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的旅行——建水十七孔桥

跟随的旅行——建水十七孔桥

20200316

在朋友圈了看见有人发了几张照片,写的是“明建水十七孔桥”,有些味道,想着多了解一些,就百度了一下,果然不错,但是我却看到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这座桥不是明的,而是清的,先修于乾隆,后扩建于道光。

其实也无意于纠错,只是还真的多知道了一些。

建水,地处南部边陲,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下辖县,位于红河北岸,正地方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按照大的范围来说,建水处在云贵高原的范围,按照小的范围来说,处在滇东高原的南缘,因此这里面的平均海拔都在1300米左右。感觉与其他的高原城市一样,建水的位置,也是在高山中的一片洼地。在谷歌地图上看,大体上东面有一座山系,西面有两座山系,三座山系之间形成了一个倒卧的T字形,而建水就在这个交汇点上。

在横穿建水的东西方向,是鸡石高速G323,从北向南止于建水的,是通建高速,这里的交通还是方便。

建水的周边,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地方,不论对于什么人,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响当当的。对于吸烟的人,红河,玉溪,就在建水附近,对于喝茶的人,普洱也据此不远,而对于旅游的人,则更是难以细说,昆明的石林,元阳的梯田,等等。

单说十七孔桥,建水的,不如北京的,不论从建制和规模,都是如此,但是从独有的特点来看,却是不多见的。

建水的十七孔桥,也叫双龙桥,并不是单一建筑,也不是原有的形态,是一种变化之后的折中的结果。网上说双龙桥因塌冲河与泸江河而得名,对于两条河流的进一步的资料没有详细的搜索,从感觉上看,双龙桥应该是位于泸江河上。

早年间的泸江河或许很是纤细,因此小竹桥或是木桥就可以使用了。但是后来泸江河的水量增加,亦或是山洪的原因,人们开始改用石头造桥,也就是石桥。也是由于泸江河的河面不宽,开始的石桥只有三孔,这个桥的建造时间是在乾隆年间。

现在,在泸江河上也还有很多的三孔石桥,想来与双龙桥前期的状态一致。在黎明新视界的“云南建水泸江河上的古桥”中,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同时也可以看出,建石桥,是当地的常态。

如果一切如旧,或许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双龙桥了,而改变发生在道光初年,那一时期,由于山洪,塌冲河改道而汇入泸江河,使得在双龙桥附近的水面陡然加宽百余米,使得原来的三孔石桥成了摆设,而无法使用。为此当地的居民只能再建十四孔桥,与原来的三孔石桥连成一体,便成了今天的模样。

如果资料上说的属实,那么是否可以判定,原来的塌冲河与泸江河是有两个独立的河道的,至少其汇合点,不在建水,而正是道光初年的山洪,使得原本分流的两条河,过早的汇合了。

在现在的地图上,还能过依稀可见一点原来的面貌。

显然,东西走向的是泸江河,其流经的区域,正是两山之间,而在高营与白家营之间的,就该是塌冲河了,这是一条支流。

再看现在谷歌地图上的双龙桥,也依稀可以看到一些旧时的影子。

可以看到,现在的双龙桥,更多的是一种景观的存在,而不是必要的存在了。同时,也是可以想象的是,在双龙桥跨越的一片水域的西侧,与塌冲河交界之间的区域,是原来塌冲河汇入泸江河的河道,只是由于塌冲河水量的减少,河道变窄,使得这一区域被人侵占,毕竟这个地方土地不多。而现在的双龙桥所在的水域,与其说是一个河道,还不如说是一个湖泊,而横跨水面之上的双龙桥,更成为其中的一景。

分析双龙桥的俯瞰图,上部较宽的部分,是原来的三孔石桥,桥下的一片像小岛的土地,该是原来河道的南堤岸,也就是说在这里与上部的陆地之间,是原来河道的位置。从那里向下,窄的部分,直到现在的南岸,是新修的部分,两部分一起构成了现在的双龙桥,也就是十七孔桥。

关于双龙桥的具体细节,就不再描述了,可以看后面附的图片。

在建水,还有很多的景观和文物,建水的朝阳楼,也就是东城门楼,建于明代,早于天安门,其形式与天安门可比。还有建水的文庙,也是我想去看的,只可惜,只能在地图上看看。有资料说,建水的陶器,也是很有名的,了解的不多,只能提一下,带过。

关于建水,关于双龙桥,就说这些了。

附录:《建水旅游形象研究》摘录

建水县地处云南省中南部,红河中游北岸,滇东高原的南缘,面积3789KM,隶属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94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建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因为城池筑在水边,所以叫建水。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时为临安府首邑,‘故又称临安。

