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围屋什么时候可以游玩
赣南围屋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赣南围屋景点介绍:
在赣南的青山绿水间,最醒目又最有沧桑感的人文景观,应该是那些位于赣南边陲被称作围屋的客家民居。赣南围屋,全称赣南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龙南镇)、定南县(历市镇)、全南县(城厢镇)、信丰县(嘉定镇)、安远县(欣山镇)、寻乌县(长宁镇)6县境内。赣南围屋,点缀于青山绿水间,散落于古老的赣南村落,时而婉约时而雄浑,象是一位历经沧桑却温情依旧的千年老人,以其厚重的历史感与独具魅力的文化品位,引来历代文人墨客的驻足惊叹。
历史成因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如今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赣南,史称南抚百越,北望中洲,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故秦汉时便建有县治,至汉末已设有府一级的行政机构。唐末五代时,中原衰乱,赣南因地广人稀,相对偏僻安静,因此,成为避乱者的理想栖身之所,大量中原难民拥入赣南,到北宋初年人口剧增十倍,外来移民已远远超过原有的土著居民,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居民的成分和文化传统结构,于是,在此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慢慢地孕育出一个新的特殊民系客家。同时及此后,从中原迁入赣南的客家先民或客家人,又不断往闽西、粤东迁徙。
赣南比同为客家人聚居地的闽西、粤东地区,建县建州时间都要早的多,秦代时便设有南墅县(今南康或大余县内)。据《淮南子》载,秦世皇为统一祖国南疆,曾令大将屠唯率五十万大军,分五路进军百越,成功之后,其中便留一军守南墅之界。这是史书上最早所见中原汉人进入赣南的记载。这便是客家形成的渊源及前身,在以后的历史演变中,客家人构成了赣南居民中一个独特的群落,赣南围屋则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龙光围等题名。
结构和特点赣南围屋,面积有大有小。小的五、六十平方米,只有三开间,名叫猫柜,大的万余平方米,最大的龙南栗园围占地面积高达37000平方米。赣南围屋,从平面上可分口字形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小的城池。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
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给人固若金汤的感觉。最具代表性的赣南围屋
现存的围屋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龙南的关西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
站在城堡一样的燕翼围前,面对那两扇沉重的围门,突然之间便可以感触到,曾经在客居者的内心深处,有着远离故乡后长久无法消除的孤独感,那种漂泊他乡的深深不安。应该说,围屋是客居者复杂心态的写照,是他们留意生活环境,努力营造安宁生活的内心呈现。客居在安定的赣南山水之间,而那种对动荡与战乱的隐痛,一直成为他们世代不完的警示。
走进乌石围,或流连在环形的石子路上,穿行在迷宫一样的走廊中,或俯视那口沉静清亮的老井,仰看祠前高大端穆的大门,都可以把一颗原本充满好奇的心,带进一个久远的岁月里,带进一个客家人生活的情境中。仿佛自己正走入一个结构严谨,次序井然又礼数周到的大家族里做客,心里不仅为一个家族曾有的人丁兴旺景象而欣喜,也被那浓浓的生活气息所温暖。
在千百年的岁月中,耸立在赣南土地上的无数客家围屋,用自己坚固、严密的身躯,给了一个个远离故乡的家族以安全生活的空间,延续血脉香火的环境。因为有了这样的围屋,一个个漂泊不定的生命才得到安顿,一个个原本动荡不安的心灵,才有了皈依的温暖家园。客居千年不是客,因为有了这样的围屋,一代代客家后人在走出赣南,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时,才会深情地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故乡,虔诚地将赣南当作自己人生的基点。
赣南的围屋,是融于青山碧水间的人文景观,更是长久温暖客家人的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