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有哪些民俗旅游景点

冬捕:踏雪寻鱼,寻出福气推荐:冰天雪地里,冬捕是一件神圣的事情,那不仅需要“大海捞针”的勇气、毅力和运气,更需要冰川之下打捞的大智慧。不管如何,天寒地冻之中,打捞或垂钓,都要感谢大自然的“天赐”,于我们日常却是幸福的收获,甜蜜的依归。

查干湖冬捕:寄托蒙古族人千年不变的希望

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内陆湖泊和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这个名字多少让南方人陌生,但查干湖冬捕却是冬游里不可或缺的一个场景,那充满北方原始渔猎文化气息的冬捕,那神秘的祭湖仪式和凿冰撒网的捕鱼场面,都让人大开眼界,目前,查干湖冬捕奇观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冬捕活动

查干湖,在蒙古语中意为“白色的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的前郭尔罗斯大草原上,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吉林省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盛产胖头鱼、鲤鱼、鲢鱼等数不过来、认识不全的鱼类。每年12月末至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是渔民进行大规模冬季捕鱼作业的黄金时间。据说,查干湖的这种渔猎文化源于史前,盛于辽金,至今千年不变,是当地人与自然对话、沟通、感恩的一种方式。

牡丹江镜泊湖冬捕:萨满族人与湖神的神秘对话

几乎是一夜之间,柔美的镜泊湖便冻结成为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表面上平静如斯,冰面之下却是万鱼欢腾。牡丹江镜泊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每年冬捕之前都有一场声势浩大的“祭湖”仪式———祭祀湖神。这是当地民众以萨满族的仪式拜祭湖神,以求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整个仪式非常严肃、庄严,先是权威的大师宣读祭文,150名满族后裔身着满族传统服饰虔诚祭拜祈祷;然后萨满舞者跳起了满族特色的鞑子秧歌舞,渔工身着传统壮士服装饮壮行酒,他们开启了一年中冬日的捕鱼大行动,而祭祀湖神意在感恩并且唤醒冬网,告知群鱼。只见千里冰封的湖面、鸣响起打鱼出征的号角,少数民族的热辣歌舞昭示着冬日劳动的欢愉,在冰面上开个“冰窟窿”,开网捕鱼。

祭祀仪式

镜泊湖景区今年还会举办“冬季捕鱼节”活动,让南方客人近距离地观赏了解到神秘的渔猎文化,游客不仅能看到精彩的冰上捕鱼表演,亲身体验大网捕鱼、小网挂鱼、冰上钓鱼的乐趣;冬捕开网当天,还能在原汁原味的“镜泊湖渔家宴”中大饱口福,当地最负盛名的是鲫鱼,称“湖鲫”,体大肥胖,肉质细嫩,味鲜;更有湖鲤、白鲢、红尾等品种。

新疆福海冬捕:“踏雪寻鱼”,寻出福气

新疆福海县乌伦古湖,是我国内陆流域十大淡水湖泊之一,被誉为“准噶尔明珠”,是北疆最大的天然渔业基地,湖内鱼类品种独特而丰富,比如湖中盛产的白斑狗鱼、贝尔加雅罗、梭鲈、河鲈、丁鲈等众多南方人闻所未闻的鱼类,相对南方人“贪吃”之习性,这些品种绝对有诱惑力。

冬季冰上大拉网捕鱼是乌伦古湖传统的捕鱼方式,是当地哈萨克族牧民冬季重要的“冰上”运动。据说,乌伦古湖由于气候极度寒冷,湖面冰层往往厚度达到50厘米,积雪也能达30厘米,因此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捕鱼,当地人赋予了最美妙的说法:“踏雪寻鱼”。不仅如此,“踏雪寻鱼”还能寻出一系列的福气来,比如说,祭祀仪式是“授福”;湖冰上观看大拉网捕鱼是“望福”;湖冰上抢鱼是“追福”;头鱼拍卖是“抢福”;湖面上放生是“纳福”;品野鱼宴是享“口福”。

玩法冬捕,一种仪式感极强的古老文化

冬捕,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在冬季里首次冰下拉网捕鱼之前,必须祭奠湖神,向他们汇报一年的情况,感谢他们为地上子民奉献出丰盛的食粮;冬捕上万鱼欢腾、万人狂欢的场面是过年的前奏,也是健康、富足生活的表现,象征“连年有鱼”,富贵有余。另,由于东北方天气寒冷,冬季大规模捕鱼,收获后的鱼可以直接放在室外成为“冰鲜鱼”,容易保存,容易运输,因此冬捕文化流传久远。

