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院”——儿时的记忆

小时候,父亲曾在一个菌种厂里上班,每回寒暑假、节假日,父亲就会把我带过去玩耍。一路上,环绕长卿山弯弯绕绕地向前,有点凹凸、时不时还有碎石子的水泥路,一边是青翠欲滴的柏树,一边是绵延不断的深红色“城墙”,看不到尽头。再经过一段长长的下坡路,视野慢慢地柳暗花明起来,我不自禁地抬起头,天空很明媚,一排排红墙碧瓦很显眼,一幢幢五六十年代的老式建筑,空气里到处弥漫的菌味,这是我当时的全部印象。

后来,从厂里的长辈口中,我知道了厂区是以前的“老九院”,因为“老九院”搬走了,便有了当时父亲工作的厂区。那时候,父亲白天上班,几乎没人管我,我有了大把的时间“乱跑”,还认识了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玩伴,我们一起“探险”,走遍了厂区的每个角落。

唯独有一幢房子我们进不去,外围用不太整齐的竹栅栏围住,小小的房门挂着一把略微有点生锈的锁,就这样挡住了我们的脚步,但是拦不住好奇心极强的少年,我们总是趁没人的时候互相扶着,踮起脚,跳起来,“偷窥”屋子里面到底有什么,可是终究没能看清,只是听说那里曾经住着一个伟大的人物。

房子后面依稀有一条不太容易被发现的羊肠小道,沿着小道径直走,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山洞,山洞也被一道铁门拦住,那里极少有人踏足,铁门周围长满了和我当时身高差不多的杂草,心里有些害怕,便不敢再往前,只能远远地从铁大门的缝里看进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从那时起,那个屋子,那个山洞,对于我而言也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

直到长大后,我从书本中、从父辈口中,知道了“老九院”便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那个神秘的屋子曾经住着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那个山洞便是战火纷飞年代用来保护人身、财务安全的防空洞。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视,各个地方政府开始深挖红色资源,父亲所在的厂区后来也逐渐撤出,梓潼县积极响应号召,加大了红色 旅游 投入,打造了“中国两弹城”,对外开放了“老九院”,正是让那片曾经常人不能涉足的禁地,连同它所承载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

后来,我进入农信系统工作,回到了家乡,很多次在心里盘算着一定要到“两弹城”看看,可是终究成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今年,在中国***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之际,在单位的组织下,我终于走进了“两弹城”,重回了“老九院”,每到一处,那些儿时的记忆画面便不自觉地跑出来,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我心里其实很复杂,有回忆,有新鲜,有熟悉,有陌生,有欢笑,有感动……

进入精英门,熟悉的铁门,开启的却不是童年光影,门上“两弹城”三个红色大字格外耀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还有熟悉的门柱,两边刻着的是“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刚劲有力。难以想象,儿时我常来玩耍的这道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却是进入九院核心区域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中国最高机密的所在地,让我对这道熟悉又陌生的大门多了份敬畏。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也终于走进了那个屋子,不必像儿时那样在栅栏外好奇,在窗外“偷窥”,像是要解开谜底一样,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屋子里,一张办公桌、一个小茶几、一把藤条椅,朴素的水泥地面,狭小的空间,还真有点让我“失望”,也有点心酸。难以想象这便是邓稼先住了14年的地方,在狭窄的书房里,摆放着不大的书桌,墙上挂着的 历史 照片及部分手稿复印件,这位“两弹元勋”在特殊年代伏案工作的情景立马浮现眼前。

在“两弹城”里,9位“两弹一星”元勋、16位院士、2万余名科研工作者当年在这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红色印记。到今天,依然能深深地感受到“两弹城”的丰富内涵,以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漫步在其中,仿佛火热的年代不曾走远。犹如我的童年,那些记忆不会模糊,只会引领我不断向前、不断 探索 。

走出大门,我再一次情不自禁地仰望这片天空,依然明媚,高远,一如当年。

作者:贺佳芬

单位:四川梓潼农商银行

审核:陈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