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老百姓过年方法
在传统的思维里,过年就是过年不出门,全家人在一起吃饭、玩乐,2005年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在家过年,而过“社会化”的休闲消费年,这种过年方式的变化给春节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甘肃丝绸之路国际旅行社是兰州几家最大的旅行社之一,记者在这家旅行社看到,很多客人在办理外出旅游的手续。来自兰州理工大学的学生崔明强告诉记者,他以前一直在工作,挣钱也不少,但非常忙,没有时间陪女朋友出去旅游,去年重新上学了,有了多少年来的第一个寒假,准备陪着女朋友一起去香港、澳门旅游。
记者在兰州市发现,春节期间,人们并没有安静地呆在家里,在兰州市甘南路的一些酒吧和歌厅,过年期间,仍然热火朝天,一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客人有些是外地留守人员,但更多的是本地人,有人是举家前来,有人则是带着朋友前来拉拉家常,叙叙旧。这种过年方式让人们把年过得更轻松,因为他们再也不用为在过年时候的各种招待伤脑筋了。
过年方式的转变激活了春节市场,一些商家迅速出击,大淘春节黄金。农民巷是兰州著名的饮食一条街,汇聚了大大小小上百家餐馆,住在这里的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五六年前这里的餐馆过年的时候全部关门,刘先生说:“因为过年都是在家里过,很少有人愿意到外面过年”。
但这几年情况渐渐发生了变化。春节期间,记者在农民巷看到,很多大餐馆在过年的时候照样营业,一位餐馆经理告诉记者,过年的时候主要是经营年夜饭以及很多家庭过年的时候必不可少的接待筵席。在全国各个城市,从年前就开始抢订年夜饭已经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一些餐饮娱乐场所在春节期间照常营业,并推出各种优惠吸引顾客。
有关专家认为,社会化过年的首要条件是人们收入的增加,年节消费能力提高了,其次还是一种观念的变化,现在对过年的认识是“以快乐为本”,用不着再为准备活动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是以享受为主;其次,春节长假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很从容地享受过年的愉快。
这种过年方式的变化对于春节市场的拉动是巨大的,现在的春节经济不仅仅是买年货, 而是渗透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的各个方面。专家认为,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过年观念的进一步转变,春节经济市场会越来越红火.穿件漂亮的新衣服,吃顿丰盛的年夜饭是中国农民传统的过年方式。如今,随着收入的增加,中国农民过年方式悄然发生变化,不再只呆在家里忙“吃穿”,而更愿意看书、上网或出门感受外面的精彩世界。
藏历新年前夕,身着节日盛装,手捧吉祥的“切玛”(五谷丰登斗),在“扎西德勒”的声声祝福中,西藏农民边多全家高兴地迎接“鸡年”新春的到来。与往年不同,今年边多过年没有把时间和心思都花在吃穿上,这位西藏白朗县扎巴乡仲堆村的种菜“状元”,盘算着如何在节日期间把大棚里的反季节蔬菜卖到城里。“又挣钱,又能见世面,一举两得。”边多兴奋地说。四年前,边多在政府的帮助下,第一个在村里盖起温室大棚种蔬菜,每年仅种菜一项收入就达3万多元。像边多一样,钱袋渐鼓的中国农民的过年方式由在家忙“吃穿”向出门找“财路”见“世面”转变。
在华北最大的奶牛交易市场——山西省忻州市北义井乡,“牛农”们节前利用互联网做起了生意。北义井乡檀村农民常玉龙,每天在网上浏览奶牛市场交易价格及所需品种,发布奶牛信息。对一些重要客户,他还专门发去电子贺卡和邮件,问候新春,联络感情。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按照“老礼儿”,无论在多么遥远的地方,人们都要回家团圆。然而,一些富裕的农民已经不满足这样的老模式,旅游过年成了新选择。北京平谷区韩庄镇的刘伟一家已经订好去海南的飞机票,大年初二,全家人就奔赴海南度假。刘伟说,“以前过年又忙又累,现在有钱了,该过个休闲放松的年了。”在他们那儿,像他这样选择到城市旅游过春节的不下200个家庭。
据统计,中国进城农民工人数约8800万,每年创造的产值约两万亿元人民币。越来越多在城市站稳了脚跟的打工农民携家带口来到城市庆新年。安徽阜阳的倪本发在上海打工十年了,今年他决定把老婆孩子接到上海过春节。他对记者说,春节一定要领着家人在上海好好玩玩,让他们感受一下国际大都市的热闹和繁华。
在富裕程度和城市化水平都很高的地区,农民过年则更加讲究过出新意。45岁的曹强林是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八仙庄村农民,现在是一家保险公司的营业部主任。他虽然仍保留农民的身份,但无论生活习惯还是思想观念,早已与城里人没什么两样了。
往年春节,曹强林喜欢进城逛商店买东西。可今年,他决定在家看书上网“充电”。“过去往城里跑,是因为城里商品多。现在,乡下什么都不缺,用不着舍近求远。在家看看书既能休息,又能提高业务知识。”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学家程必定说,去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减免税费、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支农政策,多年徘徊不前的农民现金收入增长了11%。中国农民的过年方式从传统的低层次、单一化发展到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高品味、多元化,与他们收入的不断增长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