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有什么旅游景区

一、沂水雪山彩虹谷

景区内随处是可以席地而坐的草坪,洁净的柏油路在垂满瓜果的雪山踏趣廊下延伸。清泉叮咚,山路潺潺,野花烂漫,鸟儿啼鸣,使人顿感回归大自然的惬意。 尚若您意犹未尽,还可以到听雨轩前欣赏古典音乐;去深山剧场观看大型演出;到绣楼前凝神静候绣球抛入您的怀中;或去一睹汽车“飞檐走壁”之惊险。

如果说蒙山因其山势险峻而具有阳刚之气的话,沂水雪山彩虹谷则因其温馨、浪漫、刺激而凸显经典秀丽之美。沂水雪山彩虹谷这朵奇葩,将成为八百里沂蒙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二、蒙山

蒙山,古时又称“东蒙”,“东山”,属于泰沂山系。位于蒙阴县南部,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东西绵延百余里,主峰海拔1156米,是山东境内的第二高峰。蒙山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据史书记载,早在西周时期,蒙山就属于古颛臾国的封地、而颛臾国则是人类始祖伏羲氏的后裔。后来在一长时期内,古代帝王对蒙山封祭不衰。

历史悠久、巍峨险峻的蒙山、与相距120公里的泰山遥遥相对,浩荡逶迤,重峦叠嶂。山间有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岩溪古树,年代久远的道观庙宇,古朴淳厚的风土民俗,神奇美妙的故事传说,往昔孟子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的记述;唐玄宗、清康熙和乾隆等皇帝都到过蒙山祭祀、巡礼,蔡邑、李白、杜甫、苏轼等大文学家也都曾游历过此地、吟诗作文,留下了千古佳句。

蒙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点开发方面,先后开发了水帘洞、雨王庙、云蒙峰、栖凤山、天壶峰、仙狐楼等百余处景点;在基础设施方面,完成了进山道路硬化、通电雨王庙、上山石阶路、扩建停车场等工程;在人文、历史景观方面,修复了雨王庙、建了蒙山山门、瞻佛亭、观瀑亭、光明亭、蒙山鹿苑;在服务设施方面,新建云蒙山庄和沂蒙人家。

    

三、沂水地下大峡谷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处姚店子镇九顶莲花山山底下。是融休闲、游憩、娱乐、度假、溶洞漂流、洞内观景为一体的旅游区。现已探明洞穴长度6100米,为江北第一长洞,最高处达30米,整个洞穴是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洞内流水潺潺,钟乳石奇形怪状,石笋、石瀑布、石竹、石花、月奶石等千姿百态。峡谷内***分17景段,有一河、五关、六瀑、九宫、九泉、十二峡等160余处景点,尤其是地下暗河四季长流,可以在洞内进行漂流,在我国北方罕见,被誉为“中国地下河漂流第一洞”。

四、竹泉村旅游景区

  竹泉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北部,知名山东旅游景点距县城12公里。元明时期叫做泉上庄,清朝乾隆年间改名竹泉村。在这里,泉依山出,竹因泉生。自元明以来,村民绕泉而居,砌石为房,农耕为业。竹林隐茅舍,家家临清流,田园瓜果香,居者乐而寿,是中国北方难得一见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环境。古村背靠玉皇山,中有石龙山,左有凤凰岭,右有香山河,前有千顷田,是中国传统的风水宝地。也是去临沂旅游乡村风格的代表之作。

五、费县仙人洞 

在费县城南15公里处的许家崖乡以东,玉环山之阳,有古庙一座,曰丛柏庵,创修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至三十七年(1558)。重修以后,又逾2年,始立玉环山丛柏庵碑记,今犹可考。及至清代,屡次重修,载之甚详。庙宇中有玉皇殿、泰山殿、关公殿、灵官殿与金姑殿等。近百年来,迭遭战乱,相继倾圮。  此地悬崖环列,危岩欲坠。上有苍松围绕,下有银杏凌空,林木茂密,青苔掩映,山光岚气,令人迷恋,故历代游客***推胜地。丛柏庵北有深邃山洞,可容千人,半明半暗,幽曲穹窿,南北两门,中间相通,还有天窗,上下两层。三伏盛夏,洞中寒气袭人,入内小憩,气爽神清,别有天地,犹如仙境,因名仙人洞。  

