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创旅游
台湾有一种魅力。凡是去过的人都会被它无处不在的文化创意所感染。无论流连在街头巷尾,还是参观正式园区,文创仿佛自然而然生发。
有人将其归因为台湾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坚守,有人则相信文创在这里得到尊重……看攻略、读体悟、听经验,都不如亲自去台湾看一趟,亲耳听打造台湾文创的领军人物解读一番。
从2011年起,我们开启台湾之旅,探访工艺大师,请教文创大咖,品读台湾生活美学,***计百余位企业家、设计师、媒体人、工艺爱好者得偿所愿。
这次我们在此前基础上,充分整合十四年积累的文创资源,借台湾文博会之机,专门组织4月台湾文创生机之旅,邀大家***同探究“一切皆可文创”的底层逻辑。
从台湾众多的文创园区中选一两个代表,松山文创园和华山文创园实至名归。
前者拥有百年 历史 ,从始建于1937年的松山烟厂演变而来,在烟厂时代就以简洁典雅的厂房风格和做工精细的建筑材料,成为台湾现代化工业厂房的先驱。
转型文创园时,它又被注入设计的生命力,进而成为“台北文化创意的橱窗”,吸引了众多企业、品牌、设计师在此扎根。 历史 提供养分,设计促进新生,松山文创园给出了文创产业和生活环境***生的新思路。
后者有“台湾第一个文创园区”的身份,不仅发展最早、运营模式最成熟,还人气最旺。亲和力与包容力是其一大特点,它既能让文艺青年打卡交流,也能让市民休闲放松。
华山文创园讲故事,但用文艺展演带动人气,让艺术走下殿堂的方法独树一帜。店铺、市集汇聚,用艺术调和,少了喧闹,多了体验。如果仅以艺术定性华山文创园,就大错特错。 成熟的文创产业链条、不以单纯招商为目的的经营理念、文创一体性…… 才是此次文创生机之旅的重点。
逛园区知台湾文创,游台湾文博会知世界文创。台湾文博会是台湾地区最大的文创商业展会,连接世界文创的脉搏;往往结合趋势性议题,突显商品特色。全球卖家、买家聚集一堂,验证“ 什么文创才是好文创 ”。
其中,华山文创园以议题式策展主题串联各区,松山文创园以体验购买为主,强化策展与活动企划,打造“商品背后故事文化” 。
继2018年 “从身体创造”之后,2019年,我们将去揭晓台湾文博会带来的文创生命力。
老街不缺少 历史 ,不缺少文化古迹,缺年轻人,缺活力。位于台北市大同区的大稻埕是台北商业发迹的重要 历史 街区,其中迪化街两侧尽是美丽典雅的巴洛克风格老街屋,多是百年老店的中药行、南北货、茶行。
随着当地行政重心转移,产业外移,此区荣景不再。虽有 历史 街屋的保存再造、文创小店的进驻(这也是当下老街再造的常用方法),逐渐吸引不少寻幽探访的文青与国际观光客,但真正有当地特色与故事的老店仍不见起色。
2016年台北市提出“大同大不同——台北市大同特色商圈传统店家质量提升计划” (如今计划范围已扩大至整个台北市,并改名为“老店正潮” )。
人文品牌专家张庭庭老师受邀领衔老街巷的文创升级改造。从店铺定位到设计改造,再到整合营销,从品牌视角、 文化梳理与美学设计入手,融合自创的 人文品牌心法 ,形成了成熟可借鉴的老街巷的文创闭环。
BEFORE
AFTER
BEFORE
AFTER
BEFORE
AFTER
张庭庭老师至今在大稻埕已协助近30个传统店家进行文创化改造升级,并与当地文史资源结合串连,打造文化与商业有机融合的文旅体验。不仅大幅提升老店业绩,更吸引众多人来大稻埕 旅游 和参访取经。此次跟着张老师,实践与理论两不误。
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各类文物珍宝约65万件。大量馆藏给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无数的文创灵感。
镇馆之宝翠玉白菜变成煎蛋模具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取材汝窑莲花碗的冰裂纹“冰山一脚”丝袜让人眼前一亮;不少人为《唐人宫乐图》的美女头饰坠马髻颈枕掏腰包……
脑洞归脑洞,2013年火遍两岸的“朕知道了”胶带却是从15.8万余件工作密档朱批中认真遴选出来,“朕安”与“知道了”的合成体。
改变成就 时尚 ,“文创的养分来源于生活环境”,在保护、传承、创新、颠覆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所为有所不为。
提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莺歌·神话言不得不提。凭借“我是乾隆——天子之宝”获得2014年日本Good Design Award设计大奖,神话言仿若一夜成名。
用其创始人曾国源的话讲,只有一点:深挖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将文化符号提炼出来与器物融合,物用之外,传递中国文化。
而理念之外,神话言自有一套涉及产品生产、店铺陈设、人员服务等各个层面的文化思路;也专门成立汇集多类型人才、提供创意的IP智造平台。理念与实操两手抓。
既是切脉,不亲自把关,如何对症下药?
旅途住宿很多时候仅是落地歇脚,来往不着痕迹,日后想起不过昙花一现。
承亿文旅打破常规,跳出传统的旅馆窠臼:以往旅馆所能提供的硬件设施已成为基础中的基础。“情热、创意、美学”才应是旅店的生命力。让旅人都像老朋友;用巧思显于创意;将在地文化诉诸形象视觉。有了“核心思想”,承亿文旅虽有分馆,但各有特色。
承亿文旅先做旅店,餐饮事业继之,下一步预计将走向医美、文创产业与旅行社。这与它的原则正相符:创造一种新的品牌样态,并对其持续进行「内容的开发」。
若说卓也小屋与承亿文旅的相通之处,第一步皆是民宿起家,跟进餐厅。不同的是卓也小屋只此一家,餐厅已经开了,“产业”属“农业”,体验归台湾农家生活。
卓也小屋规划之初,创始人郑美淑便有心寻找一个可以在园区内生根、加工、体验,甚至做伴手礼,且具有特色、有文化的农业产业。有心之举带给卓也小屋农业三生(生产、生态、生活)“永续发展”的可行性,也有了如今留人、留钱、留心的卓也小屋。
此行,汉声杂志社依然是我们的头站,也是每次行程必去的地方。
不仅仅因为汉声杂志社被评为中华民族的“无尽藏”,还因为汉声是最能代表台湾人对文化的坚守与初心的地方。汉声杂志自成立起,一直致力抢救、保护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
长期收集建立起的“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是汉声47年如一日投身民间文化保护事业所积累的宝贵财富。在这里,收获的不止“如何文创”,还有对文化的敬意。
台湾布衣第一人郑惠中先生用布衣来传递他对文化与文创的理解与敬意——亲自裁剪布料、打版,亲自手工缝制,数十年来,始终如一。
新竹玻璃博物馆、琉璃工房松菸博物馆则从玻璃工艺的传承、创新带给我们对文化不同的思考。
在农禅寺水月道场祈完福,在阳明山看完台湾夜景,在春余园子静静心,此行见人见物见文创之后,你的文创生机或已悄悄发芽。
早鸟优惠
特招人数
意向报名
>>>台湾文创企业发展之旅报名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