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碉楼旅游景点介绍文字 川西碉楼旅游景点介绍文字版

香山古迹考之碉楼

出香山公园,沿香颐路(香山—颐和园)东行,骑自行车大约二十分钟,或者乘坐333路公***汽车在三零六医院下车的话,在马路对面有一个名为北辛村的小村子。村子前有一条已经干涸的河流,站在河上的石桥上就可以看到在平房屋脊之中,有一个四方形的突起,上面长满了青草,在弯曲的电线和远处的山梁的***同掩映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走近了看才能发现,原来这是一个石头垒起来的碉楼,基座四面为长方形,短边长约三米,长边长约五米,高约十二三米左右,整体来看,是一个四方锥体。***分三层,下层都是石块,中层长边为三个小窗,短边为两个,上层长边和短边与中层一样,只是在最顶端的长边有两个排水用的出檐,短边只有一个小窗。这是个什么东西呢?

在底层的台基上镶有一块石碑:“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碉楼”。原来这是清朝的文物。而在这个村子里居住的人大多数并不是周边镶蓝旗和镶红旗的满族人,也不是久居此地的汉族人。民族成分上,他们现在被划分为满族,但是,还有一些老人坚持自己是藏族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处保存完好的碉楼

这还得从清朝一次少数民族叛乱说起。大小金川是川西大渡河上两条支流,明代为杂谷土司之地。清顺治七年(1650年),小金川头人依附于清朝,清朝政府一样授予其土司之职。到了雍正年间,金川头人莎罗奔因随岳钟琪征战有功,清政府授予其安抚使之职,让他管理大金川,让原来的金川土司泽旺为小金川土司。莎罗奔并不甘心于作清王朝的臣属,清乾隆十一年(1751年),莎罗奔合并了大小金川,并于次年,也就是1752年,发兵攻打革布什札及明正两土司。清王朝大为震惊,开始派兵弹压。但是,莎罗奔凭借金川的碉堡之险,使清朝军队屡战屡败,直至乾隆十三年(1753年),起用了岳钟琪和傅恒。

开始时,这两个人面对碉堡也是无计可施,傅恒上奏乾隆的奏表中形容金川碉堡“战碉锐立,高于中土之塔,建造甚巧,随缺随补,顷刻立就。增碉备御,十路之兵无一路得进,攻碉难于克一城。”乾隆得知后,就在香山脚下建造碉台,挑选腿脚灵活,身子轻巧的八旗士兵数千人在其中训练。

为了攻克金川,乾隆命人仿照金川碉堡形制在香山附近一***建造了七十二个碉台,将士兵分组练习攻碉术。

“在香山之上,以大石层层砌为碉楼。”“未逾月,得精兵二千。”傅恒于乾隆十三年五月率兵南下后,在此地按八部扩建。乾隆十四年五月,傅恒得胜率三千旗兵还京,乾隆命其在此地设立云梯健锐营。

健锐营的建筑以静宜园为参照物,从它的北边沿着北山南麓,直到娘娘府西边为止,四个座北朝南为左翼,称东三旗。从静宜园南边,沿西山东麓,到魏家村的北边,为四个座西朝东,为右翼,称西四旗。左右翼南北相对,相隔距离大约十里左右,中间为炮场、校场、印房、箭亭、四王府、宝胜寺、门头村、梵香寺、松堂、来远斋、无量殿以及乡村和坟地。校场在中心稍南,面积约有五百亩,南北略长于东西。还有阅武楼,又名演武厅,为深绿色琉璃瓦建筑,位于香山附近,有“大厅五楹,前有石基,后有将台。台后有一椭圆形之城,上有楼二,额曰‘志喻金汤’。”演武厅的西边有一座石碉,碉的南面有一座亭子,亭中为乾隆御制碑记,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写道:“去岁夏视师金川,久而弗告成功,且枯酋之恃其碉也,及命于西山麓设石碉,简次飞之士习之。更命大学士傅恒为经略统率之,遂克金川。”演武厅于民国二十三年遭火焚,现在厅的遗址尚存,其前后已经改为果园。这些年重修了一下,当做一个景点开放。

第一次金川之乱的确在乾隆十五年就平息了,不过清政府没有抓住莎罗奔,而是相信了他的投降。其后莎罗奔反复无常,历时将近三十年间,清政府耗费了大约七千万两军饷,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在乾隆四十四年(1746年)彻底平息金川之乱。其后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撤消土司制度,在大金川设立阿尔古厅,在小金川设立美诺厅,由中央政府派遣流官管理,后来将阿尔古厅合并入美诺厅,改名为懋功厅,在大小金川设立五屯。至此,川西藏区才算完全安定下来。

