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桥的起源
加尔桥
,位于法国加尔省。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加尔桥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加尔桥跨越那尔河,将水引至尼姆,再分至公***澡堂、喷泉和私人住宅。它星罗马人为文明和卫生的生活条件所作的一项重要贡献。
罗马人开凿建造加尔桥,是为了一个明确实用的目的——运输淡水。
加尔桥造型雄壮,三层叠拱横跨加尔河谷的构图,对以后的建筑产生较了大影响。桥高49米,桥长274米,绵延48公里,另有50公里长的输水道。三层拱桥,底层是人行道,有6个拱门,长约142米,高度为22米,间距16米-24米。中间层有11个拱门,长约243米,间距19米。上层有35个拱门,间距为4.6米。上层总高度为7.4米(含水道高),拱跨也很小,因而实体部分占较大比重。桥的宽度下层为6.4米,中层4.5米,上层仅3米,正好在水槽下面。建筑水槽是罗马时代城市建设的特点之一,这是一项仍在发挥作用的土木工程。为了抵御洪水,桥身呈轻度曲线,并在桥墩底部建有水角,两旁粗糙的突出物用来连接木脚和手架。加尔桥高架水渠的斜度为1/3000,落差约17米。整体设计是为了保障水能够自然地流向城市,所以在河流交叉处建立水桥是非常必要的。
令人惊奇的是底层6个拱门中,只有一个跨越了加尔河,而且每层的拱门都不是一样的,同时加尔桥也不是成90度直角跨越加尔河。
加尔桥的建成与使用有近500年时间,至今保存良好。它是罗马水道桥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加尔桥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结构上,都充分体现了罗马帝国建筑的辉煌气势和精湛的工艺技能,被人们誉为建筑上的"最崇高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