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休闲的需求因素分析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类别与特征?
(一)概念?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依照一定价格购买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欲望。旅游需求则指人们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如果进一步分析,则可以看出,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构成有效或现实的需求。由于旅游活动的特点,要购买旅游产品除了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外,还必须拥有足够的余暇时间。因此,旅游需求就是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购买某种旅游产品的欲望。?
(二)类别?
根据旅游需求的产生条件,旅游需求可分为潜在的旅游需求和现实的旅游需求。潜在的旅游需求是指那些具有旅游欲望,但不具备支付能力或余暇时间的旅游需求。现实的旅游需求是指既有旅游欲望,又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旅游需求。?
虽然潜在的旅游需求和现实的旅游需求同属于旅游需求的范畴,但是它们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却有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潜在的旅游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而现实的旅游需求既有旅游欲望,又有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所以表现为有效的市场需求。 其次,潜在的旅游需求是现实旅游需求的基础,现实的旅游需求是潜在旅游需求的发展。再 次,潜在的旅游需求反映了市场的扩容潜力,对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具有特殊意义,现实的 旅游需求不反映市场扩大的潜力,但它对当前和今后的旅游经济活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现实的旅游需求又可以分为已实现的旅游需求和未满足的旅游需求。已实现的旅游需求是指旅游产品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都符合旅游者的需要,表现为用货币予以购买的旅游需求。未满足的旅游需求是指旅游产品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不符合旅游者的需求,因而没有用货币购买的旅游需求。如图3-1所示,图中AB是旅游产品的供给线,E为旅游A产品和旅游B产品的供求均衡点,(OA0+OB0)为供求平衡时的旅游需求,但实际上由于旅游产品B的适销不对路,已实现的旅游需求表现为(OA1+OB1),未满足的旅游需求为B1B0。 ?
图3-1 已实现的旅游需求与未满足的旅游需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潜在的旅游需求经过有效的市场开发会不断转化为现实的旅游需求。因此,适时加大促销力度是扩大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旅游需求的特征?
由于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国际旅游需求在流向和流量上具有一些显著特征,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近距离流动多,远距离流动少。时间和货币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全世界的短距离旅游者占旅游者总人数的80%,远程旅游者只占20%。?
2.从北向南流动的多,从南向北流动的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从自然因素看,国际旅游者主要从寒冷的北方地区向温暖的南方地区流动。从经济因素来看,世界北部多为发达国家,南部多为发展中国家,每年从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的旅游者约占世界旅游总人数的20%,而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的旅游者仅占世界旅游总人数的5%。?
3.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流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既是主要的旅游客源国,又是主要的旅游接待国。据统计,西欧、北美等地区的近20个发达国家的旅游客源量占世界旅游市场总客源量的90%,其中80%的客源量在这些国家之间流动。同时,由于地理、民族、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两个国家的旅游者互相对流,互为客源国和接待国的情况。?
世界旅游组织近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当人均消费增幅低于1%时,旅游支出呈下降趋势;当人均消费增幅为1%时,旅游支出保持不变;当人均消费增幅为2.5%时,旅游支出增长率为4%;当人均消费增幅为5%时,旅游支出增长率则达到了10%。?
二、旅游需求的形成条件?要掌握旅游需求的特点和一般规律,必须了解旅游需求形成的原因,旅游需求的形成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且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
(一)客观条件?
1.可自由支配的货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不断向高层次演进。在国民消费演进和跃升的过程中,用于满足生存需要的开支相对下降,而用于满足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开支比重相对上升,各国旅游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人均收入达到300—450美元时,人们就产生国内旅游的需求,从而构成近距离的旅游消费;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00—1000美元时,人们就产生邻国旅游的需求,从而构成区域性的旅游消费;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人们就产生远程旅游的需求,从而构成洲际性的旅游消费。?
可自由支配的货币是指扣除全部税收和社会预支消费(如健康保险、人寿保险、退休基金、住房基金等)以及日常生活消费后剩余的收入,一般通过恩格尔系数①(是19世纪德国的恩斯特?恩格尔提出的,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系数越低,则表明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越高,反之则成相反方向变化。)来衡量。可自由支配的货币不仅是旅游需求形成的前提,而且对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类型、旅游等级和旅游方式也有极大影响。?
2.闲暇时间。联合国的《消遣宪章》将闲暇时间定义为:“闲暇时间是指个人完成工作和满足生活要求之后,完全地由他本人支配的一段时间。”闲暇时间又称余暇时间,它是旅游需求得以形成的又一重要条件。?
