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天津的民俗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1.人文旅游资源特色明显,自然旅游资源相对匮乏

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沿海开放的国际港口城市,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她既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优势一座资源丰富,内涵深厚的旅游城市,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活力的国际港口大城市。天津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具有其独特性。“看秦汉史到陕西,看明清史到北京,看近代史到天津”。天津市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有许多珍贵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和多国风格的建筑。如:大沽口炮台、天后宫、独乐寺、石趣园、霍元甲故居、石家大院、古式教堂等,都体现着天津的近代特色。天津租界形式完备,建筑风格多样,突出表现为号称“建筑博物馆”的“五大道”上保存完好的小洋楼。现存的名人故居、风貌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西文化交融的痕迹。这些历史遗迹真实地记录了天津乃至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轨迹,是城市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和有力见证,也是促进天津旅游事业发展的有效资源。另外,天津特有的民俗风琴:杨柳青年画、泥人张的泥人、津味食品、津腔戏曲、天津人的热情好客,无不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虽然天津濒临渤海,东部开辟有滨海人工浴场、游乐园、度假村等,但在环渤海旅游区中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相比之下,北戴河、青岛、大连的滨海风光对于向往大海的旅游者来说则更具有吸引力。北部自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如: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崖关长城、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翠屏湖风景区等景点,点缀着天津的北大门。另外,海河风景线也为天津市增添了国际大城市的风采。但是,相对于我国其他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天津的自然旅游资源知名度不高,规模较小,难以形成区域比较优势。

2.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城市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要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与条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相对发达,尤其与旅客运输紧密相关的交通行业。天津市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陆、海、空相配套的交通矿机系统。市区交通现有公交路线300多条;轻轨的建成将滨海开发区与市区连接得更加紧密;新建现代化地贴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京津城铁半个小时的路程将为两市往来增添更多便利;天津港海上客运连续四年高增长,2007年17艘国际豪华游轮来到天津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中国一类航空口岸之一,目前在国内外辟有30多条航线。

天津人口超过1000万,在最新世界城市人口总量排名中局第16位。全是辖区面积11919.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为900余人/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密度则更大。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天津也都存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三废污染、城市绿化面积不足、城市生态环境急待改善、居民素质有待提高等。尽管天津在城市建设和改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丹距离现代化的国际旅游都市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城市魅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特色旅游中滨海旅游最为抢眼,但是整体品牌效应不突出 2007年旅游部门进一步挖掘城市旅游资源,打造北方乃至全国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本市12大旅游主题板块及7大旅游聚集区围绕河、海、山、湖遗迹民俗旅游,推出系列旅游活动,特别是滨海旅游项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调查显示,滨海地区接待旅客712.15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59.88亿元,增幅为15.7%和13.2%,在全是名列前茅。但是旅游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存在市场准入低,集中度差的特点。旅游黄页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企业亏损。由于缺乏拓展、开发,使得天津市悠久的文脉,众多的自然地理特种,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天津旅游品牌没有确立和突出。

4.城市旅游形象不鲜明,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有待改善

天津市委九次二届全会最新提出了建设“都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三大旅游体系的构想。指导方针的确立为天津旅游明晰了方向,但城市旅游形象应进一步强化,争取打出自己的特色,形成标地,在大众心中重塑鲜明形象。

天津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在规模上需要提高,在层次上有待调整。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较,大型旅游骨干企业较少,影响力低,而一个省市的旅游企业对本市的旅游发展起着带动的龙头作用,旅行社实力、酒店数与北京、上海相比都有一定的距离,景点企业也存在规模小的差距。而规模的局限桎梏了旅游业的发展,无法形成产业放大效益。

