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在哪

乐清市[1]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远在四千年前,东瓯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流下了许多石斧、石锛、石矛、石犁、石坠等石器。乐清历史上曾有过王十朋、翁卷、李孝光、赵士桢、章纶、高友玑等名人。王十朋为南宋开科状元,翁卷为南宋“永嘉四灵”诗派的杰出代表,李孝光为元朝一代文豪,《元史》称他“以文章负名于世”,赵士桢为明代杰出兵器专家,其火器发明列为当时世界先进。铸于宋元祐七年的能仁大镬,属亚洲第一大镬,它折射出了乐清市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之光。总人口138.93万,全市居民绝大多数属古代福建移民;方言主要有四种,南部瓯语柳市话、县城瓯语乐清话(城关)、中部瓯语虹桥话、北部属于台州黄岩方言区。瓯语亦称之为南吴语,主要通行于瓯江两岸地区,故称瓯语。瓯语区各地口音各有差异,柳市人称之为“差款”。主要有:乐清话、柳市话、温州话、瑞安话等。其中柳市话使用人口约五十万,通行于柳市平原和洞头县部分岛屿。因温州是瓯江流域最大城市,所以在外瓯语又被误统称为温州话。乐清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乐清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瓯江口北岸。西北为雁荡山山脉,东南为海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陆地面积1223.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70平方公里。境内河(溪)流众多,皆源于西北山区,短而流急,流向东南,注入乐清湾。乐琯运河和乐虹运河横贯南部,连接众多河道,构成虹桥、乐成、柳市三块水网平原。

有西北部的北雁荡山山脉、中部横亘的白龙山山脉、西南部的白石山(中雁荡山)山脉。北雁荡山系括苍山南缘支脉,总面积203平方公里,距今1.28亿~1.08亿年,由破火山演化而成,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百岗尖海拔1056.6米,虽属低山区,但锐峰飞瀑造型奇特、神韵优美、意境深邃,是中外驰名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白龙山自永嘉与乐清界上的正江山向东延伸,然后转南直至没入乐清湾,其范围包括清江以南,淡溪以北,主峰海拔716米,次高峰山顶岩石裸露,团团排列,风光独秀。白石山(中雁荡山)位于市境南部,自淡溪向西南延伸,分两支,其东支跌宕起伏没入乐清湾;西支回环至磐石没入瓯江。道士岩海拔457米,是中雁荡山风景的中枢,远眺海天相接,俯视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分外迷人。

市境***分大荆、清江、虹桥

乐清雁荡山

、乐成、柳市五大水系,总长1034公里,水面面积1997平方米,蓄水量4069万立方米,年均径流总量13.78亿立方米。

分沿海平原和溪谷平原。沿海平原主要有虹桥、乐成、柳市三大平原。虹桥平原:位于市境中部,三面环山,南端敞开与乐清湾相连,长约11公里,宽约8.5公里,面积约63平方公里。乐成平原:地处虹桥平原之南,西边依山,东濒乐清湾,长约10公里,宽约5.5公里,面积约35平方公里。柳市平原:位于瓯江口北侧,东傍乐清湾,北、西部依山,长约16公里,宽约15公里,面积约113平方公里。溪谷平原沿溪流下游分布,规模小,形态受溪流制约,成因属洪水冲积,主要分布在四都、淡溪、芙蓉、大荆等地,面积小者4平方公里,大者10平方公里,均以旱地为主。[2]

古名白沙湾,系浅海港湾,呈葫芦形,南北长约47公里,东西宽4.5~14公里,深入内陆纵深37公里,面积约470平方公里,有众多的岛礁和广阔的滩涂。乐清湾有大小岛屿14个,明礁8处,暗礁1处,是雁荡山山脉延伸部分海侵后形成。白沙岛、西门岛、小横床岛常年有人居住,其他为无人岛。西门岛:面积6.37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98.6米,为乐清市最大岛,有4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乐清湾海岸线曲折,陆地海岸线长129.6公里。滩涂面积21.1万亩,主要分布在乐清湾西岸,分白溪港涂、东阶涂、清江涂、浦马涂、里岙涂、沙港涂、盐田涂、县西滩等,滩涂向湾内延伸最长达3公里。除各溪入海处有沙砾滩外,余均为海相沉积的软粘泥涂,盛产牡蛎、蚶、蛏及藻类。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北纬28°07′,东经120°57′。东临乐清湾与台州为邻,南濒瓯江和温州相望。陆域面积117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49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7℃

;年降水量1500毫米,全年无霜期270天。南部柳市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低压电器之都,私营经济发达,是温台模式的发源地。北部的雁荡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号称东南第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