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人文旅游资源中最具开发价值的是什么

内蒙古自治区北与蒙古、俄罗斯接壤,东西几乎横跨整个中国,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内蒙古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景观,而且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广阔的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草原是内蒙古的标志,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歌颂和向往的地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些如诗如画的描述勾起多少人对草原的神往。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希拉穆仁草原等牧区,是感受草原的绝佳选择。纯净明丽的天空飘着朵朵低云,辽阔丰美的草场上散落着点点洁白的蒙古包,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美好。

苍凉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大漠风光雄浑壮美,别有韵味。“中国最美的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等,都有着塞外的神秘风情;而沙漠中的点缀着的绿洲与湖水,更是弥足珍贵的风景。此外,额济纳的胡杨林,阿斯哈图冰石林,阿尔山的林海,浩瀚的呼伦湖……都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蒙古族在古代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在草原上以放牧和打猎为生,赢得了“马背上的民族”这个称号。这里的人民纯朴热情,至今保留着许多民族独有的传统民俗,比如祭敖包、那达慕、民族服饰等等,都有着迥异于中原内陆的别样风情。内蒙古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是王昭君出塞的途径之地,这片土地曾有过辽、金、元等朝代的风起云涌,更是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起源地。境内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当召、席力图召、辽上京遗址等。

当地特色

乌力嘎尔

乌力嘎尔意为蒙古语说书,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有了这种艺术形式。表演时,艺人自己伴奏,边说边唱,内容以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表现力很强。

笑呵亚热

笑呵亚热类似于汉族的相声,是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表演中融入了蒙古族谚语、谐语、民歌、民谣等艺术特点,语言诙谐幽默、热烈风趣。

好来宝

好来宝是蒙古传统曲艺之一,类似于我们的快板书。艺人用蒙语说唱,四句或两句一节,讲究押韵,节奏轻快,唱词优美。篇幅可长可短,内容以民间长篇故事以及改编的古典章回小说为主。形式有单口、双口、群口之分。

蒙古族民歌

蒙古民歌分长短调两种形式,长调字少腔长,节奏较为自由,唱起来响亮悠扬,适合在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上即兴放歌。短调节奏规则,节拍固定,歌词必得押韵。蒙古民歌由来已久,从中可以看出蒙古民族质朴豪放的性格。

蒙古族舞蹈

是一种负有盛名的少数民族歌舞,我们在春节晚会等大型晚会上经常能够欣赏到。主要包括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舞、筷子舞、盅碗舞等,节奏明快,热烈奔放。

男儿三艺

男儿三艺多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期间举行,包括摔跤、赛马和射箭三项。

摔跤是男子“三艺”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成吉思汗被选为蒙古大汗后,遂把摔跤定为考核将士的重要科目,民间也将摔跤列为节日的第一项比赛。摔跤采用一次淘汰制,摔跤者脚登高筒马靴,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有其独特的风格及民族色彩。在赞歌声中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然后跳跃上场,凡获胜的摔跤手皆可获得奖品,如一只绵羊、几块砖茶,甚至奖一匹金鞍马。

赛马也是节日中的精彩内容,最吸引游人关注。赛马有小孩子参加,骑手们一字排开,人人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十分英俊。人们通过赛马比赛,以炫耀自己的骏马良骥,展示出众的骑技。赛马分赛跑马和赛走马,赛跑马可多达数百人,先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能获奖品。成年人只能参加马术高超的走马赛,要求马步稳、走势好、速度快。

射箭是集古代蒙古族军事作战、猎捕野兽的一项娱乐比赛。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形式,静射所使用的弓箭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距离亦不等;骑射要求跑马射箭,技艺高超的骑手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马头琴

是蒙古族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因琴杆上端饰有一个马头,因而得名。马头琴构造简单,包括一个细长的琴体和琴弓两部分。既可用于独奏,又可用于重奏、协奏中,音质浑厚,辽阔悠扬,艺术表现力极强。

马头琴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个叫苏和的小牧童,他精心照料一匹迷路的小白马。在一年的那达慕大会上,苏和与他的小白马一举拔得头筹,谁知,蛮横的王爷却要强行霸占这匹四蹄生风的马驹,小白马甩下王爷,一意要回到小主人那里,狠心的王爷派人射死了小白马。苏和悲痛不已,就用白马的骨头作了一支琴,并在琴柱顶端依小白马的样子刻了一个马头,并从此和马头琴形影相伴。 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形似烽火台。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旗,挂有各色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一般的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周围的要大些。敖包修建以后,附近的居民每年都会到这里祭拜,祈祷人畜兴旺。祭敖包是蒙古族最为隆重热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动,2006年5月20日,这一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的表现之一。早先蒙古族以为天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特别加以崇拜。由于天地神没有偶像,人们就堆敖包以象征,通过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牛羊兴旺,国泰民安。还有一种说法:据说,在古时候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道路难以辨认,边界容易模糊,于是人们就垒石成堆,当作标志。敖包就这样出现了,后来又逐渐被视为各种神灵的居所而加以祭祀和供奉。过去内蒙古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也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敖包,在蒙古牧人看来是神圣之所在。古时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然后再跨马上路。到了清朝,有了以部落为单位,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