明代天启二年(1622)武英殿大学士张四知(明末阁老)在此避暑时,留有"四面青山一线天,玉环高戴彩云间,远隔咸阳三千里,避秦何必入桃源"的诗句,至今广为传诵。庙院中古银杏一株,挺拔耸立,高约40米,树干直径2米,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树下有井,曰"响水泉",冬暖夏凉,清澈如镜,素有"醴泉"之称。泉中青蛙鼓而无声,当地人有"仙人洞的蛤蟆干鼓肚"之说。下有小桥,曰"仙人桥"。再下有养鱼池,曰"八卦池"。人行桥上,青山倒影,池水荡漾,似驾彩虹。  

沿路向上,殿前有石阶24级,宽约5米,或缓步其上,或坐而稍息,清风拂面,景色宜人。西僻有青杨树一株,双干并生,粗若罐口,高约5米,状如华盖,亭亭玉立,四时常青,含翠欲滴。顺沟向西,有石如屏,势如刀劈,高约6米,宽约8米,此乃当年张四知题咏之处。再向下行,有1966年所筑塘坝,名浪池。每当雨季,蓄水满盈,两岸垂柳,鹅鸭游行,鸢飞鱼跃,芦苇丛生,更显山明水秀,草木争荣,有人题两联以志感怀,其一为"鸢飞鱼跃高深***赏,山环水抱仁智同归"。其二为"仙人洞上松不老,玉环山下水长流"。历代文人雅士,吟咏仙人洞诗文颇多,传今者唯有明朝张四知、孙盘石、薛南村、王桂峰与清代张翘南、吴连城、周鸣谦、刘乐同等人的10余篇。近百年来,还有书法家陈鸿文、李以成等到此写作。解放后,又成了劳动人民游览观赏的胜地;且有学者专家来此考察。古老的洞府经常飘溢着欢声笑语。 

  

      

六、沂蒙石林旅游区

沂蒙石林旅游区主要位于费县城北钟罗山后1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产园林石玲珑剔透,佝偻皱曲,集“瘦、漏、透、皱、丑”于一体,天酿地造,鬼斧神功,可称天下一绝。沂蒙石林旅游区有的象猛虎下山,有的象蟠龙卧海,有的象雄鹰展翅,有的象猴子爬山,还有的象仙女下凡……,千姿百态,形神兼备,可谓一块奇石一个故事,一块奇石一篇文章。山东著名的旅游景区沂蒙石林旅游区费县园林石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朝就有王姓大户人家在费县朱田镇苑上建花园,作为别墅,花园内就立有三块园林石,底座上均刻有文字,留存至今。清乾隆30年,弘历皇帝第二次南巡驻跸费县时,就赋诗赞美费县园林石:“突兀玲珑各斗奇,高低位置雅相宜,尽此用心勤民务,吾不忧无贤有司”。

沂蒙石林旅游区用费县园林石装点园林庭院,古朴典雅,可与江南的太湖园林石媲美。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怡红院、潇湘馆用的就是费县园林石。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的少数民族问题顾问刘传虎先生曾专程到费县,选中四块园林石,运回美国,立在夏威夷等地。临沂市和韩国镇海市作为友好交流城市,2001年4月,临沂市人大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团访问韩国镇海市时曾精选两块费县园林石作为友谊的象征赠送给镇海市。

沂蒙石林旅游区经专家认定,费县石林资源是我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造型最佳的埋藏型石林,是世纪之交我国北方发现的最大自然奇观,与云南石林遥相呼应,堪称中华一绝。目前已由旅游专家做了专题规划,选址定在费县许家崖旅游区的玉环山,按照粗犷式园林的风格,精选奇石进行优化组合,建设“沂蒙石林旅游”项目,使其成为融石林观光、民俗风情、购物休闲为一体的著名旅游景区。

七、八卦连环洞

八卦连环洞位于费县玉环山西侧,上至玉皇顶,下至玉环庄,南连仙水洞,北接南天门,方圆约千亩。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易人,松柏茂密,奇松怪石,有藏宝洞、双门洞等八洞之多,既有天然形成的大石佛,又有令人称奇的石仙;有华山似的步云梯,又有陡峭的仙人洞,还有形象逼真的寿星石,是寻幽控险、怡情抒志、度假休闲的极好风景区。

