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标杆

德国的工业产值长期以来都雄踞欧洲第一位,鲁尔工业区是成就它的重要所在。

鲁尔工业区位居德国西部,因主要位于莱茵河支流鲁尔河流域而得名。面积4593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虽然面积仅相当于我国上海市面积的3/4,然而它的工业产值一度占到了德国的40%,著名的蒂森、克虏伯工厂都诞生于这里。

鲁尔区以丰富的煤炭资源著称,19世纪中叶,这里出产了德国80%的硬煤,90%的焦炭与60%的钢铁产量。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工工业等重工业尤其发达。

方便的交通也是成功的保障。不足5000平方公里的鲁尔区,拥有着长达9850千米的铁路线。而莱茵河可以把7000吨级的海轮从荷兰的鹿特丹直接送到杜伊斯堡,加上区内发达的运河网,区域内货物的运输十分便捷。

鲁尔区发达的工业,是德国能够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也是二战后西德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50年代后,随着煤炭动力地位的下降以及世界性钢铁产能过剩,鲁尔区的经济发展开始缓慢起来。到了70年代,鲁尔区的工业产值已经不足全国总产值的1/6了。

一批工厂开始严重亏损,而另一些工厂则搬迁到别的地方,这里只剩下废弃的工厂与污染的环境。德国政府对此进行了十分有效的改造,让其重新焕发了生机。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兴办高等学府,治理环境污染等等,鲁尔区焕然一新。而对于废弃的工厂,他们没有将其完全毁掉,而是将其改造成了富有创意的文化景观。

似乎没有价值的工厂,成了供人观赏的风景,每年接待游客达600万,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奇迹。

而今我国的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也面临着鲁尔工业区曾经的困境,鲁尔区改造的故事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