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往事----花会

可不是您想象中的逛园赏花,参观花博会,当然也不是庙会香会。花会,这看似美好的词汇,这里实指古早时(前清),盛行于一时的赌博项目----花会赌。

度娘解释其义:押花会,是前清朝时民间流行的一种赌博游戏。下注的名目,是三十四个人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赋予神话色彩和人物个性,似乎是一部民间唱本或小说中的人物,并规定了每一个人物的座位、冲克、败于。如:林太平,名地,飞龙精,赵匡胤转世,做皇帝,对元贵,坐正顺天申,坐太平,冲吉品,败只德。 坛主挑一神名,藏于筒中,高悬会所,曰挂花会。参赌者自认一名,各注钱数,投于柜中,若中,即得三十倍之利。

海岛老辈人介绍说,他们小时候知道的押花会,真实赌法很简单,庄家(花会赌头)设出三十六种可能性,也就是分为三十六门,也称“三十六花枝”。庄家每次预先定下其中一花枝为中彩枝码,参赌者便提前下注押自己选择的花枝,下注不限钱数多少。如果押中了,开花会时可以得到相当于自己赌注三十倍的赌彩,如若没有押中,则赌注全部归属设花会赌的庄家所有。

关于早时“花会赌”轶事,海岛老早前有几个传说。

传说一,某年兜(年终除夕前),铜山一在外为官的老爷(也另有一说,为蔡相爷的故事)回归故里省亲,同族亲人纷纷登门进座,邀其参与花会赌玩乐。

来到花会赌场的老爷,其实并不知如何押赌,偶然见赌具枝码中有书“太平”(实为林太平)花枝码。老爷寻思,为官者造福一方,黎民百姓祈求风调雨顺,讨吉利,求太平,暗赞枝码好“字句”!便随手下赌注押上“太平”。随从的家族亲人听老爷发出“吉言”,便也纷纷跟进加注押赌。

待花会开赌献码,凑巧老爷和族亲当天所押的花会枝恰好是“太平”。按花会赌规则以一赔三十倍,众人赢个盘满钵满,一下子便“掀翻”了花会赌“缴担”(指赌博庄家的产业家底),花会庄家赌主即时赔光了家业。从此,海岛上花会赌销声匿迹,民众安居乐业。

传说二,其时,本土乡邻有一名叫“黑面屯仔”者,日常痴迷于花会参赌,无奈往往“时运不济”,逢赌必输,便刻苦潜心研习花会枝码走向规律。某天为花会开赌日,却突遇急事,一时赶赴花会赌场不及,没想到无巧不成书,刚好所开的花会赌,正是他所“算准”要押赌的“枝码”,急火攻心,当即在花会赌开码现场失心发疯,沿街疾跑狂呼:“三八两千五、三八两千五”……

“黑面屯仔,三八两千五”。自此成为海岛上人们,针对某个人的痴心妄想或异想天开行为的嘲讽俗语。

海岛民间还流传一句耳熟能详,嘲讽花会赌的顺口溜:

说的意思为,当年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们,因沉迷于花会赌博,把“家事钱”(家庭日常开支费用)想尽法子节俭出来,用于参加花会赌;甚至不顾自身体面,连平常的头发保养化妆品都买不起,随便用芦荟的粘液就直接对付了。

俗语顺口溜,用形象生动和幽默风趣的语句,极富对花会赌博嘲讽味道。但从另一角度说,确实也印证了当年岛上民众热崇于参加花会赌博,是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赌是万恶之源”。老一辈人讲,听更老的长辈说,当年花会赌盛行时,赌徒们财迷心窍,像中了魔一样,成天聚集在一起“研究分析”,封建迷信的那一套也自然而然盛行起来,信神托鬼的迷信也随之兴起。为了能押中花码,参赌的人们三五成群,不思正业,整天托梦求神、拜佛卜卦、看相摸字,千方百计寻觅押赌中码之能事。有的到坟墓旁或庙宇祠堂里去睡觉托梦,再把梦中所见的与臆造出来的“花码歪诗”联系起来,讨签圆梦,期待中码暴富。

传说押花会赌博在海岛盛行了三、四十年,直到解放前才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野。

如烟的古城往事,散落于多少个春夏秋冬。而今社会上有些不法之徒就是利用这种类似花会赌博的形式,作为香港六合彩的外围黑庄家来骗取他人钱财。

据介绍,在香港,早期为了打击花会赌,殖民政府在上世纪1975年,开始举办六合彩奖券开彩,目的在于把民间的非法活动加以规范,而所得到的收益则拨供于慈善用途,因此说,六合彩在香港地区是属合法的。而大陆的地下六合彩,说白了,纯属是假冒香港六合彩的赌博活动,让非法分子坐庄,欺诈妄从的赌民,赢取暴利!

如此看来,花会赌应该是“六合彩”的前身。但不论是花会赌还是非法的六合彩外围赌博,赌与贪密不可分,赌字为先贪婪为本。花会赌这个赌博陋习到现今又演变成民间的“六合彩”赌博。人们多年来时常听闻某某人参赌,如何如何“一夜暴富”的所谓“成功”例子;更多的确是有关赌民深受其害的惨痛案例。

对地下赌彩陋习,岛上的民众同样也有“斗句”(押韵)的警醒调侃语:

“赌字头上一把刀”!愿赌者戒,见者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