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沙镇的其他资料

湘黔古道

湘黔古道是一条曾经东连宝庆、衡阳、长沙,西接洪江、芷江,一直延伸至贵州的古老商道。它横亘山川,连绵千里。在公路、铁路等近代交通方式出现以前,“上控云贵,下制长衡”,洞口、溪宝瑶以特有的地理位置扼守着这条古道要冲。随着近代交通给溪宝瑶带来的边缘化,往日商贾穿梭的繁华已经不现,那“驼铃叮咚”或“马蹄声碎”的岁月已经不再,由繁华而衍生的抢劫、杀戮等丑恶也成为过去的传说。

据考,湘黔古驿道兴于西汉,至明、清更臻完备。驿道一干线三支线自东向西穿过洞口全境,自长沙府至宝庆府,宝庆设资阳驿(今称驿传街)。自资阳驿西行,经枫林铺、长阳铺、岩口铺、紫阳铺(设驿站)、入洞口龙潭铺、黄桥铺(设驿站)、过荆竹铺、石羊铺、至武冈州。再分两路:南行过城步至广西兴安;西行过绥宁去贵州开泰。此为湖南通广西、贵州的干线。资阳驿称此为西线(又称大西路)。自龙潭铺起,经石下江(设驿站)、竹篙塘、木瓜桥、硖口关(今洞口塘设驿站)、入雪峰山、过千丘田(今古楼乡)、越曝木隘(今古楼相山村境)、丝茅界(今月溪乡白羊村)、凉山界、宗溪、宝瑶(设驿站)、仙人桥、去沅州府(今洪江古商城),此乃小西线(又称支线)之一,是湖南通云、贵、川的主要通道,称“烟银特道”。又从龙潭铺起,过晒龙滩、至高沙市(设驿站)、过水南桥、新店、任家渡、蓼溪关(今花园镇)、入绥宁红岩,亦是小西线之一。另从长阳铺起,过滩头、师公井、和尚桥(今荷香桥镇)、水西桥、入树林里(今石江树林)、经水东桥、黄家桥(今山门镇设驿站)、越马颈骨、椒林界、望乡山、茅塘界、入溆浦,同属小西线之一。

曾八支祠——湖南规模最大的宗祠文化博物馆 曾八支祠位于洞口县高沙镇东郊1公里的红鹅村,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同治七年(1868)至十三年(1873)复修。平面为长方形,沿中轴线对

称布局,座东朝西,砖木结构,前后五进,依次为门楼、阁楼、前厅、过廊、中(礼)堂、寝堂、宗圣阁,两侧分别为钟鼓楼、笃亲堂、守约斋、走马楼厢房等,其布局精巧,结构谨严、形制独特、规模宏大,是湖南乃至全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宗祠古建筑之一。从2000年起,在对曾氏宗祠进行全面维修的同时,又将其辟为“高沙文史博物馆”,它已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高沙镇的名片,是一座集古宗祠建筑群、革命纪念旧址设施群和地方文史收集展示机构于一体的大型民间博物馆,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深厚的文化内涵,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文化旅游观赏价值。

1、规模庞大的古建院落

曾八支祠占地13000㎡,建筑面积4260㎡,是一般宗祠建筑的二至三倍;两座阁楼前后辉映,雄伟壮观;五进正屋,中设过亭与四周出廊、门洞回环连通,如同迷宫,布局奇特。该祠保留了清乾隆早期的建筑风格,规制谨严,庄重典雅,是存世不多的江南古宗祠的典范之作;该祠建造规模之大,文物收藏之多与结构布局之奇,洵为国内所罕见,为研究古代宗法制度、建筑工艺和民风民俗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例证。