平定金川图册之一:可以看到图中金川的碉楼形制,香山附近的碉楼正是针对其地势和战事的仿制。

而撤销了土司之后,平叛之人阿桂将大金川莎罗奔,小金川泽旺以及其宗族男女妇人等献俘京师。乾隆为显示天朝天威,没有杀死他们,反而将他们编入旗籍,在健锐营附近另建苗子营,按照他们的习俗,用大石垒砌筑房,让他们居住。因此这里的人“衣帽风俗均异常人”,实际上,也就是让健锐营监视他们的意思。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四十几户,到清末的时候已达三百多户了。而且,很多降卒也被编入健锐营,“以时训练,有征伐则皆以此劲旅制胜,其筑碉者,即金川番兵也。”在人口增加的同时,清王朝却在慢慢衰落着,清政府连这三百多户人家都怕他们造反,勒令健锐营加以拆分,不许同族而居。到了同治、光绪年间,苗子营的人们才渐渐的与内地的汉人和满人同化。

今天我们看到的碉堡就是当日平叛金川时在香山演习用的遗物,本来在清朝时有七十二座,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只剩下五十多座了。而其中有很多都和民房混搭,没有受到保护。

谁能介绍一下开平碉楼啊?去旅游的话要了解的基本是什么?求大神帮助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 其特色是中西合壁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自明朝( 1368 — 1644 年)以来,开平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楼以求自保。2001年06月25日,开平碉楼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石楼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在当地又称为“垒石楼”。墙体有的由加工规则的石材砌筑而成,有的则是把天然石块自由垒放,石块之间填土粘接。目前开平现存石楼10座,占碉楼总数的0.5_。 夯土楼分布在丘陵地带,以赤水镇、龙胜镇为多。当地多将此种碉楼称为“泥楼”或“黄泥楼”。虽经几十年风雨浸蚀,仍十分坚固。现存100座,占碉楼总数的5.5_。 砖楼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区,所用的砖有三种:一是明朝土法烧制的红砖,二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当地烧制的青砖,三是近代的红砖。用早期土法烧制的红砖砌筑的碉楼,目前开平已很少见,迎龙楼早期所建部分,是极其珍贵的遗存。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和青砖砌筑3种。少部分碉楼用近代的红砖建造,在红砖外面抹一层水泥。目前开平现存砖楼近249座,占碉楼总数的13.6_。 混凝土楼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又称“石屎楼”或“石米楼”,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取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整座碉楼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国进口,当时称为“红毛泥”)、砂、石子和钢材建成,极为坚固耐用。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造价较高,为节省材料,有的碉楼内面的楼层用木阁做成。目前开平现存混凝土楼1474座,在开平碉楼中数量最多,占80.4_。 按使用功能,开平碉楼可以分为众楼、居楼、更楼三种类型: ●众楼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的装饰少,防卫性强。在三类碉楼中,众楼出现最早,现存473座,约占开平碉楼的26_。 ●居楼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它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敞,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居楼的造型比较多样,美观大方,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49座,在开平碉楼中约占62%。 ●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更楼出现时间最晚,现存221座,约占开平碉楼的12%。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些产业。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当时县内较大的土匪有张韶、朱炳、胡南、候晚、谭钦、吴金发、张沾、黄保诸帮,他们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去。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往往一夕数惊,彻夜无眠。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且经常变换住宿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 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这14年中,匪劫学校达8次,掳教师、学生百余人。其中,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众匪伙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这样,碉楼林立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

开平碉楼的资料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自力村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5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开平碉楼现存1833座,最多时达3000多座,主要集中分布在开平市的塘口镇、百合镇、赤坎镇等15个乡镇街道上。这些主要兴建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建筑是民国时期的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见证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更迭的重要产物。

开平碉楼游览攻略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主要布在五个古村落中。自力村与立园、马降龙都是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点,很值得一去,主要包括铭石楼、叶生居庐、澜生居庐等,配合周围的稻田拍照效果非常好。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

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下面的材料对开平碉楼作了介绍。请根据此段文字内容,为碉楼拟一则宣传语,向游客推介。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示例:耸立着的碉楼像手拉手、肩并肩的钢铁战士一般,守卫着开平,使其免受洪涝灾害,带给开平安定的生活和稳定的社会;开平碉楼作为一种中国乡土建筑,融合西式风格和集防卫、居住为一体的特殊艺术类型为世人所瞩目。现在,见证了开平几百年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碉楼正以自豪的身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该题的要求表面上非常宽松,没有字数限制,只有一个修辞的要求,但是在题干中注明是“推介词”,其实是有要求的,也就是在答案中一定要把碉楼的地位、作用、建筑风格这三点讲到。)

四川的丹巴碉楼,为什么要建筑那么多的碉楼呢?

