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是犹太人,二战逃难到上海,荣获中国籍后,后来怎样?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如今,我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望也越来越高,这也令更多的外国友人心驰向往,想留在中国生活。他们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令人沉醉,深深的感染着他们。
沙拉的身世来源
众所周知,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要非犹太人莫属。犹太人口的总数只有1400多万,仅是中国的千分之一,但是犹太人的智商却异常的高。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就有一百多位犹太人或者具有犹太人血统获得诺贝尔奖,占诺贝尔奖总数的20%之多。还有很多科学名人,如: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大文学家——茨威格等。
1922年,英国将地域划分为东部和西部,西部为犹太人的居住地,犹太人终于有了自己的住所。两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犹太人相继掀起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移民浪潮。接下去的十几年里,接着发生了数场暴乱,英国对此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及购买土地。紧接着又掀起第五次移民浪潮,后来在欧洲还发生犹太人大屠杀,更加加剧了犹太人的移民。
为了生存,大多数犹太人被迫逃亡到世界各地。沙拉的父亲立维·伊马斯是一个犹太商人,他迫于无奈只能和朋友们一起逃到了上海。由于他之前有经商的经验,所以在上海开了一家烟酒店来维持生活。二战结束后,大部分犹太人回到了自己的民族,伊马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回去,选择继续留在中国。
两年后,在一次生意场上,伊马斯遇见了他的现任妻子,对她一见倾心。她是一位上海姑娘,虽然出生于农村,但是她十分有气质,谈吐不凡。两人在相处了一年之后结婚,不久沙拉出生了,当时伊马斯已经有50多岁了。老来得女以至于父亲十分疼爱沙拉,因为母亲是上海人,沙拉自然也就拥有了中国国籍。
幸福的童年生活
在沙拉三岁还不到上学的年纪时,父母便请来老师教沙拉一些简单的看图认字。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沙拉去公园散步,沙拉喜欢小动物,便买了一只金毛送给她,和她一起长大一起玩耍。到了上学的年纪,即使父母每天都很忙,但他们仍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去接沙拉放学,从未缺席过家长会。周末陪沙拉去参加书法班,让她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中国文化。
在学校里,沙拉的白色皮肤和金色头发,似乎显得她有点格格不入。但是同学们并没有因为她的外表而疏远她,他们反而觉得沙拉十分特别,都喜欢和她做朋友。周末的时候,还来沙拉家找她玩,和她一起画画,捏泥人。沙拉在学校里的成绩也很优秀,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前几名。
她还十分乐于助人,有时候同学们忘记带铅笔了,她就把自己的笔借给同学用。有一次沙拉生病请假了好几天,回到学校的时候,落下了很多课,她的好朋友就把自己的笔记给她看,沙拉内心感觉十分温暖。她不仅是同学们眼中的好朋友,还是老师们口中的好学生。
虽然沙拉的父亲对她十分宠爱,但他从不骄纵她。有一次,家里在包饺子,沙拉觉得很新奇也要一起参与。父亲便给沙拉搬来了一张小板凳和小桌子,给她单独拿了一个小碗和一点点面粉让沙拉跟着学。但是沙拉不满足,要和大人们一起弄,父亲哄着拒绝了她。但是沙拉不肯,吵着闹着要上大桌子,还把自己面前的碗和桌子踢翻。
那次是父亲唯一一次生气,他动手打了沙拉的屁股,并告诉她:"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来的,容不得你这样浪费。爸爸不是从小教育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吗。"沙拉似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把桌子扶起来,并对爸爸道了歉。
令人羡慕的晚年生活
在一起慈善活动中,沙拉遇见了现在的丈夫,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在晚会上,他侃侃而谈,激情四溢,沙拉对他一见钟情。他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有些条件贫困的人找他看病,他都会自掏腰包为他们治疗。他甚至还把自己大部分积蓄捐给希望小学来帮助更多的人。
半年后,他们在一起了,他们一起做慈善,并发起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让更多人去加入其中来帮助更多的孩子。他们把慈善事业做的有声有色,甚至很多杂志和书刊都纷纷报道他们。
两年后他们结婚了,婚后沙拉育有一儿一女。父母也渐渐的从生意场上退了下来,开始养老。渐渐地,孩子们也长大了,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女儿也加入了慈善事业中来,把慈善一步步发展壮大。
儿子则当了一名外科医生,在医院任职几年后,自己开了一家私人诊所,给一些贫困人群免费看病。他们还经常去养老院探望一些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水果和自己亲手做的饼干糕点之类。
在沙拉60多岁时,她把她的慈善事业完完全全交给了她的两个孩子,沙拉说:"我希望以后你们的子女也能和你们一样,把慈善一直做下去。中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是吃着中国大米长大的,没有你们的外公外婆,也就没有今天的我。我老了干不动了,以后慈善只能交给你们了,只有这样才能好好的回报中国。"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成为了唯一一个留在上海的犹太难民后裔。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到:"你还会回去以色列吗?"沙拉回应道:"这里就是我的国家,我很庆幸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虽然我身上流淌的不全是中国的血液,但是我的人和我的心已经牢牢扎根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