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到灯塔去》

读了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读书笔记与日记选,又看了讲述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人和她的代表作之一《达洛维夫人》之千丝万缕联系的电影《时时刻刻》以后,我看了她的另一部代表作——《到灯塔去》。

这部作品是伍尔夫于192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倾注心血的准自传体意识流小说。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

书摘:

第一部:窗

P48她对自己包围保护别人的能力是如此自豪,因而简直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个能使她了解自己的躯壳;一切都毫不吝惜给掉了,用尽了。

P63她们都一定得结婚,因为在这整个世界上,无论她得到什么样的荣誉的桂冠,或获得了什么样的胜利,无可争辩的一点是,一个没有结过婚的女人失去了人生最美好的部分。

可是,莉莉会说,她还有父亲;她的家;甚至,还有她的画。但这一切和结婚相比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如此小孩子气。然后,随着夜的过去,她会拼死鼓足勇气,力陈自己属于普遍规律之外;她为之辩护;她喜欢单身的生活;她喜欢按本性生活;她不适于婚姻生活。

P66让任何人看到她(莉莉)三十三年生活的残余,她每一天生活的积淀,混杂着她一生从未吐露从未揭示过的隐秘,实在是太痛苦了。但同时却又令人感到极其兴奋。

P74在这儿建一家模范奶牛场和一家医院——这两件事情她很想亲自去做。但是怎么做?带着这么一大群孩子!等他们大一点,也许那时候她会有时间;等他们都上了学以后。

可是她永远也不希望詹姆斯长大一天,卡姆也一样。她希望这两个孩子永远保持现在这样,是淘气的小鬼,快乐的天使,她永远不想看到他们长成长腿的怪物。

P76生活是某种真实、私密的东西,她既不和儿女也不和丈夫分享。在他们之间进行着一种交易,其中她是一方,生活是另一方,她总想占上风,生活也想占她的上风;有时候他们谈判(当她一人独坐时);她记得有过一些了不起的和解场面;但奇怪的是,她必须承认,大多数时候她感到她叫作生活的这东西很可怕,充满敌意,一有机会就很快向你猛扑过来。还有那些永恒的问题:痛苦、死亡、穷人。即使在这儿,也总有一个女人因患癌症而不久人世。可是她却对所有的孩子说,你们将经历这一切。

P79他们上床以后才能感到轻松。这时她用不着顾忌任何人。她可以独处,可以处于自然状态。这正是现在她常常感到需要的——思考;甚至连思考也不要。只要静默;独自一人。一切外扩的、绚丽的、语言的存在和行为都消失了;人怀着庄严感缩回自我,一个楔形的隐秘的内核,是别人所看不见的。尽管她直挺挺地坐着,仍继续在织袜子,但正是这样她感受到了自我;而这个摆脱了一切身外附属之物的自我可以自由地从事最奇特的冒险。当生活的活跃程度暂时减低时,体验的领域显得无边无涯。她想象,人人都感到具有这种无穷的内心资源,我们的外表现象、人们以此了解我们的东西简直是十分幼稚的。

P82人,总是抓着一些零星事物不情愿地把自己从孤独中摆脱出来,如某种声音、某种景象。

P86要是安德鲁拿到奖学金,他会为他感到非常骄傲,他说。要是他拿不到她也同样为他感到骄傲,她回答说。

P91有许许多多的画她还没有看到过;不过,也许不看更好:看了只能使你对自己的作品感到不满绝望。班克斯先生认为这种想法可不能过了头。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提香,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达尔文,如果没有像我们这样的芸芸众生,会不会有你的达尔文和提香。

P140有一天你会和她一样幸福的。你会比她幸福得多,她补充道,因为你是我的女儿,这是她话的含义;她的女儿一定要比别人的女儿幸福。

第二部:岁月流逝

P186彼此分开却又似乎亲密***属;一高一低,却神秘地相互关联。

P188为什么不接受这一切,满足于这一切,默许并顺从于这一切呢?

第三部 灯塔

P195这才是悲剧——不是灵柩、遗骸和寿衣;而是孩子受到强制,精神受到压抑。

P221使人无法忍受的是他那极度的盲目和专横,它破坏了她的童年,引起了痛苦的风暴,以至于知道现在她还会在半夜惊醒过来,气得浑身发抖地记起他的某个命令或蛮横无理的态度:“干这个”,“干那个”;他的主宰一切:他的“服从我”。

P228你不得不对她说,事情的发展全都违背了她的意愿。他们那样很幸福;我这样很幸福。生活完全变了。她总结了雷勒夫妇的生活、感到自己胜过了拉姆齐夫人,她永远也不会知道保罗如何到咖啡厅去,并且有个情妇;不会知道他如何坐在地上,明塔给他递工具;不会知道她如何站在那里画画,没有嫁人,甚至连威廉·班克斯也没有嫁。

P259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多半都是荒唐的。这是为了服从于自己的个人目的。

P268但是他的父亲从不夸奖他,詹姆斯冷冷地想。

P270他非常高兴,不愿任何人分走一点点他的喜悦。他的父亲夸奖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