(八)狩猎:男子汉们梦想清单中的NO1推荐:如果让男子汉们列一个梦想清单,其中除了名表与跑车,不少人应该对枪也颇感兴趣。枪,意味着力量与征服,意味着胜利和阳刚。冬天里,如果有一种旅游方式能跟枪扯上关系,你会对这个行程动心么?来,披上皮衣,手擎双管猎枪,走进神秘的丛林,开始我们的狩猎之旅。

长城狩猎场:集体狩猎选择多样

长城狩猎场位于河北遵化东北40公里,古长城南麓的洪山口境内,面积达5.9万亩,狩猎场山场广阔,林木茂密,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野兽有狍子、獾、狐狸、野兔等;飞禽有山鸡、石鸡、红嘴喜鹊等四十多种,素有“山鸡满天飞,野兔遍地跑”的美称,优美的景色让人恨不得长居在林场中。据说,当年康熙皇帝就曾在此射猎,可见猎场的魅力非同一般。

狩猎的战利品

这个狩猎场是国内比较成熟的狩猎场,除了狩猎工具丰富专业,狩猎的手段也非常多,有专门的团队为体验的游客指导狩猎技巧,还会组织大家一起围猎、巡猎、伏猎等等,集体性的狩猎活动会让每个人都兴味盎然。

另外,这个狩猎场当中还有一段长城的城墙,当地人称为“野长城”,古朴的城墙周围还有不少叫不出名字的野果,在狩猎之余可以去采摘。打猎归来,可以在林中茅屋里享受仙居之美,还可以住进农家小院,吃农家饭,过一回“猎人”返璞归真的生活,领略山中的民俗风情。

石门山名仕狩猎场:适合入门级猎友

陕西的石门山名仕狩猎场,相较于国内其他猎场比较“温和”,当地政府部门严格的狩猎管控,既保证了游客有猎可打,又维持了生态的平衡。因此,在当地狩猎充满了变数,去的时机不同,可以狩猎的物种也不同。猎场总面积8800多公顷,动植物种类***360多种,被完整保留下来的原始森林也是猎场的金字招牌。除此外,可以狩猎的大型动物有豹、野猪、獾、黄羊、狐狸、狍、林麝等,小型动物有野兔、野猫、松鼠,另外还有鹰、灰鹤、锦鸡、斑鸠、鸳鸯等,是国内可狩猎动物较为齐全的狩猎区之一。

白雪映衬下的冬日狩猎更有气氛。

石门山狩猎场的一大特色是围栏狩猎区,对于射击技术不好,又渴望猎取“战利品”的驴友,猎场专门开辟了一个范围相对较小的围栏区,在围栏区狩猎,难度相较森林区要小一些,因此不少初次“涉猎”的旅友都会选择这种玩法。

玩法从猎杀演变成“观察”为主的户外主题旅行

在国内,只有少数的射击选手或者个人持有合法持枪证,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一项新兴的旅游项目在国内逐渐壮大。仅从国内来说,批准开放的狩猎场就多达180多处,国外则更是枝繁叶茂。我们这里说的狩猎是业余狩猎,又叫体育性狩猎,可以满足业余狩猎者的特殊兴趣,锻炼身体,又能获得一些野兔、野鸡、野鸭等狩猎产品。

狩猎旅游,是惊险与刺激并存的旅行形式,相比夏天在丛林里挥汗如雨,冬天是更合适的狩猎季节。冬天时,动物觅食更为困难,体力也较为虚弱,眼看猎物走进自己埋伏圈,那种成就感足以让人兴奋许久;冬天时,长时间蹲守免去了蚊虫叮咬,专心致志的静谧感也让人得到心灵的涤荡,更别提扣下扳机时那种肾上腺素迅速上涌的奇妙感觉,仿佛有着一种让人上瘾的魔力。

狩猎旅游听起来虽然有些“原始”,但现实中却并非如此,这种旅游方式起源于非洲,初期参与者多以猎杀动物为主,发展至今,则演变成一种以观察为主的户外主题旅行,虽然狩猎也作为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但是其杀戮的成分已经被大大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