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峰山的登山路线

登炉峰山有南北两条路,北路最好,景点较多:

山脚下有纪念药王孙思邈的“药王庙”,孙思邈是唐朝著名医学家,他的《千金方》奠定了我国医药学的基础。孙思邈对医道有独到的见解:一次,卢照邻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名医能治愈疑难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呢?” 孙思邈的回答十分精彩,也足见其医学上颇深造诣。他答道:“对天道变化了如指掌的人,必然可以参政于人事;对人体疾病了解透彻的人也必须根源于天道变化的规律。天候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犹似轮转。那么又是如何运转呢?天道之气和顺而为雨;愤怒起来便化为风;凝结而成霜雾;张扬发散就是彩虹。这是天道规律,人也相对应于四肢五脏,昼行夜寝,呼吸精气,吐故纳新。人身之气流注周身而成营气、卫气;彰显于志则显现于气色精神;发于外则为音声,这就是人身的自然规律。阴阳之道,天人相应,人身的阴阳与自然界并没什么差别。人身的阴阳失去常度时,人体气血上冲则发热;气血不通则生寒;气血蓄结生成瘤及赘物;气血下陷成痈疽;气血狂越奔腾就是气喘乏力;气血枯竭就会精神衰竭。各种征候都显现在外,气血的变化也表现在形貌上,天地不也是如此吗?”传说孙思邈活了102岁(也有说是141岁),是古代少有的长寿星,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是历代医家和百姓推崇的德艺双馨的伟大代表人物。为纪念他曾在磁州救助了无数苦难的民众,百姓自发捐资修建些庙。庙中供奉孙思邈溜金雕像,神态安详,栩栩如生,每日里进香者络绎不决。庙内还存有孙思邈药典一部,系无价之宝。

过药王庙,拾级而上,200米至山腹腰处,有隋代建筑“流泉寺”。虽经数百年,仍完好无损。流泉寺是典型的北方寺院建筑结构:双层叠檐、构檐斗拱、雕梁画栋。寺内有泉,长年不涸,俗称流泉。百姓多在此进香膜拜,乞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过去流泉寺,就是著名的二十八盘了,比泰山十八盘还多了十盘,其长则远远超过了泰山十八盘,总长近八百米。这二十八盘时缓时陡,愈走愈陡,最陡处非常艰险,其坡度若有70度余,人爬其上,真有后翻之虑,当地人称它为“小鬼道”。二十八盘,一盘接一盘,一盘紧过一盘。没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足够的思想准备,多半不过五六盘,便只好“望峰兴叹”了。

爬过猿猱愁攀的“小鬼道”,既到南天门,越南天门,是羚羊不跃“小天桥”:过南天门百米,有一峡谷挡住去路,峡谷如同斧劈一样,两岸直壁而上,绝壁峭崖,万分奇险。两壁之间,唯一小桥连接,人称“小天桥”。小天桥宽不过一米,立在桥上,如同站到天上一般,没有过人的胆量,不敢登足。

跃过“小天桥”,便达到了炉峰上的极顶。立于顶,脚踏祥云、手扶金星、看万松含首、观群峰争翠,如入仙境。小金顶上有明代建筑“五龙宫”,顶下绝壁半腰有“五龙洞”,非攀崖好汉不能入其洞,洞内有滴泉,其水虽不泉涌,但长年滴注,遇雨不急、遇旱不涸,不急不慢不燥不衰,其声若珠落玉盘,其色似瑜映霞光,为炉峰奇观之一;五龙宫之东20米,有观日石,可同坐百人,因年代久远,无数人坐玩焉,其石光可鉴人,坐其上可朝观日出、晚观日落。云海日出尤为壮观:茫茫云海,一轮红日缓缓升起,羞怯怯半遮红颜,突然间搏而起,霞光万道,山峰、云海、丛林、奇石,是物尽染。一时,天地山河一片彤红,其势胜泰山观日远矣,为炉峰奇观之二,有诗证曰:“来到小金顶,何必登泰山”。炉峰山上还有一奇观,那就是观峰,登峰西望,山峦起伏。山峦间,远远地看到,一美人沉睡于群峰之间,眉目清秀,乳峰突起,身段姣好。仿佛此美人偏爱炉峰山的秀美,长住于此,观景累了,卧峰而眠。美人啊,你怎么忘了山间风寒,连衣被都没有盖呢?此炉峰奇观之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