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玉的相关资料
因石头而贫困的那琴村,近两年又因为石头富了。在这个充满诱惑海岸线的小城,伴随着轰鸣的机器,财富也随之而来
32岁的阿富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所在的那琴村,祖祖辈辈向海而生,因石头而贫困,近两年又因为石头富了起来。
但这个命运转折点,晚来了至少十年。
“石头村”富了
那琴村处于江门台山市和阳江市阳东县的交界,珠三角的最西边,辖17个自然村,人口4000余,世代以农、渔为本。
在这里,背靠数十公里海岸线的,是连绵起伏、裸露着花岗岩的群山,星星点点的稻田散布其间。
时值11月中旬,在该村唯一一条通往村外的公路上,不时可以看到外地的车辆,当然也有不少当地人的私家车,“奇石馆”“玉石馆”之类的广告牌随处可见。
这些石头主要分为黄蜡石和台山玉,质地一般的石头像农家柴火一样被堆在门口,好一些的则被摆在柜台上,而价格昂贵的冬红和乌鸦皮则多被“藏在家里”。
在一家玉石馆里,当地玉石协会的几个成员悠然地喝着功夫茶。
“现在在那琴,随便就能碰上个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老板。”台山玉石协会北陡分会秘书长朱国庭说,在这两年内,村里增加了40多辆车,不少都是三四十万以上的。
然后他又指着身旁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说,“你看他,前年还是养鸭放牛的,去年开始挖石头,现在也有数十万的玉石,自己当老板了。”
而协会的“老大”,30岁出头,拿着苹果手机在一旁边玩边笑,并不多言语。
附近的一家餐馆,则是采挖石头的老板和石农经常聚集的地方。石农们出工前后会在此就餐,而收获不错的时候,老板会请他们“吃个大餐”。外地过来“淘金”者也会经常到此驻足,寻觅机会,往往初次交易就在这完成。
江门市台山玉石协会第一任会长凌文龙回忆,还在上世纪末的时候,整个那琴还很穷,有两三个村是打鱼的,经济要好一些。但其他村遍地是石头,人多地少,很穷,赌博、吃白粉的也有。
“看卫生条件就知道了,当时我们还没有走进农户的大门,就已经闻到臭味了,因为小便桶就摆放在屋角,他们挖的石头也都摆在旁边。”
十年后,凌文龙再次来到那琴,已经是另一番景象,很多村民沿着公路建起了三五层的洋房,有的还投资开酒店。
据当地知情人透露,那琴村信用支社现有存款已经超过1亿,人均2万多,是两年前的一倍。
“这些石头也够怪的,一到他们那,石头就多起来,现在比我们还有钱。”邻近的阳东县东平镇是一个优质渔港,两年前经济水平一直高于那琴。
国内“第五大玉”
台山玉声名鹊起,成为国内“第五大玉”。
在阿富很小的时候,那琴人就开始漫山遍野捡石头。只不过村民一直后知后觉,每次都是“捡了芝麻再捡西瓜”。
最开始是水晶。那时当地村民专门开挖水晶,而把坑底的黄玉、仔玉甩在一边。
直到1996年,一位潮州人来到那琴,发现了“台山黄蜡石”,便请当地渔民帮助他收集。这些黄蜡石被运到潮州以后,被冠以“潮州蜡石”的名称,对外销售。
两年间,台山蜡石便在粤港澳台和东南亚石界迅速传播和热购,开采业随之进入高峰期。
刚开始的时候,那琴人还常常嘲笑这些外地前来购买石头的人,后来发现黄蜡石比水晶更值钱,于是重复开采水晶的工作开采黄蜡石,把仔玉丢在一边。
2000年,又一位广州人来到同一个地方,大量收购从花岗岩石缝中挖出来的玉料,并从福建请来雕刻师,对石材进行筛选、雕刻和销售。
凌文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台山玉石酷似寿山石,因此备受浙江人的喜爱,很多台湾、福建等地玩寿山石的专家也对台山玉石另眼相看。
直到这时,那琴人才意识到石头是宝,蜂拥到主产区散石湾和黄花湾。一个多月内每日几百人次的深挖细刨,把这两个坑都挖了几遍,周围近千个山坑也被寻了个遍。
一时间,当地村民从农民、渔民摇身变为“石农”。
据凌文龙回忆,那时他们不知道鉴别,凡是看着顺眼的石头,都搬回家去,又不懂得怎么保养,很多人后来用花生油保养。那时去农民家买石头,蟑螂是不少见的。
但又一次让村民想不到的是,几年前在他们看来“很赚”的玉石,近两年居然上涨了成百上千倍---当时卖几百一千的石头,经过加工后上涨到几十万。
就在2009年下半年,还有不少于300名来自浙江的商家,购买了近1000万元的台山玉。