八、杏山溶洞

杏山溶洞位于临沂蒙阴县城南部10公里处的桃墟镇杏山村。此洞是杏山村民在1994年1月6日修建房屋采石时发现的。洞门是从溶洞中间炸开的,两头深不见底,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建设。现已开发360多米,并已于1994年12月17日正式向游人开放。    

天然雕饰的杏山溶洞,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十分壮观。宝石花,如此之多,如此漂亮是其他溶洞中所罕见的,有很高的观赏和旅游价值。洞内洞套洞,洞连洞,洞中有湖,湖中有岛,怪石林立,奇景叠出。“卧牛”等造型惟妙惟肖,“龙宫”等场景把人带入世外仙境,童话世界,。

目前,杏山溶洞已具备接待游客的优良条件,并与5公里外的蒙山国家森林公园、20公里外的云蒙湖及孟良崮形成了旅游圈,仅杏山溶洞接待游客在高峰期就达到日数千人。

  

九、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公元303年出生于琅琊郡(今临沂市),自幼酷爱书法,真、草、隶、篆俱佳,尤善长隶书,赢得「书圣」之称,并与其子王献之,在我国书法史上并称“二王”。

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随家族南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市),舍故宅为佛寺,佛寺历经兴废。伪刘豫时,易名普照寺,沿袭至今。为纪念我国历史上这位书法大师,1990年以来,由政府投资400余万元修复了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故居位于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为古典园林式建筑,占地约5亩。传说,王羲之幼年时刻苦练字后即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后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是人们名曰“洗砚池”。在洗砚池的北面约10米,即是高出地面2米的晒书台,为当时王家晒书之所。在晒书台北面约10米处,有5间仿古建筑,占地约200平方米,为后人修建的琅琊书院,故居内陈列着有关王羲之的文献资料,以及他的书法拓片。修缮一新的洗砚池、晒书台、鹅池、禊亭等遗迹,可一窥当时王宅的模样。新建的晋墨斋、书法展室和百米长的书法碑廊,可使欣赏到书圣的手迹、碑帖以及当代南北大家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前两年在翻修洗砚池时,意外发现了两座晋墓遗址,据考证均属于西晋时期,距今1700年左右,与王羲之出生年代相近。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两座墓中,出土了不少具研究价值的文物,尤其是一号墓,虽为砖造墓室,不过是目前山东已发掘汉晋时期大中型砖室墓葬中保存最完好的。

十、沂水天然地下画廊

沂水天然地下画廊”旅游风景区位于沂蒙生态第一乡、“红嫂故里”--山东省沂水县院东头乡留虎峪。景区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百万年绘就的“天然地下画廊”;按三星级标准规划建设的度假村--“怡然居”;有“沂蒙第一生态谷”之称的生态山林。是一处集地下奇观、休闲娱乐、会议、餐饮、居住、商务、科普、健身等为一体的休闲游乐中心。

尘封百万年的“天然地下画廊”位于九顶莲花山麓,全长6600米,一期开发1600米,由全国著名学者、国画大师范曾亲笔题写洞名,被众多专家誉为“江北第一溶洞”。洞内钟乳遍布,石笋林立,108处主要景观形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北国风光”、“宇宙奇观”、“南国风情”、“海底世界”四幅各具特色的巨幅画卷,被洞内数道石门相隔,自然天成。毛泽东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对“北国风光\"画卷的生动写照;过一道石门帘,便从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进入了世人惊叹的“宇宙奇观”画卷,天锅、天河、天桥、牛郎织女等烁烁繁星让人置身于广袤的宇宙空间;又一石门过后,便是秀美的“南国风情”画卷,奇山、怪石、沙滩、小桥、流水组成了一幅幅江南美景;经过“别有洞天”进入“海底世界”画卷,神龟、海象、游龙等动物,天瀑、玉峰、水晶宫等景致,惟妙惟肖,目不暇接。整个画廊气势磅礴,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帘、石花、石旗、石葡萄、鹅管、飞瀑等各类象形。

“怡然居”酒店依山而设,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按三星级标准建设,一期工程能容纳150个床位、150人的会议、300人的就餐;建筑风格质朴大方,石房、草屋、亭台、长廊错落有致,停车场、购物中心、工艺品展区、儿童乐园、KTV、登山、野营帐篷等设施一应俱全;由国际饭店金钥匙组织会员单位--四星级临沂陶然居大酒店管理,周到的星级服务让您倍感家的温馨。