祭祀活动:由于各地区牧民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时间和形式也不完全相同。祭祀时间一般是在农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也有在七、八月份的,但都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有一个地区独祭,也有几个地区联合祭祀的。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风俗历史遗存较为完整的地区。

祭祀时场面隆重热烈,方圆上百里内的牧民们都会携带着哈达、羊肉、奶酒等祭品,坐勒勒车、骑马、或乘汽车、拖拉机赶来敖包处。祭祀时先献上哈达和祭品,有的地方还要请喇嘛诵经祈祷。之后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仪式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降福,保佑人畜两旺,并将带来的牛奶、酒、奶油、点心、糖块等祭品撒向敖包。

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投布鲁、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有的青年男女则偷偷从人群中溜出,登山游玩,倾诉衷肠,谈情说爱,相约再见的时日。这就是“敖包相会”了。

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音译,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盛大集会,每年大致在农历七、八月份这一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季节举行。大会上有歌舞娱乐、摔跤、射箭、赛马等比赛项目,其中竞技占较大比重。在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上,都要举行被称为男子“三艺”的摔跤、赛马和射箭比赛;当代那达慕还增加了女子、少年摔跤和马球、马术等比赛,同时还举行物资交流活动。

那达慕的历史渊源

那达慕在内蒙古地区人民的心中古老而又神圣,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3世纪初,蒙古族由首领们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 历史上,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公元1225年铭刻的《成吉思汗石文》,其中提到: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剌子模,为庆祝胜利,在布哈苏齐海地方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另外,在《蒙古秘史》中也有几处提到过射箭比赛。在蒙古族文学巨著《格斯尔传》及其他民间史诗,则对赛马有所描写。摔跤最为普遍,一般的那达慕大会多以摔跤比赛为主。

元、明两代,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结合一起,从此形成那达慕上“男儿三艺”比赛的固定形式。当时的“那达慕”祝颂词中说:“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暇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三项‘那达慕’,接连不断;蒙古族力士,整队上场。”从上述记载以及其他民间故事史诗对那达慕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规模、形式和内容均有发展。当时的蒙古族王公以苏木(相当一个区)、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并对比赛胜利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称号。但当时由于王公贵族的操纵,那达慕会上经常由王爷的摔跤手、赛马手和射箭手获得冠军。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那达慕真正成为广大牧民自己的盛会。每到7、8月间,从呼伦贝尔到科尔沁,从锡林郭勒到乌兰察布,广袤的内蒙古草原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大会期间,各地农牧民骑着马,赶着车,带着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成群结队的汇集于大会的广场。并在会场周围的绿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这是融文体、经贸、旅游于一体的草原盛会,尽显了草原人民的风采和内蒙古的风貌。

那达慕的规模

按蒙古族的传统习惯,那达慕大会历来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那达慕大会:参加摔跤赛的五百一十二人,马三百匹左右,会期七至十天;中型:摔跤手二百五十六名,马一百至一百五十匹,会期五至七天;小型:摔跤手一百二十八名或六十四名,马三十至五十匹左右,会期三至五天。

民风民俗

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个游动的帐篷。因为蒙古族人以放牧为主要生活内容,逐水草而徙居,所以他们就创造出了这种搭建和拆卸都很方便的蒙古包。

蒙古包已有千年的历史,古代称为“穹庐”或“毡帐”。它外观呈圆形尖顶,一般以柳木杆和驼毛绳组合编制成蒙古包的支柱,顶上及四周以一至两层白色的厚羊毛毡覆盖,顶中央开有天窗,以利于采光和通气。蒙古包门都朝南或东南方开设,这和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

勒勒车

勒勒车是蒙古族的传统交通工具,历史十分悠久。车身多以桦木或榆木制成,重约百余斤,载重可达数百斤乃至上千斤。勒勒车的主要特征是车轮高大,最大的直径可达1.45米左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深草和积雪中行走方便。在草原上换季,牧民们搬家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一辆辆勒勒车在辽阔的草场上迤逦而行,构成独特的草原一景。

蒙古袍

在草原上,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欢穿长袍,这就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袍。袍身宽大,束有腰带,因性别不同,样式和颜色也不同。一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红、粉、绿、天蓝等为主色,逢节庆之时,还要配戴用玛瑙、珍珠、珊瑚、宝石、金银玉器等编织的头饰;男子则多喜欢穿棕色和蓝色的蒙古袍。

