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旅游的没有农民,或很少看到农民呢?
外出旅游,不仅要看心情,更重要的是要看"荷包"。只有"荷包"里有足够的金钱,才可具备旅游的基础。
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增长8.4%,入境旅游人数14531万人次,增长2.9%,出境旅游人数15463万人次,增长3.3%,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旅游收入是不断增长的,增长的幅度还很快。2019年,全国旅游收入6.63万亿元,比9年前的2011年2.25万亿元,增长194.7%。
在如此众多的旅游人数中,为什么很少见到农民呢?
1、 农民经济收入低,不能旅游
在我国居民收入中,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
从最近10年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比农村居民高3倍以上。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9元,相差3.1倍;到了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相差3.8倍。
从表面上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但是,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额,越来越大了。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63元,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28元,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27.6%,农村为30.0%。
仅靠农村居民的那点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多数农民是不能旅游的。否则,到外面风光了,回到家将无法保证正常的生活开支。
2、 农民积蓄不足,不敢旅游
据央行公布了一组数据:截止到2019年9月底,我国大陆的居民、企业、机构以及其他各组织的存款总量是176.1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大约有39.77%(约70万亿元人民币)的存款是属于老百姓的个人存款("住户存款")。
按照14亿人口来计算的话,那我国大陆居民的人均存款就约为5万元人民币。
经济学家郎咸平曾经发布了这样一组数据:虽然中国人均存款在5万元人民币左右,但是其中约5%的人口(富人),他们的人均存款高达47万元人民币。此外,他们还拥有大量的股票、基金、房产或其他资产。
而95%的人口,他们的平均存款只有约2.4万元人民币,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一群体中也分了两个级别,其中大约是全国人口总量的40%——约5.6亿人口的存款为零。
相当一部分农民每年的收入,减去支出后所剩无几,积蓄并不多。有的遇到家中的大事(婚丧嫁娶、疾病等),还会出现"一夜穷"的现象。因此,他们不敢旅游。
3、 农民节俭意识强,不愿旅游
我国农民是非常淳朴的,他们极其珍惜一分一厘钱的来之不易。先生产,后生活;先安排家用,后安排旅行消费,甚至不安排,已经成为常态。
当然,现在农民中也有一些富裕起来的。"荷包"鼓起来的农民,外出旅游的也将慢慢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