“生态谷”位于九顶莲花山麓,有千亩成片的栗园、密密匝匝的松林,高达85%的森林覆盖率,使这里常年负氧离子丰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是人们理想的“天然氧吧”。感受北国江南,尽享沂蒙风情,纵览地下奇观,缅怀巾帼风范。沂蒙游乐家园盼望您常“回家”看看。

十一、莒南天佛天佛景区

天佛景区,真山、真水、真大佛是其主要特色,在连绵的望海楼群山之中,有一尊天然大佛赫然出世,全长3800米。头枕西南青山,脚抵东北明湖;天庭饱满,地颌方圆,狮鼻微翘,笑口常开,慈眉善目,五官清晰,四肢分明,神态安详,蕴涵玄妙,大有呼之欲出之感。佛教界泰斗茗山长老朝拜后,欣然题词赞颂:“莒南天佛,世界奇观”。这是佛教界对天佛的最高评价。四海游客观后无不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南北朝时期,著名高僧图澄大师率弟子游方讲学布道时,发现了莒南天佛,在天佛山下结庐为寺,祈奉天佛,名曰“卧佛寺”。唐开元年间,高僧一行大师为修“大衍历”,重新奠基卧佛寺,栽一国槐,与天佛形成子午线观测点。千百年来,卧佛寺香火旺盛,为鲁南、苏北佛教文化中心,那株历尽千年沧桑的唐槐至今仍枝繁叶茂,春华秋实,成为卧佛寺活的见证。1996年,为落实宗教政策,莒南县政府重修卧佛寺,并被批准为沂蒙山区唯一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大雄宝殿、卧佛殿,藏经楼、钟楼、鼓楼、舍利宝塔等相继建成,气象万千。整个寺院古建筑群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粱画栋,雄伟庄严。2000年卧佛寺举行了隆重的开光大典,每逢节假日,各地香客及信众云集这里,万头攒动,香烟缭绕,场面宏大。

莲花湖面积700亩,像一面明镜镶嵌在景区中央。湖畔垂柳依依,绿草茵茵,亭台廊榭,金碧辉煌;湖内波光潋滟,芦苇摇曳,荷花映日,香菱滴翠,野鸥横飞。“七宝莲池香雪海,分外秀丽更端庄”便是对莲花湖的真实写照。镜台观佛、菱榭晚照、静海慈航、菩提晓月、般若悠然等景观是莲花湖著名景点。

九顶莲花山,横看象一条巨龙逶迤腾飞。观音阁高耸在莲花山最高峰,巍峨庄严,是求福求子的佛教道场;登阁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小城春秋,一览无余。山东麓,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火炬松涛香气袭人;山西麓,林密径幽清雅别致,栗园秋实硕果累累;大观亭、凤凰亭,亭亭玉立,揽胜阅春,风光无限;一线洞天、鳄鱼出水、猿人沉思、金鳌听禅等景点情趣盎然。

观佛台位于天佛景区中央,是观佛拜佛的圣坛。高台巍峨,松竹相拥,碧水环抱,古朴典雅,气势恢宏。三层四角,寓佛教“三学四谛”;基层28级台阶,示佛祖菩提树下开悟之数;其上45级台阶,合佛祖住世弘法岁月;台四周镶嵌紫砂岩浮雕画,都是佛教文化典故;台前广场,气象万千,吉祥钟、如意鼓矗立东西;十八罗汉栩栩如生,分列两旁;天佛圣境牌坊上的楹联刻字,发人深省。每逢重大节日,广场上人山人海,登台向北眺望,天佛赫然出世,令人魂魄激荡,顶礼膜拜。

天佛景区突出一个“真”字,表现一个“奇”字,蕴涵一个“美”字。这种神奇、绚丽的风光在国内外是绝无仅有的。

十二、孟良崮战役纪念地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属蒙山山系,主峰海拔575.2米,面积1.5平方公里。相传宋朝杨家将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故名。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孟良崮战役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临沂旅游重要的文化景点。

孟良崮地处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48年建孟良崮战役纪念碑,耸立于大崮顶之巅的白色碑身,高20米,分外引人注目。

1984年为纪念孟良崮战役在山上修建的纪念碑高30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象征着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的武装力量体制。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山下的孟良崮烈士陵园内,馆内***分5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纪念馆后面是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其后是烈士英名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