从古至今我国就有各种带有独特特色的奇特建筑,比如重庆的吊脚楼、贵州的窑洞等等,除开现代一些极具科技感的高楼大厦,以前中国也建了很多不仅拥有外表还具备功能的建筑,小编今天要说的这些建筑,隐藏在四川大山深处里,千百年来都不倒不塌,重要的是这些楼还分性别。

小编在四川发现的这些建筑名字叫做丹巴碉楼,是一种特殊的藏族民居,主要集中在四川西部丹巴县河谷的两岸,不管是村庄还是山脊,都以几个碉楼一组分布着。导游和我说这些碉楼从古代汉朝时,就已经有人居住了,到现在也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在鼎盛时期据传闻总数还高达万座,目前的话则还有84座碉楼保存完好。

那么为什么以前要在这里建那么多的碉楼呢?导游说据传闻是以前村子有“千碉之乡”的美誉里只要是有生男孩的家庭,都要建一个碉楼,久而久之这里也就有了这么多的碉楼,从而有了“千碉楼国”的美誉。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些碉楼都是由简单的黄泥和石块建造而成的,四川又是经常发生地震的地区,这些碉楼还保存良好地静静伫立在那里,展现出高大又威严的景象,不禁让小编感叹古人的能工巧匠,让这些碉楼经历了千年风雨却仍然屹立不倒。

导游告诉小编,修建碉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军事防御,不同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和优势,据说古代的时候,这里经常会有战争发生,所以那些建在山脊的碉楼作用和_望塔的作用是一样的,可以用来观察敌人再传递消息。而有一些建在村寨里的就是用来攻打和防御敌人。当地有些大户人家自己家里也会建碉楼,战争来时就来发挥军事作用,平时的话就可以当做储藏室放放物品。

这些碉楼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们是分性别的。不同性别的碉楼修造方法不同,女性碉楼的外形有黑色木梁的痕迹,没有的则是男性碉楼。现在也是和平年代,这些碉楼也不再具有军事作用了,不过对于当地人来说,它们仍是意义非凡的存在。

现在仍有很多游客特地千里迢迢来到四川,为的就是来感受丹巴碉楼深厚的历史底蕴,包括小编,都是因为被这些古朴的历史古迹所吸引。大家有没有被碉楼吸引呢?或者你们还见过哪些有趣的历史建筑?欢迎评论留言。

碉楼的资料...

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可以说,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对碉楼资源进行保护和挖掘,对于研究华侨史和建筑艺术,对于开发旅游资源和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 开平碉楼的兴起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些产业。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当时县内较大的土匪有张韶、朱炳、胡南、候晚、谭钦、吴金发、张沾、黄保诸帮,他们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去。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往往一夕数惊,彻夜无眠。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且经常变换住宿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

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这14年中,匪劫学校达8次,掳教师、学生百余人。其中,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众匪伙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这样,碉楼林立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

二、碉楼的类别和建筑艺术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大致有以下四种:

(1)钢筋水泥楼

这种楼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收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整座碉楼的用料全部用水泥、砂、石子和钢筋建成,建成之后,极为坚固耐用,但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造价较高,为节省材料,也有的在内面的楼层用木阁组成。

(2)青砖楼

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和青砖砌筑3种。内泥外青砖。这种碉楼,实际上就是上面说的泥砖楼,不过,它在泥墙外表镶上一层青砖,这样,不但美观,而且可以延长碉楼的使用寿命。内水泥外青砖。这种碉楼的墙,表面看上去是青砖建筑,其实是里、外青砖包皮,中间用少量钢筋和水泥,使楼较为坚固,但又比全部用钢筋水泥省钱,且保持美观的特点。青砖楼。全部用青砖砌成,比较经济、美观、耐用,适应南方雨水多的特点。

(3)泥楼

包括泥砖楼和黄泥夯筑楼两种。泥砖楼是将泥做成一个个泥砖晒干后用作建筑材料。为了延长泥砖的使用寿命,工匠们在建筑泥楼时,往往在泥砖墙外面,抹上一层灰沙或水泥,用以防御雨水冲刷,从而起到保护和加固的作用。黄泥夯筑的碉楼是用黄泥、石灰、砂、红糖按比例混合拌成作为原料,然 后用两块大木板夯筑成墙。这样夯筑而成的黄泥墙,一般有1尺多厚,其坚固程度可与钢筋水泥墙相比。

(4)石楼

即用山石或鹅卵石作建筑材料,外形粗糙,矮小,却坚固耐用,这种碉楼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大沙等山区。

