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式旅游是怎么火起来的?
国庆假期过后,"摆烂式旅游"这一词汇走入大众的视野。"在酒店发呆""宅民宿玩手机""没做攻略,在18线小城闲游"成了部分人的假期真实写照。以前嗤之以鼻的"换个地方躺着""换个地方玩手机"的"摆烂式旅游",在今年国庆假期真香了。(10月23日东方网)
这种方式与以往的旅游截然不同:不凑热闹,不去热门城市和网红打卡地,大众更喜欢选择一个不知名的目的地度假,住酒店,吃外卖,既安静又清闲。由此,一些冷门城市走入了大众视线。有意避开拥挤的人群,"摆烂式旅游"显然开启了另一种休闲方式。
对于这种现象,有论者认为,这反映了年轻人的旅游"口味"变了,不再青睐热门景区;有人不以为然,看作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暂时现象,认为不值得小题大做;有人则解读说,这是旅游"赛道"变了,预示着旅游行业的大变革时代来临。
其实,一些游客去非热门的旅游小城市打卡,这种现象早已存在。这一方面得益于小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比如现在很多小城市都开通了高铁甚至机场,且酒店条件丝毫不逊色热门的旅游城市,性价比更好;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人会在社交平台分享旅行图文,一些性价比好的小众景点得以被关注和"种草",然后才有机会吸引一些游客去线下打卡。
"摆烂式旅游"走红,带来多重启示。启示一,国人旅游理念多元化、休闲方式多样化,是大势所趋。从跟团游览人文古迹、名山大川,到自由行、自驾游、"穷游";从深度游、探险游、乡村游,到周边游、"微旅游"、"摆烂游",即是这种趋势具体表现。
启示二,热门景区靠"吃老本""躺赢"将越来越困难。每到节假日期间,一些热门景区人山人海、体验感差、消费性价比低,正遭到越来越多游客(特别是年轻人)诟病,"摆烂式旅游"就是他们表达不快、"用脚投票"的一种方式,值得深思。
启示三,冷门城市(地区)开发旅游也大有可为。随着一些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原生旅游资源没有被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加上具有后发优势,大大增强发展旅游业信心。
由此看来,对待"摆烂式旅游"走红,有关各方既不能视若无睹,也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应"上纲上线"贴标签,而应保持清醒头脑,庄重以待,把握新动向,瞄准新需求,顺势而为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推陈出新,为旅游市场提供更多更具吸引力的休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