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博物馆欣赏绘画作品(一)

2020年的疫情期间,各地博物馆纷纷开启云上博物馆模式。家长们看着还未开学的宅在家里表面寂寞实则开心的孩子们,不知道找点什么事让他们即长知识又能消磨时间。云上博物馆吸引了很多家长的目光。家长满怀希望的指导孩子们去看云上博物馆,但实际上孩子爱看吗?长知识开眼界了吗?这真的是个问题。

? 在博物馆里经常能看到家长带孩子游览时,不停的问孩子,“你看懂了吗?”“这幅画讲的什么?”“回去写篇感想”等等。 那我们就聊一下怎么带孩子去逛博物馆看绘画作品。

先讲几个与之相关的小故事吧。

2017年秋天,保加利亚著名艺术家铜版画大师朱利安·乔丹诺夫先生在天津市版画收藏馆举办“走进朱利安的魔幻世界—朱利安·乔丹诺夫艺术作品展”。

我和同事参观时,面对着大师创作的这些魔幻作品,很想知道大师的创作理念。这次大师亲临现场,机会难得很想一问究竟。向主办方负责人刘硕海老师提出想请大师谈一下有关作品的创作思路;刘老师说不妥,他解释说,西方国家很注意培养孩子们对绘画作品的欣赏,但只是带他们去看,并不多讲,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作品的内涵,每个孩子的感觉都不一样,如果你们去讲解画作的寓意,会引导孩子们按你的思路去体会,阻滞了他自己的感知。他还强调我们这些同行在一起也回避这个话题。至于评论界如何评价,那是另一回事。

2018年学院来了4个法国交流学生,学院安排的活动中有一项去参观天津博物馆,并提前邀请了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那天到博物馆后,法国学生发现有人要为他们讲解,立即提出抗议,说我们要自己看,不需要讲解;接下来的一幕很精彩,4个学生迅速向不同方向各自跑开了,让我们的带队老师哭笑不得。

陈丹青老师的《局部》第三季已上线,在其中一集,陈丹青老师表情无奈的说“主办方让我讲一下,这幅画到底好在哪?我该怎么看?对绘画作品如何理解和欣赏。这讲不了!”他率真的表情极其可爱。 陈丹青老师强调“艺术没有答案”。他说:“我到今天也没有弄懂一个艺术家,但我一点都不操心,我知道我喜欢谁,我也不会问我为什么喜欢他,因为这跟我没有关系,是他在那儿,然后我就向他走去。”

? 艺术作品到底要表达什么是一个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当你用言语表达的时候,你会发现怎么说好像也说不到点上,因为画面本身说出的信息,远远多于你的语言描述。 当我们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时,你看见什么,你感受到什么,是你的内心活动,这是最珍贵的,是你自己独有,并且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而变化。

艺术是无解的,一切都要自己去感受。 感受之后,画作就印在大脑中,接下来在某一天可能要追问:

“为什么我会觉得这色彩好看?”

“为什么这样画好看?那样画就不好看?”

“为什么艺术家要这样画,他要传达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流派?同流派不同艺术作品之间的区别是啥? ”

“为什么一些画作可以被称作杰作?”

? 最关键的是,某一天你的情感和画作发生了碰撞,突然明白了这幅画说的是什么,可能感动的你泪流满面或欣喜若狂。而这种碰撞却未必是站在画前,因为它已印在你的大脑中,就等着这一刻的发生。

曾有一个学生和我说,小时候被家长逼着学中国水墨画,他即不懂也不喜欢,用他的原话描述:“看着那黑乎乎的一团,恶心。”直到高考完了,家长带他到泰山旅游,站在山巅放眼远眺,他突然懂了中国画之美,但他说:“我不知道怎么描述这种感觉,我知道这和我小时候学画是有关的。只是为学画和家长发生很多冲突,我不愿意也不想告诉他们,但心底是感激他们的。”家长的初衷可能也是美育,但差一点将这种教育推向反面。

很多中国水墨画寓意深远,很多西方油画表现宗教和苦难,它们的表现形式不是孩子们喜欢看的。那我们带孩子去看什么?是让他们感受环境,让他们先初步了解这种艺术表达方式,那些绘画作品散发出的气息他们能感知到。博物馆不是去一次就结束了,那是去再多次也不多的地方。随着年龄的增长,引导他们了解一下那些大画家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特点,引导他们感受这幅画是表达什么?不要责怪孩子不爱看,不要问孩子看到了什么,更不要问孩子这幅画的意义。如果孩子问你是什么感觉,最好先让他说,然后再讲自己的感受。至于孩子们会不会去查阅相关的书籍或网上资料,让他们自己去做吧。当他们主动去看时,知识才能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