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游客为何打卡水口村
烟霭朦胧,绿涛浩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水口村山水宜人的风景,也曾使这里与世隔绝,无人问津。
坐落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温汤镇的水口村,由7个自然村组成,***183户591人,总面积6.7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3%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森林氧吧。
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长期靠砍毛竹、种梯田维持生计,村庄环境脏乱,留守人员全是老弱妇孺,不足百人,水口村曾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
如今,通过走“党建引领+乡村 旅游 +精准扶贫”的发展路径,水口村发展农家乐39家、精品民宿9家,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3万元。昔日的贫穷山坳,走出了一条集自然观光、农事体验、休闲避暑于一体的乡村 旅游 振兴之路。
崎岖山路早已换成崭新的柏油路,从集镇开车十几分钟就来到了这片世外桃源,座座庭院藏身于青山绿水间,劳作的村民,不时闯入游客们的镜头。
近年来,水口村先后获评国家乡村森林公园、中国最佳 健康 养生 休闲 旅游 名村、江西省4A乡村 旅游 点、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江西省乡村森林公园、江西省十佳森林乡村等称号。
路通了
2010年之前,水口村村民的谋生方式只有砍毛竹、种梯田,收入微薄,时任水口村党支部书记刘平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就在他们急于找出路却无望之时,明月山 旅游 再度提档升级。刘平华决心抓住机遇,召集全村党员(村组干部)研究,依托水口村原生态环境及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走一条“党建+新农村建设+乡村 旅游 +脱贫致富”的新路。
想改变,想发展,必须先从改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为了尽早尽快推进水口村发展,刘平华白天忙规划,晚上下到各组召开动员大会,发动全村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他组织党员和村组干部带头干,通过党员引领,群众参与投入劳动,同时争取上级相关政策支持,将原来的泥土路面进行水泥硬化,直到变成现在的沥青路。
全村7个自然村组道路进行了近8公里的硬化,村里还建起一整套规范化 旅游 标识系统,利用原本闲置、长满杂草的土地建成16个大大小小的停车场及两个 旅游 公厕。同时,在村庄下游兴建污水集中处理站,从根源上解决了村庄污水排放问题。
到2016年,水口村***修了硬化公路12公里。路通了,人气和财源便有了流入水口村的可能。
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来到水口村,可是,水口村没有一处接待食宿点,怎么办?在村党支部和帮扶干部的努力下,宜春市温汤王龙高山有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通过种养推动产业发展。
2013年5月1日,水口村第一家农家乐“王龙农家餐馆”正式营业,以高山有机蔬菜、自养土鸡土鸭等原生态食品作为特色食材。
村庄变景点 房院变花园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水口村村民实现***同富裕,村干部挨家挨户鼓励村民利用自家的房屋和闲置土地种蔬菜、开办农家乐。
功夫不负有心人,水口村党员纷纷加入农家乐等涉旅行业,村民们的热情服务和原生态农家风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水口村吃农家饭、采购农家货。
“让先富起来的人带领暂时贫困落后的村民,参与并享受水口村发展的成果。”在村党支部和帮扶干部的带领下,水口村农家乐雨后春笋般相继开办。到2016年底,全村已开办农家乐18家。
随着游客不断增长,仅解决“吃”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住”变得重要起来。水口村党支部组织广大党员走出去,学习外面好的经验,通过招商引入外来资金,利用村民闲置老宅创办民宿,不断推进水口村乡村 旅游 向多元业态发展。
现在的水口村,环境干净整洁,村庄变景点、房院变花园。
水口村现有民宿虽然不多,但都极具特色。
一进村,就能看见一排古朴的夯土老屋,这是民宿旧舍,包括画展、陶艺、烘焙、耕种、采摘等。旧舍的改造完全依照百年老屋原貌进行,修新如旧,独具江西传统夯土建筑特色。
这里离温汤、明月山、栖隐禅寺等著名景点都不远,偏居一隅但交通便利,静享乡间之乐。
2020年之前,水口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28人,水口村党支部组织党员成立“红帮扶”队伍,发动 社会 捐资,经常性开展政策宣传和精神扶志,并进行物资帮扶。
为了让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全村贫困人口都入股合作社,参与产业分红;通过招商引资,把贫困户闲置老土坯房转租办民宿;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到民宿就业,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
水口村今天一点一滴的变化,离不开富民政策,离不开党建引领。该村一方面抓党的建设、党员学习、村民培训,常态化开办水口文旅培训班,提升村民素质;另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集思广益,在工作和发展中找问题,做到能及时解决的立行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限时解决。
短短几年,水口村发生了 历史 性变化,村民富起来了。目前,水口村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村(组)级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