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文化传播在交旅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摘 要:旅游与文化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发展具有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我国经济与文化都得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文化与旅游之间,有了更加紧密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所以说,研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路径,了解他们之间的融合规律,对于掌握文化与旅游的发展动向以及积极引导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文化;旅游;政策;发展
一、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将旅游与文化融合起来,协调两者的发展,是目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仅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还具有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同时,还能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让游客在享受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通过第三产业将这种记忆深化于心。在传统的旅游中,游客只是逛逛景点,吃吃喝喝,这种方式对于文化的传播并没有很大的作用。所以,为了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应该从文化的来源下手,通过向游客详细讲解景点的历史典故的方式,让游客既能够了解与景点相关的历史文化,还能够加深对景点的印象。
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出更多文化和旅游的精品,我们要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旅游环境,实现安全旅游、文明旅游。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一)优化资源开发的整合工作
在资源的开发整合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到产业的联动发展,积极沟通,携手努力,加大产业投入力度,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要促进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就应该文化产业纳入旅游规划中,做好相关产品的开发、宣传与销售,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促进两者的紧密融合。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紧抓文化的切入点,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无缝对接,尤其是要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运用,提高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深度,实现地方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建立双赢局面。
(二)立足文化营销,提升旅游品位
雒树刚部长曾说过:“有的艺术作品沉醉于形式技巧,内容空洞无物;有的追求奢华和大场面、大制作,打造所谓的视觉盛宴,但思想贫瘠、精神苍白;有的甚至消解崇高、扭曲价值。像这样片面追求形式至上、为形式而形式的艺术作品,即使有再华丽的场面、再新颖的设计、再娴熟的技巧,也只能像缺乏灵魂的躯壳、没有生命的假花,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首先,各地区可以举行一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节,将其打造成新型旅游项目。比如坐落于通辽市开鲁县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麦新纪念馆”来说,游客通过参观纪念馆中对麦新同志的介绍(麦新,原名孙默心,1914年出生于上海,代表作《大刀进行曲》《国民革命军歌》《克服困难迎光明》等鼓舞人民抗日杀敌的号角。),了解老一辈人为新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让游客深刻体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含义。
其次,做好文化旅游的宣传。相关旅游企业或者相关部门,应该加大与当地主流媒体的合作,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宣传手段与宣传途径,对本地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进行有效的宣传与推广,树立旅游目的地新形象。通过黄金时间段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文化旅游项目,接受本地文化旅游,同时,通过广告的形式,扩大受众范围,为吸引大量的游客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实现与网络媒体的“联姻”,通过网络渠道,发展旅游业的电子商务。在信息时代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旅游、文化产业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利用网络渠道,扩大文化旅游产品的营销时间与空间。通过网络,向游客提供信息查询、在线预订、代理服务等多种服务内容。通过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对产品质量和产品服务进行很大的提高。近年来,景点本身已不是旅游唯一的卖点,随着人们选择的多样化,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愈加旺盛。近年来,旅游演艺和旅游民宿逐渐升温,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思维的灌注,或将给旅游业带来惊喜。比如,坐落于通辽经济开发区辽河镇的 哈布图哈萨尔圣地蒙古风情园,主要是以蒙古族文化艺术陈列馆、蒙古族文化艺术创作基地、青少年弓箭实训基地及弓箭博物馆、科尔沁人文始祖哈布图.哈萨尔祭祀堂、养生体验馆、民谷文化体验区、非遗大师工作室、哈萨尔文化研究 初中基地、马术表演场地、蒙古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制作购物集聚区等文化链条:依托科尔沁民歌;运营链条:文化+演艺+旅游+餐饮;市场链条:通过互联网链接到全国各地巡演(冬季)。主要打造通辽市的城市名片、城市休闲综合体、科尔沁民俗文化及游牧民族(代表性)综合体、文化大都汇。
通过互联网制作企业网页,通过照片、视频等向游客进行文化旅游的宣传,同时,在网页上介绍旅游路线,为游客节约时间。
(三)充分利用旅游度假区的平台,尽可能地延长文化产业链条
在推动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低端产业的阶段,更应该向着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仅仅是表面的融合,更应该是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的融合,促进产业链的相互结合。目前来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具有良好的资源环境,完善的服务设施,向游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休闲方式,可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对于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宣传,文化的弘扬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在文创项目上,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最容易开出艳丽之花。
三、过好品牌建设关
以规划为引领,以资源整合为支撑,以彰显特色为目标,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沙漠草原、等文化旅游为重点,坚持突出本源文化、吸收外来精华、面向未来需求的原则,将文化融入旅游景区、品牌线路和各项旅游活动中,努力建设精品景区,全域打造更加舒适、便利的旅游环境,精品线路,实现安全旅游、文明旅游的坚实基础。围绕旅游是典型的眼球经济、形象经济、开放经济的思路,构建政企联合、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统一旅游与文化形象品牌和宣传口号,利用国家、自治区权威媒体、传统媒介和各种新媒体,加大文化旅游品牌、景区、线路的宣传、营销、推介力度,形成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增强我区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