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东陵村会拆迁吗

目前还没有公布出任何的拆迁规划。

凤阳县从实行农业“大包干”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确定并实施了“强化工业、调整农业、开发旅游业、带动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战略规划,使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04年县生产总值41.9亿元,一、二、三产业比达到24.6:42.4:33的水平,财政收入1.85亿元,在岗职工工资90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45元。农业:凤阳是农业大县,也是国家商品粮、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常年粮食总产量在60万吨。为改变传统农业,近年来,采取“公司+农户”的办法,以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市场农业,建立50万亩优质粮、2万亩反季节蔬菜、3000亩食用菌、30万头瘦肉型商品猪、15万只山羊、5万亩特种水产养殖等一大批种植和养殖基地,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同时,不断加大培植农业品牌力度,“凤宝牌等级面粉”、“凤阳贡米”、“日月牌粉丝”、“恒裕牌酱品”、“御膳牌麻油”、“大明贡猪”、“东盾密度板材”等产品逐步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占有率越来越高。

工业:凤阳工业在资源整合、资本运作中不断强化经济主体地位,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龙头骨干企业。以龙阳公司、龙兴公司、金星保温瓶总厂、德力公司、台玻公司、力诺公司、水泥总厂、染化公司、东盾木业、散热器公司、科苑药业、凤宝粮油公司等企业为代表,全力打造凤阳玻璃制品、水泥建材、轻工化工、木材加工、机械制造、医疗药品、粮油加工等八大工业产业。2003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2.2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2.8%。其中凤阳工业区大部分集中在凤阳西部,水泥工业的税收占很大比重,经济的增长模式还有待于改进。据传,有一家民营水泥厂凤阳水泥总厂要被一国营水泥公司收购。

旅游业:自1991年以来,先后建成并开放了韭山洞、禅窟寺、龙兴寺、明中都鼓楼、明皇陵、明中都皇故城、卧牛湖和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等八个旅游景点,形成了“北人文、南自然”旅游格局。组织了凤阳一日游、二日游、凤阳花鼓观赏游、苏皖古迹精华游、明朝三宫四陵游等多条旅游线路,培育旅游品牌,吸引境内外游客。据统计,从1992年到2003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6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8000多人次,门票收入3000多万元,旅游总收入1.58亿元。商贸流通:凤阳商业行业齐全,网点遍及城乡。苏果、华联、百大等大型连锁超市和一大批著名品牌产品专营店先后进入凤阳。中都商城、明中都鼓楼商业街每逢“独山庙会”,商贾云集,人流如织,一派繁荣昌盛景象。2003年全县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9.26亿元。总体来说,凤阳虽然是早起大包干的起源之地,但是由于包干之后疏于对自身经济的发展以致于在改革开放中的经济发展落后。目前该县首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