闲暇时间按长短可分为三种:每个工作日后的闲暇时间、周末闲暇时间、假日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因长短不同,对旅游需求嘚作用亦不同,第一种闲暇时间一般只用于看电影、看电 视、闲谈等活动;第二种闲暇时间可以产生近距离的短期旅游,如国内一日游等;第三种闲 暇时间则可以产生中长距离的远程旅游,如跨省旅游或国际旅游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会不断增多。西方国家每周的工作时间一般是35个小时左右,每周两个休息日,60年代后,西方各国普遍实行了带薪休假制度,除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外,带薪假期一般在20—40天不等。目前,我国每周的工作时间为40小时,每周两个休息日,加上传统的节假日,带薪假期占一年的1/3以上。?
3.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导致旅游需求形成的客观条件除了可自由支配的货币和闲暇时间外,还包括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条件,大型的宽体客车、高速火车、豪华空调客车和高速公路等,不仅使旅游者的洲际越洋旅游成为可能,而且使旅游者的空间位移更加方便、迅速和舒适,因而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旅游动机,促进了远距离旅游和国际旅游的发展。?
综上所述,可自由支配的货币、闲暇时间和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系统,是旅游需求形成的三大客观条件。?
(二)主观条件?
旅游意识或观念是人们产生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当一个人具备了外出旅游的客观条件,有时间有能力购买某一旅游产品时,如果没有意识到自身的旅游需要,或者说没有旅游的意愿时仍然不会产生旅游需求。换言之,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旅游的客观条件,同时又具有相应的旅游意识或旅游观念时,现实的旅游需求才能最终形成。当具备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客观实物时,现实的旅游需求则以旅游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采取了相应的旅游行动后,现实的旅游需求又转化为已实现的旅游需求或未满足的旅游需求,进而继续推动着人们的心理需求过程。社会环境、个人经历、文化素养以及年龄、性别、个性等因素,对人们旅游意识或旅游观念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旅游动机在类型上的差异。旅游需求的演进过程如图3-2所示。
图3-2 旅游需求的演进过程?
三、旅游需求的指标体系?
旅游需求指标是旅游经济指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需求状况的尺度,为人们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态势提供了数量的依据。?
旅游需求的主要指标有以下几项:?
(一)旅游者人数指标?
旅游者人数指标反映了旅游目的国或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的数量状况,一般以旅游者人次来衡量。旅游者人次是指一定时期内到某旅游目的国或旅游目的地的全体旅游者乘以到访的次数。?
在我国,旅游者人数指标主要有两个:来华旅游入境人数和有组织接待的海外旅游者人数。 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是指来我国探亲访友,渡假观光,参加会议,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人数,包括过夜人数和不过夜人数,以海关登记的入境人次数为准。?
有组织接待的海外旅游者人数是经过旅行社、旅游公司、饭店、政府部门、群众团体等企事业单位有组织接待的旅游者人数,是来华入境人数的一部分。?
旅游者人数指标反映了旅游需求的总体规模,据此可以更好地掌握旅游需求的现状及趋势。需要说明的是,有时人次的减少并非坏事,这或许是停留时间增长导致的结果。?
(二)旅游者停留天数指标?
旅游者停留天数的指标有两个:旅游者停留天数和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
1.旅游者停留天数这一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人次与人均过夜数的乘积,它从时间角度反映了旅游者的需求状况,同时也表现了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大小。我们在统计旅游人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停留时间,以便全面衡量旅游需求的基本状况。?
2.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停留天数与旅游者人次数之比。它从平均数的角度反映了旅游需求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揭示了不同时期旅游需求的变化趋势。据此,我们可以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三)旅游者消费指标?
旅游者消费指标是以价值形态来衡量旅游需求的一项综合型指标,它分为三个子指标:即旅游者消费总额、旅游者人均消费额、旅游消费率。?
1.旅游者消费总额。这一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全部货币支付,包括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各种商品和各项服务的开支,如餐饮费、住宿费、交通费、娱乐费和购物花费等。对于旅游目的国家或旅游目的地来说,这一指标反映了该国或该地区的旅游收入,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值得说明的是,国际旅游者的消费总额不包括国际交通费,而国内旅游者的交通费则计入旅游消费总额之中。?
2.旅游者人均消费额。这一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总额与旅游人数之比,它以价值形态从平均数的角度反映了某一时期的旅游需求状况。我们可以通过该指标分析各客源市场的消费水平,了解旅游者消费的变化情况,进而确定相应的目标市场和营销策略。?
3.旅游消费率。这一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国旅游消费总额与该国或该地区的居民消费总额或国民收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旅游消费率从价值角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出国旅游需求的强度。? (四)旅游出游率与旅游重游率指标?
