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流行名校游?

高温下,参观清华大学的游客,在日冕前驻足。记者 史春阳/摄 新华网北京8月5日电 (田颖 袁菲娜)在清华“二校门”前,来自四川的8岁男孩王健摆好姿势,虽然身旁的妈妈努力拦住过往人群,但爸爸还是没能成功地为他拍下一张“单人照”。 二校门周围挤满拍照留影的游客,六七十平方米的空地上约有百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外地游客。 “带孩子过来转一转,让他从小心里有点想法,”妈妈摸着王健的头说,“因为在我们研究所里有很多北大清华的学生,所以也想让儿子将来跟他们一样。” 暑期,北京潮湿闷热的天气并没有阻挡学子们“朝圣”的步伐。而清华、北大成为“名校游”首选。有像王健一家这样的“散客游”,有学校组织的“团队游”,还有旅行团组织的“夏令营游”。 清华大学于7月24日暑期校园参观正式开放,而在此之前的7月17日,北京大学就开始接受团体参观预约。两校都只开放学校部分区域,避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两校都在网站上发出公告,声明“校园非旅游景点,不向任何人员和机构收取参观费用”。 在被问及日平均参观人数时,清华大学保卫处负责人说:“团体参观人数我们有登记,但散客就没办法统计了。” 北大未名湖边,一群身着“我到北京上大学”T恤的学生正在参观。这40多名学生均来自四川的一所高中,报名参加夏令营,参观北京名校。“主要想让大家体会一下名校的底蕴,学习起来更有动力。”带队老师说。 但学生刘江说:“来到这里感觉压力很大,这里都是才子才女的。我只是来看看,我可考不上北大。”同学们零散地跟在导游身后,有的低着头发信息,有的在和同学聊天,很少人在听导游讲学校的历史文化,直到导游说解散,同学们奔向卖饮料和纪念品的小摊。 导游许志强说:“现在天气太热,我们也是抓紧时间参观几个有名的景点就结束,像北大的博雅塔、未名湖,清华的二校门等。” 一位来自河南的武先生对于旅行社的安排非常不满。因为旅行社宣传时说,游客有机会与清华学生交谈、聆听教授演讲,但这些活动都被取消了,只是在校园内匆匆转了一圈。“什么是名校,我孩子还没感觉到呢。”武先生说。 北大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说:“现在‘名校游’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让广大年轻学生充分感受到名校的人文积淀和精神魅力,而不是被当作普通的公园和旅游景点。”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认为,“名校游”塑造了名校崇拜的社会风气,这种现象源自现在社会不能够“仰望星空”,只看眼前利益,认为进了名校就代表了好工作好前途。 罗教授建议旅行社和夏令营的主办方不要一切以利益为先,一味迎合家长的功利心态。“如果盲目崇拜名校的情况能够得到改善,那么名校游也就可以真正起到励志作用。同时,参观者的观念也要积极转变,无论是学生或是家长,重要的是把‘名校游’当成一次学习的机会。”

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