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的那些孙中山合影,有几张是真的?

编者按

长期以来,历史图片以其具体、直观的特点成为人们了解当时历史的重要途径,不乏也有人以图证史,但历史图片的形成往往是复杂的,特别是历史名人的图片,常常被人弄错。一种是比较明显的张冠李戴,常见的如把李善兰误认为左宗棠、把朱启钤误认为袁世凯,前人研究早有定论。另一种则是比较隐蔽的,往往将不同时间和场合的图片重新剪辑组合。本文作者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孙中山研究专家、原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负责人,著有《孙中山文史图片考释》等著作,对孙中山相关图片有多年的研究,本文就是她对几则常见孙中山合影的具体辨析。

1.关于康德黎、乔义生与孙中山1896年在伦敦的合影

康德黎、乔义生与孙中山三人于1896年在伦敦合影在世上流传颇广(见图一左图)。但实际上这三人并未合过影。笔者将“三人合影”中的孙中山从“合影”中拿出来,并将其上肩部位大致做了复原(见图一中图),发现此时的孙中山图像应该是1913年在日本考察时拍的(见图一右图),而不是1896年拍的。而且,孙中山与康德黎并未合过影,所以当孙中山被清朝驻英使馆人员囚禁时,康德黎只能找出孙中山此前在美国拍的照片给英国警探作为辨别的依据,因此,康德黎、乔义生与孙中山三人的合影肯定是人为拼合而成的。

中图与右图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圆脸一个方脸,但两者的神态和服装则是如出一辙的,显然与1896年面庞比较消瘦的孙中山判若两人。如果两者不是同一张照片,那么也一定是在同一时间段拍摄的另一张照片。而如果孙中山真的是在日本考察时拍的,那么康德黎和乔义生是不可能跑到日本去与孙中山合影的,因此康、乔、孙三人于1896年在伦敦合影肯定是拼凑而成的。

2.关于陈嘉庚与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在新加坡的合影

陈嘉庚与孙中山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在新加坡合影在世上也是比较流行的(见图二上图),但现在笔者找到了与上图陈嘉庚相像的照片(见图二左下图),而上图陈嘉庚的照片显然是以左下图为底本的,不过,陈嘉庚衣领处戴的是领结,而不是领带。而右下图的孙中山,很可能原是一幅画作,并不是孙中山本人的照片,因为到现在也没有发现孙中山有类似照片出现。因此,所谓陈嘉庚与孙中山辛亥前在新加坡的合影肯定是拼凑而成的,而且其中的孙中山很可能是画作。至于让陈嘉庚戴领带而不是领结,则很可能是因孙中山画作使用了领带,为了统一而改变的。

3.关于美国人荷·马里与孙中山在1912年的合影

图三上图是一幅孙中山的军事顾问、美国人荷·马里与孙中山在1912年的合影。从这幅图(图三)可以看出,孙中山的衣服显得比较旧,而荷·马里的衣服比较新,说明这张合影是将两张质量不同的照片合成的。而中图是2012年“美国在台协会”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的《孙中山先生与美国》展览时所摄的场景,这个场景的前面是孙中山、荷·马里以及茶几的剪影,后面是玻璃。这块玻璃将孙、荷前面的展厅场面折射出来,使人们看到了当时展厅内尚有几名参观者。由此可以证明上图和中图都是来自该展览展出的前与后,上图是剪影尚未展出时拍的,而且拍的焦点向上,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上部显得有些变形;而中图是在展览现场拍的,其拍摄的焦点处于该照片的中心,所以拍出来的照片基本上没有变形。而且,两人的衣服也显示是由不同品质的照片合成的。

但他俩的合影到底是不是合成的呢?从目前所见的有关孙中山的所有照片来看,我们发现,孙中山与美国人荷·马里并没有合过影。左下图是笔者根据孙中山在1912年1月21日于总统府内的照片进行左右对调(即水平翻转)出来的,可以看出,上图和中图中孙中山的上半身就是依此而来,但其胳膊和腿部姿势另作处理,椅子也是参照荷·马里照相时的椅子画的,而不是原来的木条靠背椅。右下图是荷·马里本人的照片,很显然,拍照时只有荷·马里一个人。所以,这张来自台北《孙中山先生与美国》展览的合影是人工合成的。

4.孙中山与众人合影的背景是广东黄冈起义胜利场景还是梅县松口谢宅爱春楼前?

图四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幅画照,如果对孙中山的照片及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不了解,那是很难知道这是反映什么画的照片,而熟悉孙中山影像和孙中山历史的人,是一眼就能看出它反映的是1907年5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潮州饶平县黄冈起义初期胜利的场景照片。但是,熟悉孙中山革命历史的人也非常清楚,孙中山等前排的人均未直接参加过该次起义,因此这幅画直接反映孙中山领导黄冈起义并取得初期胜利的场景,在艺术创作上没有问题,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就显得很不搭配了。实际上,该画照是经过人工合成的,它是由该次起义胜利时的照片(见中图)和1918年5月29日孙中山在梅县松口谢宅爱春楼前接受各界欢迎时的合影(见下图)组合而成的。从上图前排的孙中山及其众人的形态看,作画者如果是根据下图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那么它就纯粹是一件艺术品;而如果作画者是依照原照如实制作的,那就说明这张原照应是尚未公开或笔者尚未见到的孙中山及众人在松口谢宅爱春楼前的另一幅照片,因为在起义场景前面的孙中山及众人的位置及姿态与下图有所不同。另外,将孙中山领导的1907年5月的潮州黄冈起义初次胜利,与1918年5月孙中山因受西南军阀排挤离开广州海陆军大元帅府前往上海的途中,经过梅县松口接受当地民众与军队的欢迎情景,硬性糅合在一起,经过10年的变化早已是“风马牛不相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