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的节日风俗 饮食文化
一、六盘水节日风俗
1、长角苗风情
距六枝特区中心区50km的梭戛乡居住着一支鲜为人知的“长角苗”,目前有700余户4600余人,分布在12个村寨,其中8个在六枝,4个在毕节织金。他们过着神秘而原始的部落式生活,其民族文化、风情又风物仍保留着古老的习俗,独特之处在于妇女头顶上戴有1尺5寸至.2尺的形似长角的大木梳,两角高于头顶两侧,角上缠绕着2-4公斤重的头发(人发搓成细发线叭形成奇异的头饰,此外仍保留“刻竹记事”和刺绣、蜡染手工艺及不与外族人通婚等习俗,服饰中图案花饰十分精美考究。1998年10月31日由中国和娜威合作建造的我国第一座民俗生态博物馆在该村落成开馆。
2、彝族过大年
六月二十三,我村彝族集体举行“打老牛”,据说:彝族过大年本来是六月二十四日,因老祖先很贫穷,头天就去偷了别人家的牛,实在等不急,就怕被找到,所以提前一天就过了,第二天要背着牛头去贡,实在无法掩饰,就用背兜背着牛头,假装是背着孩子,嘴里念着“小妹乖乖、小妹乖乖”……所以流传了一个典故“背着牛头不认帐”.传说归传说,回过头看我们祖先留下的习俗,六月二十三这天,彝村寨集体举行“打老黄牛”,祭牛山,连续闲耍两天。届时先在养牛人家住屋的阴沟脚搭台子,用糯米饭团喂牛,然后用羊毛草辫裹夹苎麻打响鞭送牛上山,到山上祭台前供上染成红、黄两色的糯米饭,当场杀牛祭献,头家点香祈祷:“山神土地老魔魔,保佑平平安安,保佑清清净净,保佑五谷丰登。”杀牛祭祀后,分肉回家和亲朋好友***同用餐,分肉前,又宰一只鸡,有头家把鸡脚捆扎一起丢在人前,丢在哪家人跟前,由此产生了第二年的头家。
3、丢花包
花包最早的是以花布包作球形,后改为枕形。有的一侧钉有提绳,有的边沿缀有花边和“耍须”。枕袋内装小豆、米糠或棉花籽。各地丢花包都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时间多在春节期间、六月六和七月半等节日。届时,布依族姑娘们打扮得格外漂亮,小伙子们也身穿新衣裳,吹着树叶,弹着月琴,高高兴兴地来到花场上,举行别具风趣的丢包活动。开始丢包时,青年男女各站一排,相距十余米,互向异性投掷,一会儿只见空中彩袋飞舞,煞是好看。渐渐地,花包不是随意抛玩,而是只向自己爱慕的对象投去,对方也愿多向自己投掷,就是有情意的表示。花包过肩时可以不接,如果不过肩而没有接住,给对方一件礼品,银簪、项圈、手镯、戒指等均可,这些礼品便是爱情的信物。此外可以相邀幽会,借以互相了解加深感情。所以在布依族人民中,丢花包不仅是一项有趣味的节日游戏,也是青年男女表示爱情的一种交际方式。
4、盘县鸡场坪傩舞
傩,旧指迎神赛会,俗称跳神,以驱邪纳祥为内容,由信神者请舞者到家活动。舞为群舞,踩坛设在堂屋神龛前,跑坛设在屋外院坝中。舞者头戴花冠和面具,身着法衣,手执扇鼓(俗称羊皮鼓),围坛而跳。舞步有沉感,队形多变,鼓声宏亮,节奏急促。整个过程中,参舞者配合默契,动作潇洒,起伏有致。傩舞含有迷信色彩,但舞步多源于生活,如“羚羊戏打”、“犀牛望月”、“五马穿梭”、“黄莺晒翅”、“黄龙摆尾”、“仙人搭桥”、“上刀山”等数十种,鸡场坪公傩舞班子曾多次在省内演出获奖,故也把该乡称为傩舞之乡。
5、四印苗风情
四印苗风情位于六枝新窑乡牛场坝寨,距城30公里,这里的苗族妇女服饰别具特色,衣饰颜色多为深兰色或黑色,短服长裙,最大特点是短服和衣袖上,都绣有色彩鲜艳的四块正方形图案,犹如四个精美的方印,故称四印苗,四印苗刺绣蜡染,色泽和谐,精美大方,芦笙歌舞也独具风彩。四印苗风情位于六枝新窑乡牛场坝寨,距城30公里,这里的苗族妇女服饰别具特色,衣饰颜色多为深兰色或黑色,短服长裙,最大特点是短服和衣袖上,都绣有色彩鲜艳的四块正方形图案,犹如四个精美的方印,故称四印苗,四印苗刺绣蜡染,色泽和谐,精美大方,芦笙歌舞也独具风彩。
6、芦笙舞
