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集团化的认识
从1995年读研究生算起,学习和研究旅游管理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先后涉足了旅游经济学、旅游产业组织、旅游政策与政府管制、区域旅游产业均衡、旅游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但是关注最多的还是饭店管理,特别是有关中国国有饭店宏观层面的转型、变革与集团化等主题,一直是我最基本的研究对象。 从硕士学位论文《现代饭店集团研究》,到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国有饭店转型与变革研究》;从面向政府的《北京市“十一五”旅游住宿产业政策研究》,到面向企业的《岭南国际企业集团饭店产业空间布局与业态组合研究》;从阶段性的“饭店品牌”、“经济型饭店”,到始自2002年的“中国饭店产业年度评论”,围绕着这一主题我已经发表了百万余言的研究成果,似乎对国有饭店的来龙去脉可以有一个相对权威的发言权了,然而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却又总是让书生之见常常显得滞后和无力。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推动着国有饭店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向更深更广的空间进行探索和创新。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和饭店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以及由此而来的理论创新需求,激励着每一位致力产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工作者走出平静的书斋,到广阔的产业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释现象并提出对策。也正是在这一强烈的使命感的推动下,在2003年春季结束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初稿后,我开始以管理顾问、项目咨询、专题演讲,甚至是独立董事的身份深度介入国有饭店产业重组和集团化管理的运作实践中。在推进中国旅游产业结构转型的国有饭店集团的重组进程中,企业家直接面向现实的创新实践也一直教育并启发我这作为一名旅游学者在解释世界的同时,不断提出对业界、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创新观点。 与2003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有饭店转型与变革研究》相比,本书突出了中国国有饭店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依靠自我变革的力量寻求资产管理体制和经营运作模式突破的努力。这些努力有的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有的失败了,更多的还在艰难探索之中。不管是哪一种结果,推动变革的业界和政界的企业家都是令人尊敬的:在这样制度安排和价值体系重构、跨国饭店公司和民营饭店资本战略空间不断拓展的大变革时代中,他们以国有饭店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目标,以厚重的社会责任感为支撑,背负着历史与传统的重担,专注于民族饭店品牌的培育与提升,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追求一种内在的平衡。在无数次的交流和讨论过程中,我常常会在沉思中凝视着他(她)们的灵魂与思想,并为生在这样一个国度、这样一个时代,并有机会与他(她)们***事而感到骄傲。无论国有饭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未来的发展格局如何,他们的努力都将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历史。
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有关科学研究者的角色和立场问题常常使自己很困惑。从纯粹科学的立场出发,研究是科学工作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所见到和感觉到的现象的动因和运行规律做出解释,绝大多数的情况并不涉及到对研究对象的伦理评价和过程干预。但是我觉得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饭店研究很难以做到绝对客观和纯粹的立场中立。在如此这般急剧变革的时代时,我们必须深入到研究对象中间去,帮助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解决问题,并与他们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误的挫折,有些时候还会扮演参谋者甚至是实践者的角色。只是这样一来,我对研究客体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深,好像越来越难以站在一个客观、理性的立场来解释现象,也好像离一个国际化的主流学者的目标越来越远。然而我不后悔:作为一名中国的旅游学者,有什么样的成就会比与企业家同行,并获得他们的认可,进则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更高的呢?相反,对于一个尚处于成长期的学科而言,我们需要的不是离业界远一些,而是要近一些,再近一些。
学术研究如此,教学活动也同样应当如此。我希望能够身体力行地告之和引导我的学生们在学习工具理性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建构面向产业实践和文明演化的价值理性。毕竟他们才是国家的希望和社会的未来。只有当我们的学生真正认可并深深地热爱着中国的旅游产业和饭店企业,并愿意为之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才华的时候,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坚实的组织保证。
同以前的一些大型研究项目一样,本书的完成,同样需要感谢业界同仁、学界师长和友人、家人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在参与岭南国际企业集团产业重组、战略研发和花园酒店董事会等项工作期间,董事长华新芳女士和广州花园酒店的同事们,特别是陈贤女士、李展民女士、梁宇先生、杨柯先生在有关项目研究和生活上给了我足够的支持与照顾,使我能够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和感受国有饭店集团的重组与运作实践,并为本项目的完成提供了丰富的业界内涵。
不少国有旅游企业集团的领导人,如锦江国际高级副总裁侣海岩先生、首旅集团副总裁张润钢先生、中国金茂集团总裁助理成尔俊先生、中国东方航空酒店集团酒店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张海先生、泰达国际酒店集团总经理任敬先生,以及其它一些无法一一列举的旅游企业家和饭店经理人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给予了不少启发与帮助。特别是海岩先生在百忙的商务活动和艺术创作中,拨冗通读了全部研究成果并亲自做了序言。这既让我领略了特大型国有旅游集团高级领导人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的权威审阅,也让我在这炎炎夏日感觉到了友人的关注与鼓励。
我的研究生束菊萍、刁志波、乔花芳和朱静四位同学在课题研究的前期案例收集与整理方面所做的协助,节省了我不少宝贵的研究时间,并得以把更多的精力配置到一些形而上问题的思考上。明年他们就要毕业了,希望他们能够以其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展露的才华为中国饭店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南开大学出版社的孙淑兰老师不辞劳苦,以感人的敬业精神在选题策划和进度安排上保证了本书的顺利出版,在此谨表谢意。
最后,我想把这本小书献给我的女儿茵茵。在女儿出生后不久,我就开始了本书的研究和写作工作,在妻子国兰的悉心照顾下,女儿成长过程中的欢笑与快乐阳光似的伴随着父亲度过书斋生活的每一天,让我在繁忙的行程和艰辛的思考中感受着人生的温暖与意义。当我将此书打印成稿时,茵茵就要去幼儿园上学了。希望女儿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能对社会做更多的思索,并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