腰带是蒙古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约三四米,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在草原这样一个多风的地方,束腰带主要是为了抵抗风寒。蒙古靴的设计则以利于骑乘为主要目的,其特点是脚尖部向上翘,靴内配有衬毡,以防寒防水。

颜色的含义

白色象征圣洁,大多在盛典、年节吉日时穿用;蓝色象征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时多穿这样颜色的衣服;黄色被看作是至高无尚的皇权的象征,所以在过去除非活佛,或者受到过皇帝恩赐的王公贵族,其他人是一律不能穿用的。

节日风俗

查干萨日 每年农历12月23日至整个正月

查干萨日,在汉语中译为“白月”,又叫做“白节”。在每年农历春节前后,草原上都要举行祭火、祝寿、拜年等活动来庆祝新一年的开始,这便是蒙古族的春节——“查干萨日”。

祭火:熊熊的火焰象征着幸运吉祥,祭火即蒙古族对来年的祈福。

祝寿:是为长者祈福的活动,农历12月25日、26日,给85、73岁高龄的老者祝寿;农历12月27日至除夕,向61、49岁的长者祝寿,祝寿时晚辈要向长辈行礼,以表祝贺。

除夕:除夕夜,牧民家中都要摆放由点心、奶食、糖果等拼成的花盘,牧民间互邀喝茶,晚上则全家齐聚,开家庭宴会,这也是整个节庆的最高潮。

拜年:拜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先是牧民集体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的拜年,需着装端正,手捧哈达,由晚辈到长辈,再由长辈至晚辈。

兴畜节 每年正月和清明前后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爱畜如子。我国古代,家家都讲究人丁兴旺,但对于草原上纯朴的牧民来说,畜群兴旺也是一样的重要,因为畜群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产。所以正月里人过春节的时候,也不忘给牲畜过新年。

兴畜节在蒙古语中称为“玛力音新敖如鲁呼”,也可译作“迎春宴会”,是蒙古族牧民很早以来的传统习俗。这一节日没有固定日期,大体在正月和清明前后,以每个村落为单位举行。节日时男女老幼集合在野外,支帐幕设锅灶,将所有牲畜赶来,查看膘情,研究春天接羔接犊的问题,给肥壮的种公畜挂彩。然后有摔跤、说书、唱歌、好来宝等娱乐,然后举行一些简单的宴会,欢庆节日。庆祝结束后,还会将这天的各种食品分发给大家一同享用。

苏尼特人的兴畜节是在除夕这天举行,还会有给公羊进行抹画礼的重头戏。克什克腾旗的蒙古人,在二月初才给牲畜过新年,日期也不固定,需要事先约好。这一天,羊倌、牛倌、马倌、驼倌等有功之臣,都被请进中央大蒙古包里,跟德高望重的乡间父老并肩坐在一起。大家推选一个“尼尔巴”,即管总务的人,由他指导大家来进行各项仪式。仪式中间往往要穿插一些赛马、摔跤、射箭等小型比赛来活跃气氛。

篝火节 每年6月18日

篝火节是内蒙古北部鄂伦春族人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鄂伦春人会燃起篝火,并集体围绕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乐通宵。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历史悠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器皿衣物置于火上烘,被认为是变得洁净了。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春节的早晨要向火神供祭,祭时向簧火磕头祈福。每逢春节客人来拜年时,须先向火神敬拜。

马奶节 每年夏季

蒙古民族牧养五畜和挤取乳汁加工各种奶食品,是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的重要内容。奶食品又是牧民的主要饮食来源,所以每年开始挤新奶时都要进行一定的仪式,并进行聚会庆祝,希望获得更多更好的奶食品,这就是古老而具有典型性的马奶节。

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和中秋停止挤马奶时,牧民们都要举行马奶节。主人首先选定吉祥日子,并提前公布于众,到节日那天附近的牧民都来参加马奶节。马奶节的前两三天主人就挤马奶制作马奶酒。马奶节当日,由九位骑白马的骑士和主人***同举行仪式,并祭祀天地神灵,主人高声朗诵马奶萨察礼赞词,众人骑马随从绕场三周结束仪式,还要给种公马和头驹系哈达进行选拉礼。然后众人聚会畅饮马奶酒,庆贺马奶节,祝福风调雨顺,水草肥美,五畜兴旺,奶食丰收。

那达慕草原旅游节 每年7、8月间

内蒙古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为蒙古族的“男儿三艺”,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之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开始以单纯的歌舞娱乐形式为主,后来增添了摔跤、射箭、赛马等比赛项目,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住在蒙古包品尝奶茶、还可以参与到骑射歌舞等节目中,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