2、宗圣孝文化的传承基地

曾氏先祖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被后世尊为“宗圣”。曾氏宗祠宗圣阁主要供奉曾子牌位及“宗圣遗像”石碑。曾子得孔子一贯真传,以孝行著,皇封“宗圣”,阁因此而得名。原阁建造宏丽,为江南曾氏宗祠所独有,与山东曾子故里宗圣庙相媲美,古称北庙南阁,驰名遐迩。阁前有空坪,青砖墁地,苔藓苍苍,拾级而上,步入宗圣阁,阁高三层,五开间,通面阔22米,进深三间11米,通高17.56米,前出廊,底层正殿三间联通,正中供奉曾子塑像,冕旒袍笏,端坐在神龛之上,上方高悬雍正帝御题“道传一贯”金匾,一如山东曾庙之制;左右两明间刻有历朝封赠敕旨二十八幅,皆以樟木刻成,通体九龙盘绕;两侧墙面各立四块巨型石碑,分刻曾子著述《大学》与《孝经》,边框饰以春秋时代车马图案;宏敞壮观的殿堂在众多的匾联辉映之下,更加显得气象堂皇。大厅左右均设楼梯通往二楼,自边门入大厅,三通间。正中石雕基座上立“宗圣遗像”石碑,系孔子高足曾参真容,原石碑立于山东省嘉祥县宗圣庙内,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由曾子六十世孙、石堰曾氏后裔福建宁德知县曾顺温摹归,刻立奉祀于宗圣阁。1952年,族人为避免毁坏而埋入菜地,1998年重新出土,图文无损。曾子便服坐姿,神态安祥,造型古朴,线条婉约;上刻唐玄宗御制像赞,韵语8句32字,篆法高古;下方刻曾顺温跋语,缕述摹刻原委甚详。据文献披露与实地考证,山东嘉祥宗圣庙之“宗圣遗像”原物毁于文革,故八支祠所存“宗圣遗像”现为海内孤品,珍同拱璧。遗像两侧,分别刻立唐玄宗御制赞语与乾隆帝御制诗碑二通,上方饰以垂花落罩,与左右镂雕隔扇连成一体,倍显庄严华贵。四周墙面悬挂《圣迹图》三十六幅,为宗圣曾子生平事绩浮雕图案;左右展柜分别陈列唐玄宗手书隶体《石台孝经》长卷与《中国孝道衍传体系与代表人物》长卷,神龛对面为巨幅国画《侍坐图》,再现孔子与曾皙等门生讲学问答于沂水春风之间的著名故事,整个大厅琳琅满目,散发出庄重典雅的文化气息。再沿二楼明间后面之楼梯登三楼,仍为三开间大厅,正中设神龛,供奉曾子之父母莱芜侯曾皙与上官氏,曾子之妻公羊氏配享于侧。左右侧墙面堪中国孝文化历史名人:文公韩愈、江都相董仲舒、亚圣孟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文定公曾巩、伊川先生程頣、文公朱熹、文成公王守仁、文正公曾国藩等大型浮雕图像,形貌毕肖,栩栩如生。神龛对面悬挂曾氏源流图表与“石堰八景图”;厅中展柜陈列石堰曾氏历届修谱文献和办学办馆资料,史实详尽,脉络粲然。三楼建回廊,四周设栏杆,放眼远眺,四方风物尽收眼底。

阁之左右各有两层木结构走马楼厢房,四开间,前后出廊,通阔16.8米,通深14米,旧时左为“孝义宦绅祠”,右为“懿贞节烈祠”。抗战时期,战时第三后方医院驻此。现拟将其维修,建为“二十四孝群雕馆”,将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场景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以鲜活直观、震憾心灵的艺术形象来诠释中华孝道的典范事例。

3、丰富的宗祠文化藏品

该馆的石刻、木雕、泥塑、彩绘种类繁多,工艺精湛,特别是收藏了一批弥足珍贵的宗祠牌楼石门,在高沙镇内及其附近的宗祠,凡是主体建筑被毁,已无力复修者,其牌楼石门雕刻,都被收藏到了该祠之内。同时,还收藏了大量与宗祠相关的文史遗物,堪称民间收藏的瑰宝。如清乾隆年间刻立的“宗圣遗像”已为海内孤品;曾国藩祖孙三代所题刻的匾额荟萃一堂,世所罕见;拓片起迄年代跨越唐代至民国,内容囊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交通、民俗等各个社会层面,书写作者包括民国总统徐世昌、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行政院长谭延闿,监察院长于右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赵恒惕等历史名人与近代学者,此外,尚有与拓片相关联的大量考据资料,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已引起世人的广泛瞩目,尤为专家学者所青睐。

4、石刻楹联的宝库

高沙曾氏宗祠,不仅其牌楼立柱、大门、侧门外等均有石刻楹联,而且在祠内还收藏了其它宗祠或名胜的石刻楹联多幅,这是将高沙镇内及其附近已被毁坏又无力复修的宗祠或名胜的石牌楼搬迁到曾氏宗祠之内,作为馆藏品,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这些石刻楹联近30幅,其辞句功于用典,寓意深刻,对仗工整;书法字体规范,笔力遒劲,刻工刀法圆润,深浅得当。这些石刻楹联充满了人文气息和艺术魅力,凸显出儒孝文化与书法石刻艺术相得益彰之美,与历史文化名镇融为全体的高雅格调,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与感染力。