二、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城市旅游环境建设,营造国际化旅游氛围

在旅游者的亲身体验中,城市旅游的大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的感知和总体评价。因此,城市旅游环境营造如同旅游资源开发一样重要,甚至本身可作为极具吸引力的城市旅游资源。但是空气质量一般、城市卫生环境质量差、居民缺乏好客性、服务意识不强、城市品位不高是天津旅游环境的真实写照。旅游环境已成为制约天津发展国际化旅游的重要因素。因此,天津应高度重视城市综合环境的建设,加强环境治理、城市绿化及全民教育,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使城市综合环境显示出充分的好客性,实现风貌好客、设施好客、市民好客、生态好客,把天津变成可进入、可停留、可欣赏、可享受、可回味的国际化旅游目的地。

2.突出文化多元兼容的品牌,搞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天津文化包含着宫廷文化、漕运文化、港口文化、民间文化和外国文化,具有多远兼容的特色。诠释这些文化的丰富内涵,战士津沽文化的美好画卷,才会使天津市旅游市场独具特色,令人神往。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并最终打造为城市品牌,是我市战略调整的重点。2007年,天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强调“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多种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系列旅游产品,权利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等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建设旅游景点、景区和休闲度假基地,扩大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产业。”这成为实现天津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挺进师旅游资源种类很多、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旅游资源开发要以建设滨海都市旅游为目标,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港口城市的特点,大力推动“近代中国看到天津”12个旅游板块开发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的有八个板块:“老城津韵”、“杨柳古镇”、“溥仪旧居、“欧陆风韵”、“小站练兵”、“津卫摇篮”、“意奥风情”、“大沽烟云”;海河开发将通过对八大旅游板块原有的旅游资源、文化遗存的保护、修缮以及堤岸、公园、雕塑等新景观的建设,形成以“近代中国看天津”为主题、一海河为主轴线的八个各具特色的风情区或观光带,几中反应近代天津在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及国际交往等方面的重大历史。正在进一步完善规划和正在启动的有四个板块:“洋务溯源”、“东方巴黎”、“莱茵小城”、“金融名街”。及时把天津城市发展建设的新成果转化为旅游新产品,以“新天津、新风貌、新景观”为宣传主题,整合推出海河新貌游、滨海风光游、山野名胜游、红色记忆游、名馆博览游、名人名居游、名街休闲游、民俗文化游八大系列旅游产品。

3.确立国际化旅游理念,培育国际化旅游大都市形象

理念国际化是国际化旅游体系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只有思想开放,树立国际化发展意识才能促进天津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天津应努力实现城市及旅游经营的独特性,在综合考虑世界竞争格局和发展动向的前提下,从国际化角度出发找准并塑造影响当前和未来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战略性关键优势。此外,要形成大旅游、大联动、大受益意识,加强横向联合,在凭借自身资源、交通区位、市场潜力、历史文化条件发展天津旅游业的同时,加强与北京、大连等的写作,互通信息,客源***享,优势互补,努力实现与北京及环渤海地区旅游地区旅游的错位发展。

旅游形象是当今城市旅游发展的新领域,无独特、整体性旅游形象的城市很难长久地吸引游客。天津目前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旅游形象,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上都不具竞争优势。因此,必须对天津旅游进行总体规划,准确定位,确立独特的城市旅游形象,避免因功能高度同质导致城市旅游吸引力下降。天津“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特色鲜明的滨海都市旅游休闲中心城市”定位和“万象天津、休闲都会”的总体形象口号基本概括了天津旅游的特点,但仍需要深度挖掘与香港、大连及杭州等较具国际知名度旅游城市的定位区别,着重突出独特性和轰动性。

4.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随着天津市旅游产业规模扩张和旅游市场客源结构的变化,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转型期。“十一五”时期天津市旅游业应向旅游大市、强市迈进,天津市旅游产业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寻求新发展,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天津应进一步改善旅游行业结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合理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化、中型旅游企业专业化、小型旅游企业网络化”的金字塔型行业结构。同时,三种行业之间也应进行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组成跨行业、由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通过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实现规模效应,发挥旅游资源***享效应,形成区域旅游品牌,扩大区域旅游产业规模,完善天津旅游产业集群的规模,从而提升天津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