“农民不知道市场底细,赚得不多”,阿富告诉本刊记者,农民挖石头是碰运气,很辛苦,赚不了多少钱。而村里的几十个经营者,一个人收上百人的石头,赚取的差价在成百上千倍以上。
凌文龙也感叹道,“主要环节在当地少数懂底细的倒卖者那儿。”
是估价,而不是现金
阿富同样认为,台山玉的火爆晚来了十年,这也让当地人错失了发大财的机会。
2011年初,阿富决定“赌一把”,和自己的叔父一起承包一块海湾。
而就在A year ago,这块海滩被原来的老板挖到了“数以千万”的玉石。挖得差不多的时候,这位老板放下不干了。
运气还不赖。前不久,阿富自己的玉石馆也顺利开张。挖石头挖了十多年,终于可以自己当上老板,并且也成为当地玉石协会的一员。
“现在量非常少,但也要挖。”阿富跟本刊记者打了一个算盘,要用钩机才能挖到玉石,钩机一天的租用费要2000元,耗油1000元,还要雇5个帮手,运气好的时候能赚个几千。要是运气不好,就会亏损。
采挖难度日益加大,但还是有不少外地老板不断加入采挖行列。
在台山做建材石头好几年的江西老板郭勇,看到黄蜡石和台山玉的高涨势头,也丢下建材不干,在当地雇了几位农民,做起玉石生意来。
“如果几年前我就过来挖玉石,那现在早就是千万富翁了。”
几年前,郭勇的朋友从浙江、潮州老板那得知台山黄蜡石的消息,并拿了两块黄蜡石过来。但当时他觉得并不怎么起眼,没有过来采挖。
据阿富介绍,台山玉的主产区还有近十家老板在采挖,近十公里的海滩被翻了一遍又一遍,最深要挖十多米。
尽管如此,当地人容南丰还是不愿意加入经营玉石的队伍,“村里传言的百万千万,是估价,而不是现金。是否值那么多,能否卖得出去,还是另外一回事。”
容南丰以前嗜好赌博,在当地开了一家“信托”公司。一生跟“资本”打交道的他用赌博作比喻,说如果眼力不好,或者雕不出好的玉器,就有可能血本无归。
“台山玉的主产区几乎都被挖光了,不到三年,整个台山市的玉石可能会没了。”阿富说。
炒作,还是以品质说话
不仅仅是阿富在担忧。
如何推广台山玉,实现从资源到工艺的转型,成为摆在当地玉石协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据了解,在那琴所在的北陡镇,就有上百家奇石玉石馆,但只有一个雕刻师,而且是福建过来的。大部分台山玉在福建完成雕刻,其次在广东四会。
“关键还是没有炒起来”,凌文龙认为,台山玉尚处在发展初期,又没有寿山石和黄龙玉的炒作力度,近些年的价格飙升,也是在后两者的带动下形成的,与同品质的其他玉石比起来却便宜很多。
在“炒作”这个问题上,凌文龙和他的同事有不同的意见。凌文龙认为,推广台山玉还是应该以还原真实、以品质说话为主。
“在行业协会的推动下,台山玉最近也定期地举办展出和拍卖活动,但目前主要在台山、江门和中山等地,影响力比较有限。”朱国庭对本刊记者说。
另一方面,由于台山玉石分布广泛的特点,生态环境问题也需重视。本刊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散石湾和黄花湾等地玉石的日益枯竭,采挖阵地开始转向附近的山体,并且向与台山交界的阳东县境内蔓延。
黄花湾附近的双耳坑西位于阳东县东平镇平堤村,该坑山体较其他山脉老化,所以植被也较多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这里的仔玉量少质精,价格难以估计。
在双耳坑西现场,本刊记者看到,30余亩的农田差不多变成砂石厂。被淘过的白色砂石堆积成一个个小山丘,中间挖得深的地方成为一滩水池。
郭勇向本刊透露,自己开发石头以来,一直没有相应的开发资质。整个管委会只一个资质书,所以他们几个老板***用一个。
凌文龙认为,台山黄蜡石和台山玉主产区在海湾边,当地村民在海滩上用钩机采挖,不会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不过附近的一些山体,由于花岗岩的开采,植被遭到破坏。
“台山玉的采挖还处在自发阶段,”凌文龙告诉本刊记者,个体老板向村集体承包某块地段之后,就可以进行采挖。而台山的玉石不像福建河南等地的玉那么集中,而是分散在方圆数十公里内的海滩和山坑里,政府也不好管理。
“那琴最大的宝还是石头,”凌文龙早些年就开始向政府提议,那琴一带海水很清,海岸的怪石多,如果开发成旅游景点,比一时的玉石热更有利于当地的持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