市境内的苗族芦笙舞种类繁多,参跳人数不一,基本动作较多,大多是生产生活场景的再现。其次,难度较大,技巧性强,以独特的“矮桩功”著称。但,无论哪种形式,均要求舞者边吹边跳,声不断,舞不停,一气呵成跳完所跳舞蹈的全套动作。特别是水城南开、青林一带“小花苗”支系民族的芦笙舞,历史上以技艺精湛、舞艺高难、意味独特、高手云集而著称,在苗族芦笙舞系中形成以技取胜的一大流派,在全省和全国均享有较高声誉,是黔西北苗族芦笙舞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外国人学不了,中国人跳不好”的民间舞蹈艺术。已故芦笙舞表演艺术家张文友和今天在南开、青林一带较为活跃的张绍学、祝兴荣、祝兴志、祝明学、祝兴旭、王贵明、张发喜、王国志、杨贵华等为苗族芦笙舞的代表艺人。
7、盘县新民羊店“鱼龙化石村”
该村位于盘县新民乡12公里处的鱼龙村。2004年7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张寿越(岩溶地质专家)、黄尉文(古化石专家)、李继亮(地质构造专家)、袁宝印(文物专家)等教授发现后,经加拿大、德国专家考察认定,该村出土的混鱼龙、鱼龙、鱼类化石、幻龙、贵州龙等化石,为距今2.33亿年――2.4亿年的太古化石,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贵州龙”化石比现在在贵州省博物馆保藏的“贵州龙”化石还早400万年,比关岭的早500万年。
8、水城农民画
水城农民画是根植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的刺绣、蜡染、剪纸、雕刻等民间艺术土壤之中,这些作品或表达本民族的历史,或表达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或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把这种情绪或表现在满足自己物质生活需要的衣物上,或表现在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纸上,这就是水城农民画的来源。
9、民间戏曲
水境内流传的民间戏剧、曲艺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地方长期流传的特有形式,如六枝特区境内的地戏,水城县、盘县境内的傩戏(端公戏),水城县彝族中盛行的盘歌说唱表演以及全市范围内均有流传的花灯等。另一类是外地传入的剧目曲种,如传入较早的文琴坐唱、唱道情等,在六盘水已有较长的历史。传入较晚的有相声、评书、快板、对口词、数来宝、锣鼓词、三句半等较为普及的现代群众曲艺。此外,尚有60年代后随着“三线建设”全面开展后在各地厂矿、城镇流行的各种外来剧目形式,如山东快书、河南坠子、四川清音、北方大鼓、江南评弹等等。
10、折溪傩戏
折溪乡位于六枝特区以南45公里,每到农历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折溪乡彝族同胞义务为村民演出,祭神驱鬼,其主要特色是全堂面具,傩面具集神、鬼、人于一体,扮相栩栩,突出人物性格,每逢演出,观者涌跃,热闹异常。
11、采花洞相亲
盘县特区马场乡滑石板村距县城45公里,该村东侧山腰有一洞,洞口北向,拱为半圆,拱跨14米,高3米,洞深60余米,洞内钟乳石发育完全,无奇不有,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邻村邻县数千苗胞聚集于此,唱情歌,吹芦笙、直箫,边吹边歌,人头涌动,不少男女青年以这种方式谈情说爱,寻求对象,故名“采花洞”。
二、六盘水饮食文化
六盘水饮食文化具有地域性强、品类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烹饪技艺灵活、肴馔制作独特、区域风格历史传承性和多元复合性等特点。主要名优小吃有:水城烙锅、水城羊肉粉、蒸蒸糕、郎岱酱、荷叶糯米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