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民俗有哪些旅游价值
民俗就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中形成的行为和思想的习惯性事象。民居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现象在现今的旅游中占有起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些在自然风光中未能占到一定优势的地区,如云南的通海、建水、石屏等地就可以把民居民俗这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重视,善于来开发。民居民俗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建筑美学而独具魅力,从而形成规模越来越大的民俗风情旅游。
在地域辽阔又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古代中国,各地民居建筑多形成了地区,民族性的鲜明特征,我们云南也一样,从滇中的“一颗印”到滇西白族、纳西族的典型民居,还有就是在滇南建水,通海、石屏一带的传统民居无论在建筑外貌,结构形式等各都是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在通海、建水、石屏一带的滇南民居又以其木雕装饰内容的丰富和工艺高超独树一枝。
由于我国古建筑大都是木质建筑,因为建筑材料本身的特性,使其得以完整保存下来的建筑大都是明清两代和少量民国时期的建筑。而这些民居建筑每一个部位都是独立的装饰对象,木雕几乎涉及所有的建筑部件,各式正厅、厢房、门楼、牌坊、祠上,木雕工艺广泛应用于建筑中上梁柱、斗拱、门窗、挂落、省替、飞檐、木雕挑头,过梁雕,栏杆的装饰雕刻与香案桌、架子床等家具与陈设物上。本文在这里不去探讨建筑之美和工艺之美,只是想通过解读木雕装饰主题,也就是木雕图案本身的高善和其传承的内涵来寻找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民间木雕装饰的题材大多体现出一种民间文化的传承性,这种传承性决定了民间工艺造型格式化,各式化与规范化的普遍采用,形成了一套完整严谨的师徒相传的传承方式与工艺体系,表现出约定俗成的现定格式及不同的地域性,民族性风格。比如在其中广泛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装饰主题,运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组配等传统手法传达吉祥富意,例如借代:借桃代寿、借牡丹代富贵、借石榴代多子等。隐喻:以年隐孝、以“暗八仙”隐喻祝寿等。比拟:以梅、兰、竹、菊比拟君子结行。以荷比拟品行清廉等。谐音:以鹿谐音“禄”,猴谐音“侯”,鸡谐音“吉”。组配那是将上述四种手法综合应用在一个装饰主题中,音、意、形并用,组合搭配成一幅图案,表示出准确的吉祥用语,如三多,即:用佛象、桃、石榴代表多褔、多寿、多子,五福捧寿即中间寿字,五幅围之,等等。
由于我们自身居住环境的变化,现代文化的侵蚀,今天我们见到这些传统木雕图案已深感陌生了,破解传统木雕图案之谜,将其蕴含的民俗内容和文化含义破解出来,形成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使人们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更能传承和了解我们的祖先想传承下去的思想、文化、宗教、礼仪,善加利用,可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提高特色旅游的附加价值。
笔者曾走访了通海、建水、石屏等地的民居木雕,看到了大量工艺精美、内容丰富的民居木雕,纵观这些民居木雕的装饰主题与内容,可概括的分为:祈福祝吉、人文伦理、驱邪灾三类。
祈福祝吉是民间木雕装饰中运用最广泛的题材,民间将其概括为福、禄、寿、喜、财等,其主要内容包括:交合化育、功名利禄,招财纳福,延年益寿等,这些题材最贴近百姓生活,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人民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这当中常用的交合育化题材有:观音送子,富贵满堂、松鼠葡萄、麒麟送子等,益寿延年的题材有:松鹤邀龄、灵仙祝寿、五福捧寿等。招财纳福题材的有:招财进宝、喜上眉梢,福贵眼前、金玉富贵等。功名利禄题材有:一路连科、喜中三元、马上封侯、五子登科等。
图一:
通海县
图片中一对人物头戴官帽,其中右边一人手拿官服官帽,另一人手持桂花,代表科举折桂,进宫加爵,图面上方一只麒麟和一只凤凰组成祥麟威凤,而麒麟凤凰和龙、龟一道是古代四灵,元代五逢诗:“祥麟威凤不可招,断霞落日鸦明灭”,这里也喻非常难得的人才。图图案下方除了祥运通“运到”以外有三个动物。一只蜜蜂对着一只猴子即:“封侯”,而大象作拜象状即:“拜相”,连起来就是“封侯拜相”。
人文伦理是民间木雕中最具精神教化意义的题材,多以历史典故、宗教传说、生活场景等形式内容,将儒家的忠、孝、仁、义,社会阶层的高低尊卑,以及道德规范以生活环境为载体的装饰现象,潜移默化地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便民居的精神文化功能得以强化,常见的伦理教化题材如:二十四孝、桃园结义、椎耕读等,当然其中也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中的戏曲故事。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驱邪禳灾,幸福吉祥是百姓世代关注的主题。于是这类木雕图案最广泛地用于民居建筑中,如建筑山尖上的悬鱼就是厌火禳灾的祈祷。而吞口、八挂、八仙、福、禄、寿三星都被认为有消灾避祸的功能。
图六
“暗八仙”、“八吉祥”等,以建水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