“龙门口”,又叫“兴隆口”。陵区的周围开辟出长190公里、宽20丈的火道。沿着火道设有红桩,红桩以外20丈设置白桩,白桩十里之外设置青桩,青桩之外,还有20里宽的官山。陵区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总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规模极为宏大,建筑体系完整。
孔林
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经过考证,孔林已经延续了2340多年。据记载,孔子死后葬于此地,最初的墓地约有1顷,后经过历代帝王的不断赐田,到清代时已达3000多亩,孔林的围墙周长达7公里,有墓葬1万多座。林内墓冢遍地皆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又有万古长春坊、至圣林坊、享殿、楷亭、驻跸亭等胜迹。
孔林神道长达1266米,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由此往北是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7000余米。林墙内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洙水河。洙水桥北不远处为享殿,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孔子墓在东周墓区的西北部,墓前有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所立“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一通。东边是孔子之子孔鲤的墓葬,南为孔子之孙孔伋墓,这种墓地格局在古代称为“携子抱孙”。附近还有“子贡庐墓处”。《史记》记载,孔子殁后,弟子皆建庐守墓,服丧3年,只有子贡思慕情深,又独自守墓3年。明代重建三室,立碑以志纪念。楷亭前还有一株楷树,相传是子贡亲手种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