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更是千姿百态,让人叹为观止。有中国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特别是欧洲大陆)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如哥特式、罗马式等等。而大多数碉楼既有这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又有那个国家的艺术特点,很难具体界定。北京大学博士后张国雄先生在《开平碉楼与民居》一文中对此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在碉楼的总体造型、建筑构件和表现手法上,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熔为一体;而西方建筑风格又有多种类型,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券拱和柱式、伊斯兰的叶形券拱和铁雕、哥特时期的券拱、巴洛克建筑的山花、新文艺运动的装饰手法以及工业派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等等,都融进了开平的乡土建筑之中,它不单纯是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某一地域建筑艺术的引进。这就是我们无法将开平碉楼和民居具体归入某种西方建筑风格的原因所在,准确地讲它应该是中外多种建筑风格“碎片”的组合,多种建筑类型相互交融的产物。中国领土上西洋特色的建筑,大都是洋人用坚船利炮“打”进来的,带有西方殖民者硬性移植的色彩;而开平碉楼,却充分体现了华侨主动吸取外国先进文化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注在千辛万苦建成的碉楼上。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建筑,本就属于艺术的范畴,侨乡人民在建造这数千座碉楼的时候,不经意地便创造出一种绝世艺术,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化。开平碉楼尽管在用材、建筑、装饰形式上各有差异,但碉楼门窗窄小,铁门钢窗,顶层四边均设有枪眼,这是***同的特色。枪眼大体上都开成长方型或“T”字型的,有的碉楼更是在顶层四角建有突出楼体的“燕子窝”,从“燕子窝”的枪眼居高临下便可以对碉楼的上下左右形成全方位的控制。碉楼顶层多设有了望台,不少还设有枪械、火炮、石块、铜钟、警报器、探照灯等防患装置,这便使良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得到很好的保护。

三、开平碉楼的历史作用

(一)避盗防涝

碉楼的历史作用主要是“以避盗匪”,“非此则牛猪谷米不能保存,妇人孺子不能安睡,故合数家或数十家建一楼”(《开平县志》卷二十三)事实上,碉楼 建成后,确在保护侨眷及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过不小作用,特别是匪劫 赤坎中学那次,在鹰村碉楼探照灯掩射配合下,“乡团堵截擒谭钦及匪徒十一人,置于法,人心大快”(《开平县志》卷二十二),此事在县内及海外侨胞中产生极大影响。

(二)抗日据点

开平碉楼,在抗日战争后期,为阻止日寇开辟四邑直通两阳之捷径——由新会、江门出广州,连结成一条由南路向广州撤退之交通线,起过一定作用。其中,以坐落在赤坎镇腾蛟村的南楼最为出名。南楼,位于开平市赤坎镇腾蛟村,南临潭江,北靠东 龙公路,扼三埠至赤坎水陆交通之要冲,地势险要。1912年,司徒氏人为防盗贼而建此楼。楼高7层19米,占地面积29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设有长方形枪眼,第六层为了望台,设有机枪和探照灯。抗战时期,司徒氏四乡自卫队队部就设在这里。1945年7月16日,日寇为了打通南路干线以便撤退,从三埠分兵三路直扑赤坎镇,国民党军队闻风而逃。司徒 氏四乡自卫队的勇士们凭据南楼抗击日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7日赤坎沦陷。是日晚, 日军从陆路包围南楼。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又无援军, 自卫队部分队员在激战中突围出去,留下司徒煦、司徒旋、司徒遇、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浓、司徒炳等7名队员坚守南楼,战斗7天7夜,重创日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七勇士把枪支砸毁,在墙上写下遗言:誓与南楼***存亡。日军久攻不下,调来迫击炮等重型武器进行轰击,但因楼房坚固,不能奏效。最后,灭绝人性的日寇向南楼施放了毒气弹,七壮士昏厥后被捕,敌人把他们押赴赤坎司徒氏图书馆的日军大本营,施以酷刑后残暴杀害,并将烈士遗体斩成数段抛入江中。抗战胜利后,开平人民在赤坎镇召开追悼大会,开、恩、台、新四邑3万多人参加了大会,足见烈士的英勇事迹深得人心。

(三)***产党地下活动场所

开平境内不少碉楼在各个革命阶段,党开展的革命活动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一九二四年,经过***产党员关仲的艰苦工作,开平第一个农民协会——百合虾边农民协会宣告成立,关以文被选为农会会长,他经常利用自己的碉楼“适楼”与委员们研究农会事务,开展各项活动。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八日,中***开平特别支部在塘口区以敬乡庆民里谢创家的碉楼“中山楼”开会宣告成立。谢创被推选为特支书记,会上,确定以抗日救亡为中心,领导开平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使开平革命斗争进入新的阶段。“中山楼”是谢创同志的父亲谢永珩先生于一九一二年兴建,为纪念孙中山而取名。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山楼”一度是开平党组织的重要活动中心,中***开平特别支部、区工委、县委和中***四邑工委、广东省西南特委等领导机关均曾在“中山楼”设立,各种革命活动的研究、布置,都在这个碉楼里进行。因此,这个碉楼成为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指挥中心,在开平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作用。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开平人民,特别是华侨、港澳同胞以及他们的家属,对碉楼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