早在汉唐时期,建水已成为滇南的交通要道,沟通“安南通天竺道”,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又一通道。现今,建水在昆明通往滇南、滇东南的交通要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建水县内地质构造较复杂,具有典型的云南地质特征,主要构造体系为云南山字形构造。建水县处于滇东高原的南缘,地处两大地形区的接合部。县境地形复杂,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多样,以高原岩溶地貌为主,全县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境内有丘陵、盆地、中低山、河谷等。全县最高点为南部的五老峰,海拔2515米;最低点位于红河河谷的阿土寨,海拔仅230米,相对高差为2285米,这些立体式景观都对建水旅游的开发带来新的思路。

建水县境内河流呈掌叶状,主要河流26条,县内流程363.8公里,分属南盘江水系和红河水系。南盘江流经县境36KM,一级支流为沪江、曲江、大清河、岔科河等,其中沪江在建水坝子和面甸冲的石灰岩分布地带,先后注入著名景区颜洞和燕子洞,两度成为地下伏河,伏流约3km,表现出典型的喀斯特特征,建构起建水喀斯特洞穴旅游的水体景观。红河流经建水县南部边缘,成为建水与元阳之界河。建水位于低纬度地带,北回归线横穿南境,太阳终年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无霜期长,热量条件好。长夏无冬,秋春相连,这些气候特征为全年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建水境内的自然植被以针叶林(云南松)、灌木中的常绿种类和常绿阔叶林为多,由于受地形影响,植被的分布呈垂直地带性特征,同时也为各种生物的生存,特别是鸟兽的生长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县森林覆盖率约为33.1%,经济林木以核桃、油菜、柿、枣、板栗、棕树及各种果树为主,为开展建水绿色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建水历史悠久,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筑惠历城,明、清两朝为临安府所在地,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建水自元代以来,就是滇南政治、军事、文化交通中心。1994年同时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①朝阳楼,即建水东门城楼,雄踞县城中心,是建水县城的标志。朝阳楼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六百余年,是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主要标志之一,祖国边陲老重镇的象征。唐元和年间南诏政权在此筑惠历城,城系土城。明洪武二十年,明军平定云南后设临安卫,筑临安卫城,在原有土城的基础上拓地改建为砖城。城有四门,东叫迎晖门,南叫阜安门,西为清远门,北为永贞门。明末,西南北三楼毁于战火,仅存东城楼。

②建水文庙,此文庙完全依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③朱家花园,在建水古城内的建新街,有一组规模宠大的清代民居建筑,这就是有“滇南大观园”之誉的朱家花园。朱家花园是清末富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前后历经约30年,于宣统年问终于落成。该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并列联排组合式居民建筑群体。

①燕子洞紧靠鸡街至建水的公路旁。洞前古木参天,绿荫铺地,石芽丛生,石骨磷峋。“到山不知门何处,洞口白云自吞吐。”这是古人对洞口风光的描述,至今仍保留过去的风貌。沿着新修的水泥石阶,经过林木前缀的小道宛转前行,便可到达燕子洞的入口。洞似大厅,四面透光,宽敞明亮。洞壁上刻有“境绝人寰”,“胜景无双”,“灵谷涵春”等题词。其中“洞锁三天”四字颇有奇趣。千百万年的漫长岁月里,地下水、雨水的溶蚀,使这里的石灰岩产生了奇异的变化,洞内不仅曲折幽深,奇幻美观;而且洞中有洞,天外有天;站在洞中三个不同的地点,可以看见三块不同形状的天。燕子洞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钟乳悬匾、采燕窝绝技著称于世。

②颜洞景区地处县城东部约八公里的山脚盲谷处,为建水坝子的泄水口,占地约十平方公里左右。这里有巨大的石灰岩溶洞群,有内涵深厚的天柱塔,有天然形成的地漏天坑,有建于清代的东山古寺,是一块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富集的风水宝地。

颜洞为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溶洞群,开发于明代,历史上号称“西南第一洞天”,也是整个景点的核心区域。分为前、中、后三洞,贯穿于山脉。前洞称为水云洞,泸江河至此注入洞内成为伏流,洞口有明清地方名流题写的摩岩石刻,洞内的钟乳石造型奇特,千姿百态。洞口危崖峡谷的一侧,有建水人纪念清代封疆大吏鄂尔泰治理泸江河的“少保祠”遗址。中洞称为云津洞,距前洞约1.5公里,在山涧一座断崖之下,洞口有无数摩崖刻石。其庞大的气势,徐霞客慕之数十年,曾足履其间,并留有游记的古溶洞。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科考、探险的首选。

汉族祭孔乐舞和洞经音乐,哈尼族“硭鼓舞’’和“长街宴”,哈尼刀,彝族花灯和烟盒舞,苗族踩花山,以及傣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异彩纷呈,展现了建水浓郁的民族风情。

参考资料:

黎明新视界:《云南建水泸江河上的古桥》

高伟 《建水旅游形象研究》,研究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