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自杀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当代大学生自杀
Sunflower
社会学的巨擘涂尔干对自杀现象写了本书叫《自杀论》,里面根据社会潮流(social currents)的类型,将自杀分为:利己主义自杀(egoistic suicide)、利他主义自杀(altruistic suicide)、失范性自杀(anomie suicide)、宿命性自杀(fatalistic suicide)。
现在就从利己型自杀的角度来看看为什么当今社会有大量大学生自杀的事件。
现代教育不断发达,然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给年轻人注入了更多的抽象的观念、知识、立场,使得我们头脑里有着非常丰富的、非常严密的自我的不断推断的能力,教育不是给年轻人关于社会具体的关联感。每个社会都有一种不能仅凭个体因素或客观环境来解释的自杀倾向,对这一社会来说,这中特殊的自杀倾向是由于社会所造成的。
现在学生所受的教育更多地是切断了我们与社会的关联,我们越受教育,越容易脱离父母的关照,越受教育,越容易用一种抽象的意见来判断社会,越可能陷入自我的境界,不去关心外界如何。以至于很多学生不与社会发生关联,不与社会发生情感的关联,而只陷入自己的不断往复的反思过程里。把一件小事看成天大的事情,从而陷入自我循环,陷入在自我内部不能自拔。导致我们今天的社会很大一部分呈现出一种忧郁的病态。这或许和我们现代社会的教育越来越普及有关。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总是在抽象的思维里不断思考,没有和社会进行一定程度关联,以至于部分人承受不住看社会人看来的一点微小的打击而轻生。
有观点讲到负担重、压力大的人容易自杀,但是这类人往往因为其负担、压力都来自于社会,来自于身边的亲人,从而使自己和社会紧密相连,反而不容易轻生。有自杀倾向的往往是那些和社会隔绝的人,而学生就是这类人的一部分,所以如果以后在看到类似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我想我应该不会再向从前一样责怪她们的承受能力差了,更多的是社会因素吧,毕竟一个社会的自杀率往往和这个社会的整合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