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合作机制

推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发展,应建立健全省际高层决策会商、专家咨询论证与地方协作***治制度,探索省(市)际参事***聘、资源开发***谋、设施配置***建、市场营运***体、生态环境保育***治等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构建中央主导、省(市)际联动、城市引领、业界响应、大众参与的区域协作模式。

武陵山地区的各省、市、区、县因行政治区的地理属性与发展层级势差,束缚于各自为政的传统观念,加之交通网络体系的连通性与容纳性尚低,区域旅游资源深广开发的结构性对接不紧,客源融通与旅行社主体横向运作的优势潜能未有效发挥,一体化的无障碍旅游市场亟待培育成长。

按“整体规划、优势互补、资源***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产品***推、功利互创”的原则,加速构建区域内一体化、多层面运营的旅游市场体系,消除行政壁垒和人为障碍,促进各地旅行社按有关规定在本省开办分支机构,利用各自的客源优势,互为组团地、地接地,***同策划和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制定区域总体形象宣传口号,指导和鼓励投资者独资或联合开发旅游资源。通过区域全面合作,实现市场***建、客源互动、协作***赢;通过建立广阔的武陵山片区旅游市场,整合旅游资源,串联经典产品于精品线路之中,全方位延展旅游触角,营建集神秘山水、原始生态、民族风情、游憩体验于一体的中国内陆腹地的黄金旅游区。

具体来说,一是在省际高层引导下,创建区域旅游市场协同开发机制,***建区域旅游品牌;二是开展区域执法联动,有效维护旅游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大力倡导和支持旅游教育、旅游装备、旅游传媒、旅游咨询等新兴寄生产业的发展;四是全面开放区域旅游市场和服务,健全区域旅游安全服务体系,创建畅游武陵网,构筑集成化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对接外域旅游市场,不断提升区域旅游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与美誉度,使其加速成长为国际顶级生态旅游经济区。

利用优势,突出特色

如今武陵山地区的即期工业化水平相对低弱,生态环境受破坏程度普遍轻微,其绿色生态环境空间既具有独特的视觉景观吸引力,又具有可享受性的养生宜居魅力,宜将其规划为国际低碳文明示范区,延续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低碳模式与低碳路线。武陵山地区的低碳性生态资源是中国未来国土开发的重要功能保育区,保持低碳化发展是实现区域协作的最佳路径。应重点支持培育发展以高度信息化、低碳化为技术支撑基础的环保型、观赏型、游憩型、养生型、创艺型、科研型等无污染、无危害、无破坏产业,如在乡村与景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特别是山地中药材种植加工业、园艺花卉业,乃至因地制宜兴办艺术创作基地、宜居养生基地、原生态博物园、田园生活馆等具有山野风情的休憩服务业;在城市积极创兴移动办公、远程商务、国际教育、文体竞技、休闲保健等当代新型服务业。

武陵山地区作为中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区域,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经济同型,历史以来,当地聚居的各族祖先***同创造了特色鲜明而神秘的武陵文化:一是以濮文化、巴文化、楚文化、苗文化、越文化为源头的原始文化;二是以土家、苗族和侗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三是以民间信仰和儒道释融为一体为特征的宗教文化;四是以贺龙、周逸群、贺锦斋、袁任远、廖汉生为首创造的红色文化;五是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服饰为标识的服饰文化;六是以湘西北“湘菜”和渝东南“川菜”为特色的饮食文化;七是以转角楼、吊脚楼、鼓楼和“三房一照壁”为标志的建筑文化,是中华多民族民俗文化中一方色彩瑰丽的活化石。

该区域地缘性人文历史联系密切而久远,社会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整体相似性。长期闭塞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滞缓以及现代化影响程度的相对低弱,老、少、边、贫地区居多,不仅更好地保护了区域空间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也更多地保存并延续了本土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尤其是古朴神秘、勇毅刚烈、清逸艳美的少数民族风情在融入现代化过程中更富有备受世人瞩目的个性魅力。

当地社会经济结构明显偏重于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多处于相对粗放的扩张状态,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普遍较弱,经济总量规模小,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较低。

当前正面临着全球一体化挑战、经济区域化竞争、新型工业化发育、新型城市化构造以及市场深度化推展的更多压力,担负着本土独特自然生态资源和社会人文资源开发保育、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城际功能配置优化、绿境空间市场整合直至生态文明建设等科学发展的艰巨使命,区域整体开放开发与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根据独特的区域民情,可划定土家族、苗族、侗族原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保护地,深度开发民俗文化,重点保护并传承民族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建高品位、规模化的民俗文化博物馆、民族历史展览馆等永久性文化工程设施,在区域内各区市县的***同努力下,使其成为全国首个集中连片的土家、苗族、侗族民俗文化保护区和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研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