5、抗日救国的军校和医院旧址

1938年,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第十六期一个总队,第十七期二个总队与第十八期一个总队以及战时第三后方医院设在曾八支祠,历时七年,在此培训了大量的军政人才,至今宗祠内留存有抗战纪念碑、总理训教、委员长训条及佩剑、刺刀、标语、纪念碑、操场、旗杆桅子石、刀剑纪念物,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最珍贵、最生动的历史教材。

6、珍藏地方史料与实物的民间博物馆

曾八支祠开辟为“高沙文史博物馆”之后,不囿于一姓一府的狭隘宗族观念,而是致力于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些文物保护的志愿者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历时十二年,筹资300余万元,先后筹建“石刻艺术馆”、“书画艺术馆”、“拓片艺术馆”和“高沙史志馆”,免费面向公众开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现正在倾力打造湖南首家“中国孝文化博物馆”,理念新颖,特色彰显。综观该馆“以文物保护立足,靠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十数年如一日的工作历程,其保护文化遗产的觉悟之早、热情之高、力度之大与效果之佳,是湖南文博界的一个先进典型。

高沙文化:打渔鼓

又称“唱道情”,起源于唐代,以唱为主,说唱结合。一般不用伴奏乐器,由一人手持两尺长的渔鼓筒和小锣进行表演,曾流行于高沙、花园一带,有影响的艺人有邓新开,曾纪棣、卢德许等人。演唱内容多为历史故事、侠义故事和民间传说。新中国建立后继续流传,但内容有了创新,主要表现新人新事新风尚。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洞口渔鼓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1953年邓新开参加“邵阳地区首届民间艺术会演”后,选为邵阳地区代表队成员赴长沙参加“湖南省第一届民间艺术观摩会演”。1956年曾纪棣、王焕祥、张长鼎、杨教菊等参加“邵阳专区群众艺术会演”,演出的节目有“夸咱老书记”、《半江河畔战歌扬》、“模范夫妻谁不夸”等歌唱新人新事新风尚的节目,深受好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高沙群众活动中渔鼓节目还偶有所见,现已基本失传。因此,加大对高沙民间传统文化的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工作已势在必行。

濒临消亡的高沙瓦罐

高沙瓦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先前的瓦罐有仙鸡窑、冷水窑等20多家,鼎盛时期有工匠500多人,目前工匠才十几人,手工技术正面临消亡。  10月19日,我们来到洞口县高沙镇洪茂村时,天色已晚。今年49岁的向乾灯和44岁的向乾明兄弟正屋里屋外地忙碌着。“这些天正在赶制一批货,所以还得加班加点。”向乾灯微微抬头笑着说。  只见他熟练地从旁边的黄泥中抠出一小块放在轴承上,然后快速转动轴承,手游离在黄泥上。3分钟后,一个滑润的瓦罐坯呈现在眼前。记者按照向师傅的指点,尝 ;试了一番,不仅没成功,身上反倒溅满了泥水,“看似轻松,这门技术是需要使暗劲的。所以女孩子一般不学这个。”向乾灯出生在一个瓦罐世家,从他的爷爷的爷爷那辈子起,就一边种地一边做瓦罐。向乾灯从会爬起就生活在黄泥堆里,制作瓦罐的每一道程序,他闭着眼睛都能做出来。  向乾灯的父亲向省修,今年86岁。  六七十年代瓦罐很畅销,还远销到外地。”向省修介绍说,那时候在家将瓦罐做好然后肩挑到广西、贵阳、四川等地售卖,一出去就是一两个月。以前村里没有自来水,村民家就买一两个半人多高的大缸用来储水。大缸、坛子、花盆这三样东西比较好卖,也容易制作,向省修就是靠着这门手艺,把向乾灯兄弟抚养大的。  制瓦罐所选取的黄土应是黄中带白,这种黄土粘性好,烧制出来的瓦罐才不会裂开。”向乾灯一边制作一边说,制作瓦罐的过程简单却又富有情趣。其中烧制是最重要的一个程序,用柴烧制,需要1200℃的高温,“我们唯一的秘诀就是用肉眼看”。  现在有些手工制陶已被时尚的瓷器、木器、塑料制品所代替,村里制作瓦罐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向乾灯在父亲的要求下坚持下来。生产的陶器随着时代的变迁融入那一代人的审美观,祖辈的那几代,需要的陶器是存水、存粮、存菜、存油,以素陶为主;到了向乾灯这一代人,需要的是花盆、花瓶、花碗,以釉陶为主。前是大而实用,后者小而美观。面对销售瓶颈,向氏兄弟不断创新手艺。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我相信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如今他们自己发明、制作的鸟哨远销到海外市场。  2009年,向乾灯、向乾明兄弟俩参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比展示,最终市里将高沙陶罐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筹备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稿源:邵阳日报 作者:刘小幸 艾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