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金沙的幕后花絮
和丽梅在舞台上的表演如泣如诉,这段被誉为《丽水金沙》大型舞蹈点睛之笔的双人舞“殉情”,让观众屏声敛气。随后,潮水般的掌声涌向舞台,涌向精彩纷呈的《丽水金沙》。和丽梅说,听到掌声的第一反应通常是:真希望自己永远站在《丽水金沙》的舞台上!
《丽水金沙》诞生4年来,已经成为丽江、云南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的一面旗帜,更重要的是,它显示出民营演出团体的旺盛活力。
勇敢地迎接挑战
2002年9月,18岁的和丽梅考入刚刚开演不到4个月的《丽水金沙》剧组,当时谁也说不清楚这台集结了民族歌舞元素与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手段的大型舞蹈到底能不能在丽江站住脚。
和丽梅原来在丽江玉水寨不足20平方米的小舞台上跳传统的纳西族舞蹈。《丽水金沙》带给她巨大的震撼:丽江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400平方米的大舞台,80多名演员的大团队,90分钟、3大章节如诗般的舞蹈。
和丽梅觉得自己的基本功与《丽水金沙》的演员们相差太大,“他们都很棒,有来自丽江民族歌舞团的,有外州市、外省的。”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台云南首部大型舞蹈中占据一席之地。经过两个月的艰苦磨砺,她最终成功跻身《丽水金沙》表现苗族“火把节”的群舞行列。“我成长了!”她欣喜地说。
《丽水金沙》也在成长。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强至今对创业之初的情况心有余悸:2001年底,从未涉足过演艺业的他来到丽江,确定立项、编创仅三个月时间,2002年5月1日正式公演。“刚开始几乎没什么观众,6月1日,全场就一个人。我记忆太深刻了!演完后,这位外地游客撂下一句话:节目很好,宣传不够。” 游客的话给了周志强对《丽水金沙》节目本身和定位的信心。他立即调整宣传策略,请当地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了《丽水金沙》促销会,通过组织导游上课、吸引旅游团队观演、利用媒体宣传造势等一系列措施,逐渐赢得了观众的口碑。终于,2002年11月《丽水金沙》开始走出低谷。此时,和丽梅刚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了她在《丽水金沙》中的第一个角色。
不约而同,周志强与和丽梅在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后,也都分别决定了自己下一步的目标:以定位于云南民族文化为灵魂、现代技术为手段的旅游舞蹈精品晚会《丽水金沙》,挑战市场;以自己的付出,挑战《丽水金沙》的女主角。
最终,两个人都在2004年取得成功。
这一年,和丽梅成了团里的“台柱”。《丽水金沙》及企业则被业内视为最具开拓意识的民营商业演出之一,被文化部授予“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文化产业十佳成长型企业”;在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上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文艺团体”;2005年获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金奖和作品铜奖;同年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危机感造就的辉煌
舞台上的和丽梅很美:舞姿柔媚轻灵,表演准确投入,将纳西少女的羞涩、愤怒、绝望、幸福拿捏得恰到好处。当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当《丽水金沙》全体演员集体站在倏然打开的聚光灯下,她被一种广阔的温暖紧紧包裹起来,她由衷自豪,为自己是《丽水金沙》的重要一员而自豪,更为这个团队的倾心付出而自豪。
搞好一台节目,仅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远远不够。周志强说,《丽水金沙》对机制、体制的锐意创新才能使和丽梅这样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向“台柱”的转变成为可能。而且,也正是民营演出团体的竞争机制,使当上“台柱”的和丽梅无法高枕无忧:她必须习惯接受挑战。
和丽梅是这样拿到女主角的:按照规定,她向舞队团长提出主角申请,与当时的女主角来了一场全方位的竞争,再由所有演员投票表决谁有资格出任女主角。和丽梅艰难胜出。但两年来,她又不得不接受其他演员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倾尽全力,拿出看家本领才守住了“阵地”。
“制度在保证演员挑选的公正性的同时,也激励着演员不断前进。”和丽梅介绍,竞争上岗、按劳分配是《丽水金沙》取得成功的最大秘诀,无论演员还是舞美工作人员都把技能高低作为是否录用、是否担当重要角色的先决条件。演员的主要收入由此决定:演出技能、角色担当、上场频率、敬业守纪。“比如我跳一场双人舞的主角可以拿到20分,小角色6、7分;演员有A、B角,A角不行了B角立刻顶上去;跳得多,分就多,收入自然就高。”
危机感无处不在。和丽梅认为,如果以她2002年的水平,现在肯定无法挤进《丽水金沙》。累吗?累,旺季一天演4场,淡季最少一天1场,有时下午2点进场,深夜12点才能离开。“但是心甘情愿!这也是《丽水金沙》能够常葆激情的原因:演员希望跳得更多、更出色。”她说。
焕发旺盛活力的“民营”机制 《丽水金沙》的成功推着演员往前走,也吸引了更多演员奔向它。周志强介绍,剧团80多名演员中有31人来自前丽江市歌舞团,其余大多数在本地招考,还有少部分演员来自云南各地乃至省外。
很多演员对“国有”和“民营”有切身感受。31名前丽江市歌舞团演员转制后成为股东,与丽水金沙演艺公司***同组建民族演艺公司,为《丽水金沙》提供演员保障,开拓更宽广的产业空间,并悉心培养小演员。对自己身份的转变,他们深有感触:“转制之前谈不上激情。现在,你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唤醒你对舞蹈事业的热爱、你的职业尊严、你对本民族文化深深的自豪和认同。”
敏锐的市场意识、真切地贴近观众、合理的制度安排、科学的运作机制……回顾《丽水金沙》4年奋斗和成功的历程,周志强感慨万千:2004年,《丽水金沙》演出786场;2005年,演出846场;2006年已逼近1000场大关;公益演出达60多场。有专家称,《丽水金沙》已经成为国内民族演出业的一朵奇葩。周志强认为,这是国家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丽水金沙》在各方面的鼎力支持下抓住了这个机遇,而民营企业先天的市场意识则在《丽水金沙》的成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艺术作品也是产品,必须从市场出发,接受市场的检验,这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面对《丽水金沙》4年演出达3000多场的佳绩,周志强冷静环顾:“在这4年里,光云南便涌现了《云南映象》《勐巴拉娜西》《蝴蝶之梦》等一大批旅游歌舞精品,我们正在思考哪些地方过时了,哪些地方还需要深入挖掘。《丽水金沙》必须居安思危。”
今年22岁的和丽梅依然是那个光彩照人的女主角,她自信地对记者说:“当然希望一直是主角,但也不怕迎接挑战!更相信充满竞争与活力的《丽水金沙》会造就出更多更好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