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之旅之激浊扬清话对联

有关文章如下:

激浊扬清话廉政对联

列位朋友,对联是反映社会情状和绚丽人生的特殊文学形式,古往今来,奇文佳句绵绵不断。其中反腐倡廉的佳联更是不胜枚举。旧时的一些官吏,自撰廉政联语,或题在府衙、楹柱,或写在厅堂、家门,既作为自勉警策,也让人检查监督,其中虽不乏自我标榜,且有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但有些确颇具真知灼见。

朝吕坤在山西做官时,曾赠给所属驿站一联:痛苍赤食草饭沙,安忍吸民膏以纵口腹?睹闾阎卖妻鬻子,岂容穷物力而拥车徒!上联是说,面对百姓因贫困衣食无着、饥寒交迫,应当感到痛心,怎么忍心搜刮民财供大吃大喝?下联是说,看着乡邻为生计离乡背井、妻离子散,必须扪心自问,哪能容许乘豪华车来奢侈挥霍!此联要求各驿站及来往官吏务必体恤百姓、厉行节俭。清朝嘉庆年间云贵总督赵慎畛撰有一联: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已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此联强调为官者要坚持做到"勤、清、慎"。上联的意义是,执政者应当少说多做,时时处处恪尽职守,严格自律,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不谋私利;下联的意思是,为官者必须顾全大局,想问题办事情要从长计议,做到谨慎决策,切不可忘乎所以,以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危害。清朝薛慰农在杭州府衙署联: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养廉惟俭,俭已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上联说,贪财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所以切莫只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下联说,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不算是俭,为官者自身要保持品行端正、有节操。鲜明地提出了"戒贪、养廉"的口号。明朝户部尚书张津在海宁县谯楼题有一联: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意思是执政者多一分宽厚仁德,人民就能够多受到一分恩惠福祉;为官者即使非法占有很少的钱财,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将一文不值。联语直白明了,词简意赅。明朝吏部尚书王恕自署门联: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上联说,在京城做官的,应当对有人送礼到家里来而耻辱;下联说,在地方做官的,应当为携带礼品往京城送给上司而羞愧。当时,官场上馈送之风极盛,此联痛斥京官登门送礼及外任官携礼进京行贿之丑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扬清激浊的作用。河南内乡县衙的三堂檐柱上有一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联以辨证的观点,把"一官"和"百姓"的关系表述得淋漓尽致,告诫为官者要摆正官与民的关系,从中找准自己的坐标,明确自己的职责,正确对待民众,正确对待自己,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上联说,当官是为了履行好服务百姓、管理百姓的职责,决不是个人的什么荣华富贵之事,如果为保护百姓的利益而丢掉乌纱帽,那不是什么耻辱。官的岗位极其重要,一个地方的经济是否发展、社会是否稳定、百姓是否安居乐业,都有赖于官员的作用。下联说,官离不开百姓,官来自于百姓,为官者自身也是百姓中的一员,官员吃的、穿的、用的都靠百姓提供,老百姓是官员的衣食父母,没有百姓,官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为官者千万不要忘本,更不能欺压百姓。清代余云焕所撰与义府大堂联,通俗易懂,广为传诵。联曰: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此联告诫官吏,不拿百姓半文钱是起码的为官之德,并非什么特殊的事迹,更重要的是要问一问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做出了什么政绩,也就是说不光要廉政,还要勤政,要有功于民。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斯寸心无愧,不鄙斯民。这是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所作的对联。余小霞不仅很会写诗,而且很是清廉。这副表明其勤政、清廉的对联,也深受人民喜爱,广为流传。同是清代清官的赵慎畛在桂林所写对联,更是表达了其廉洁的决心: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河南内乡县衙大堂楹联更可谓掷地有声。联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贵州进士宋光伯,道光二十年署连江县。在任上撰一联,"实惠纵难周,百姓饥寒关痛痒;愚民何忍虐,一家衣食尽膏脂"。联语透露出他关心民情、注重民意、安抚民心的思想。潘恭赞,浙江钱塘人,咸丰九年任连江知县。潘恭赞撰联云:"凡事惟酌理准情,苟有偏私当罪我;愿尔各平争息讼,若能和处莫经官。"上联表明心迹,公平审案,不徇私情。下联劝慰百姓,平息纠纷争讼,友好相处,体现了中国官场历来崇尚"无讼"思想。湖北举人汪镛钟,同治元年任连江知县。其曾撰一联:"有事许入公门,我本是亲民官,要问闾阎疾苦;得钱先完国课,尔莫待催租吏,到来暮夜追呼。"体现了封建官吏上对国家负责,下为百姓谋利的传统思想。江苏人吴光汉,同治六年署连江县。他在县衙撰一联:"出则与斯民相见,居则惟吾心所安。"发自肺腑,吐露真情,既是自警,亦以劝人。往事越千年,这些封建时代的官吏所撰的对联中体现的亲民意识、廉政意识,在今天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有贪官想用民众所喜欢的对联粉饰自己,却被人用妙联反击。从前,有一个贪赃枉法的县官,大年三十晚,在县衙门上贴了一副对子: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久居德范,十分廉明。横批:福荫百姓。结果,大年初一早晨,有人在他的红对子上贴了白对子。白对联写道: 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声,七品到手,六亲不认;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横批:苦煞万民。《笑林广记》中写了类似的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贪官,新春佳节在衙门贴出一对联,自我标榜清廉,联曰:爱民若子;执法如山。百姓见了非常气愤,一人将此联续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如山乎。据说唐朝有一县官,贪污受贿,搜刮钱财,无恶不作。可他却标榜自己清正廉明,在衙门前贴一上联:"一对烛,亮亮堂堂,普照前后左右。"以征下联。老百姓早就对他恨之入骨,有人便应了下联:"两盏灯,黑黑暗暗,无分南北东西。"贪官看后气得两眼发黑。清朝慈禧庆寿,有人送了一副寿联:"一人有庆,万寿无疆。"民主革命家章太炎看后反拟了一副寿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余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帮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在我国著名学者邹韬奋的家乡,有一个县官为害乡里,百姓极为憎恨。年关,县官在家门口自贴一副对联:"爱民如子;执法如山。"邹韬奋悄悄地在上下联各添一句成为:"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珠子,子子皆劳民血汗凝就;执法如山,钱山、粮山、宝山,山山乃枉法骷髅堆成。"县官看后,气得七窍生烟。今人以联抨击腐败现象者更是屡见不鲜。有嘲讽受礼受贿的:"大摆喜筵,先收礼后排座,看人下菜;广开财路,远呼朋近唤友,愿者上钩。"有针砭公款请客的:"迎宾十菜一汤,尝八宝鸡、凤凰腿、全家福、山珍海味,直吃得挺腹伸腰,花公款何必小气; 陪客一桌十座,品五粮液、杏花村、味美思、佳酿名酒,喝他个天昏地暗,慷国慨干嘛伤心。"如此等等,寓愤慨于冷嘲热讽,可谓句句是刺,一针见血,读来颇觉风趣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