1.旅游出游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国旅游的人次与总人口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出国旅游需求的状况,以此可作为我们选择客源市场的依据。?
2.旅游重游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国旅游人次与该国或该地区出国旅游人数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该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出国旅游的频率,这也是我们选择客源市场的又一项参考指标。?
第二节?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和旅游需求的一般规律
一、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影响国际旅游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三类:一是旅游客源国或地区方面的因素;二是旅游目的国或地区方面的因素;三是旅游客源国或地区与旅游目的国或地区之间的因素。这些因素总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总人口?
这里所说的总人口是指客源国或地区的人口总数,人口数量的增长不仅会增加日常消费需求,也会增加旅游需求。一般来说,人口基数大的国家在出游率不高的情况下出游人数依然多,因而仍然是我们主要的客源国。?
(二)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指对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等。?
年龄对人们的旅游需求具有较大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其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生命周期不同所致。例如,未婚的青年人旅游欲望比较强烈,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难以完全实现自己的旅游需求;已婚尚无子女的青年人具有强烈的旅游需求,也具有出游的客观条件;已婚且有子女的青年人,其旅游需求会因孩子尚小而受到影响,外出旅游的可能性较小;35—50岁的中年人一般事业有成,经济状况良好,子女已经自立,因而具有较强的旅游需求,并且有条件予以充分实现;老年人时间充裕,有一定的积蓄,如果身体健康的话,他们的旅游需求也很强烈,其出游率呈现日益提高的趋势。?
性别对旅游需求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男性旅游者的比例高于女性旅游者,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男性和女性的家庭角色不同。一般说来,男性旅游者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去旅游,而女性旅游者则常常受到家庭的羁绊而不能出游。随着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女性的出游率不断提高,成为客源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职业对旅游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不同职业的人经济收入不同,其旅游需求的强度和内容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二,不同的职业,带薪假期的时间安排不同,制造业的带薪假期比较集中和固定,第三产业的带薪假期则可以分段使用。因此,制造业的员工多集中在夏季旅游,第三产业员工出游的季节差别不大。其三,不同职业的人,接受的刺激量不同,心理状态的平衡情况不一,其旅游需求各不相同。?
文化程度对人们的旅游需求也有一定的影响,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对外部世界了解较多,较少有地域偏见,容易克服对异国文化和陌生环境的抵触情绪及恐惧心理,容易产生旅游需求;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认识狭隘,往往知足常乐,不容易产生旅游需求。?
城市化程度对旅游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居民出游率大大高于乡村居民,造成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城市居民的收入较高,交通便利,信息通畅,有利于旅游需求的形成;另一方面,城市越来越拥挤和嘈杂,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面对这一切,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投身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去,旅游需求就这样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三)旅游价格、通货膨胀与货币汇率?
旅游价格对旅游需求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展开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旅游产品的价值量和供求关系对旅游价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旅游接待国的通货膨胀程度和汇率水平对旅游价格的高低也有直接的关联。如果旅游接待国的通货膨胀程度较高,导致该国同旅游客源国之间的汇率下跌,旅游接待国的货币贬值,旅游产品的实际价格下降就会对旅游需求产生促进作用。反之,如果旅游接待国的通货紧缩,导致该国同旅游客源国之间的汇率上升,旅游接待国的货币升值,旅游产品的实际价格上涨,则会对旅游需求产生制约作用。另外,除接待国的旅游价格外,国际交通费在旅游总支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价格高低必然促进或阻碍旅游需求。?
(四)旅游供给状况?
旅游接待国的旅游供给状况决定着旅游需求的实现或满足程度,在旅游供给要素中,旅游资源决定着旅游需求能否充分实现,旅游设施条件和旅游服务水平对旅游需求的满足程度也有重要的影响。?
(五)政治和文化因素?
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对旅游需求亦有很大的影响,两国关系良好,双方的经济活动频繁;两国关系紧张双方的旅游活动稀少;两国没有邦交关系,双方之间则不可能产生旅游活动。同样,基于某些政治原因,一些国家也会鼓励或限制本国居民的旅游需求。?
文化对旅游需求的影响较为复杂,对内向型个性的旅游者来说,文化差异越小,越容易激发其旅游需求;对外向型个性的旅游者来说,文化差异越大,越容易激发其旅游需求;对混合中间型个性的旅游者来说,既有一定的文化差异,又有一定的文化认同,最容易激发其旅游需求。因此,确定旅游供给的文化距离,并以此设计旅游类型、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旅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