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前三季度丹东经济呈三大特点

10月31日,丹东市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74.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7:38.6:48.7。

据分析,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呈三大特点。

一是运行基础稳定。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8.7亿元,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规模以上工业降中趋稳。农副食品加工业仍然保持较好的经营形势,实现增加值8亿元;汽车制造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实现增加值5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4.6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9672元,同比增长5.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379元,增长7.7%,位居全省第2位。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运行环境趋好。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2个百分点,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其中公路客运量2980万人,公路货运量4969万吨,水运客运量78.4万人,水运货运量246.7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1.2亿吨,增长7.3%。两条高速铁路开通对我市影响较大,铁路客运量是去年同期的2.5倍。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63.6亿元,同比增长11.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98.4亿元,增长8%。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5.8亿元,商品房销售额实现78.3亿元,增长33.1%。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163.9万平方米,增长38.3%,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全市旅游业同比增长15.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5.9%,旅游外汇收入增长6.8%。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3.9%,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增长5%。需求结构调整有所推进。投资、外贸出口均处于下降通道,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4亿元,同比增长8.2%,完成全年计划的73.4%,增速居全省第3位。城镇消费市场实现零售额342.8亿元,增长8.4%,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7.5亿元,增长7.1%。批发业零售额22亿元,增长9.9%;零售业零售额336.9亿元,增长9.1%;住宿业营业额4.4亿元,下降0.9%;餐饮业营业额37亿元,增长1%。

三是经济运行效益逐步提升。

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预算收入实现51.4亿元,其中各项税收完成39.2亿元,同比增长1.2%,是自2014年8月以来首次实现增长。从征收量看,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契税居前5位,合计占税收收入的78.1%。从增速看,增值税、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实现较快增长。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09户,实现营业收入75.6亿元。能源消耗继续下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4.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7%。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3.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7%。高耗能行业投资15.5亿元,同比下降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