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旅游运动
驴友,是指热爱自主自助旅行的爱好者的称呼。他们风餐露宿,吃苦耐劳,以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是长期高强度的跋山涉水,对自身的体能和耐力是不小的考验。藏汉双语网的小编觉得,徒步时调整好背负,控制身体平衡和步伐节奏,背部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全脚掌触地,什么时候都要按自己的行走节奏去走,尽量保持匀速,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最恰当的速度是走而不喘、能够维持自己走一整天的速度。
当然,徒步旅游还有不少技巧,小编仅整理了部分经验,欢迎广大驴友留言补充。
1、刚开始徒步可以放缓一点,让身体每个部分都先预热,有个适应的过程,5-10分钟后才加快步伐。
2、队员之间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一般为2-3米。队伍的安全距离一般在白天不能超过十分钟或者200米以内,夜晚必须在5分钟或者20米以内。
3、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来走,不要逞强紧跟强驴埋头猛走,这样会大量消耗体力,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最好找一个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4、上下坡时,手部攀拉的石块、树枝、藤条,一定要用手试拉,看看是否能够受力,才去做其他攀爬上下动作,避免意外受伤。
不要只顾低头走路,而错过了周围的风景。在户外徒步,强身健体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不要为了一些所谓“自虐”的目的来暴走,大强度的体力付出,有时候会得不偿失。
5、了解自己的体能,学会用一个自己比较舒适的方法走路,这样的你的体力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
6、按计划休息和进食,根据大家途中的体力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必要时宁可延长穿越时间。避免不必要的体力过分透支,要为后来不可预见的意外情况使体力留有余地。
7、重装徒步的时候要“多吃多喝”:多吃多喝的定义不是暴饮暴食,如果吃的太多,估计路可能都走不了了。这里的多吃多喝是指吃喝的频度,徒步的时候,人体的热量损失大,为了补充体力,需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物。
8、喝水要以量少次多为原则,喝水也是主动的,不要等口渴了才被动喝水。每次喝两三小口为好,太口渴了可以缩短喝水的时间,增多几次喝水次数,一次喝水太多,身体吸收不了浪费宝贵的水源不算,反而增加心脏的负担。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适当地多喝一些水。
9、行走中的休息要长短结合,短多长少。一般途中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呼吸。长时间休息以每60-90分钟一次为好,休息时间为15-20分钟,长时间的休息应卸下背包等所有负重装备,先站着调整呼吸2-3分钟,才能坐下,不要一停下来就坐下休息,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可以躺下抬高腿部,让充血的腿部血液尽量回流心脏。谨记:休息是主动的积极的,而不仅仅是躺下休息这么简单。
10、中途休息时不要脱鞋。长时间行进脚一定会浮肿,脱了鞋一旦再穿是比较难受的。
11、山区昼夜温差较大,海拔上升温度会下降(-6度/垂直1000M)。注意保暖是必须的,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后和睡觉前。相应准备保暖衣物和选择合适睡袋。当衣物被雨水或汗水打湿后,热量散发的速度是惊人的,此时要尽快换上干燥内衣。有条件可选用排汗快干面料的内衣。
12、不要轻易冒险走夜路,很多迷路都是发生在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而且夜路很容易造成失足。当不得不走夜路时,有头灯准备是最好的,手电筒会占用一只手,不利于平衡保护。
13、注意保护膝关节,养成正确的行走姿势,在重装穿越如果能有两根登山杖与你同行,能为你带来不少便利。而且可以减小膝关节因冲击而受伤的可能。
14、野外穿越,脚是最勤奋最辛苦的,一定要善待双脚。不要穿新鞋,因为脚与新鞋尚未磨合,穿新鞋容易使脚疲劳、受伤。在山中重装穿越,各种情况都会遇到,所以,应选择合适的高帮登山鞋。登山鞋鞋底厚且用硬橡胶制成,底部有大而深的花纹,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在碎石及不平坦的路面上能有效地保护双脚;鞋帮高且较硬,可以起到支持脚踝的作用;穿这种鞋,水也不易浸入鞋内。
穿上鞋后,要感觉一下脚趾是否可以活动,如不能活动说明鞋太小,脚尖前端应留有一定空隙。还要走走看,如果脚跟与鞋跟之间滑动,就容易擦伤脚,这种鞋也是不合适的。
15、鞋带不可系得太松或太紧,那样会使双脚过早出现疲劳,且易受伤。最好用扁平的带状鞋带,不要用圆形的绳状鞋带,因为绳状的鞋带不易系紧、易松开。
16、袜子的大小要适中,最好选用吸汗,排汗,触觉好,适合多日行走的面料袜。如野外活动时间长,多备几双袜子。
17、另外,在双脚与鞋摩擦多的地方,可以涂些凡士林或油脂类护肤用品,以减少摩擦,防止脚受损伤
户外徒步技巧
龟步
在长途行走过程中,不要以为昂首阔步的大步向前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要知道步幅大是利用腿部肌肉的爆发力,这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持久力,凡事都不能一步登天。所以步幅小一些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充分利用我们腿部肌肉的韧性,它们对持久战是相当有办法的。
吹气
跟着就是要调节我们的呼吸了,要努力让自己的呼吸与运动呈有节奏的状态。令肌肉持续缓慢而不休止地运动,再加上平稳均匀的呼吸。简单的说就是几乎每走一步呼吸一次。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就能做到平均每两~三步就换气一次。 如果我们不习惯的话,也可以强迫自己呼吸,只要大口地吹气就可以了。但要注意,不要太过强求,不然会拉伤肺部和肋间肌的。调匀呼吸是保持体内能源的好方法。
利用肌肉
要使走路变成有节奏的最自然的有氧运动,上下坡时,也要随着这种节奏尽量利用肌肉的运动,尽可能的减少骨骼和关节的负担。尤其是在下坡时,特别是那些长程的下坡路,这是要善于利用双脚,使其可发挥立刻停止的作用。
因为与其在长程下坡后骨骼和关节有不良影响的话,倒不如让肌肉承担多一些会比较好。 休息补充 还有在路上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及适时补充能源。每走上相当一段时间或路程后,要适当地休息片刻。休息时应摄取一些马上能转化成能源的糖类和水份,使身体及时得到补充,以求快些恢复体力。并可松开鞋带,但必须记住未到宿营地前,千万不要脱下鞋子。因在长途行走中,双脚会稍微发胀,中途休息脱鞋,下段路只会叫您苦不堪言。
不同路段的行走技巧
徒步穿越是户外的一种形式。在地形复杂多样、人迹罕至的地方,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明确的路标指示方向,依靠地图、指南针、再加上自己的头脑和双脚阅读每一寸土地,在清丽脱俗或古老沧桑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在沉郁安静或灵动跳跃中观察和学习到各种有益的知识是一种满足。
而徒步穿越活动离不开路,路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成功穿越,路面条件太差有时会使我们受到伤害,如能很好地掌握行走不同路面的技巧,在路上就会更轻松、更愉快。行走着,安全着,快乐着,才是我们的户外理念。
青石板路
路面特点:这种路面主要是清末、民国时期修建的。主要就是古香路,是由大小不等的青石板人工铺设而成。由于年代久远,走的人比较多,这种青石板路的路面已经变得非常光滑。一旦遇到雨雪容易发生事故,轻则跌跤、崴脚,重则骨折重伤。
行走经验:雨后,上山时除了穿防滑的鞋以外,心情还要放松。行走时重心不要太靠前,重心方向要和地面的石板垂直,尽量使用登山杖。背大包时包的重心应该是中部偏下,手尽量扶着岩壁或树木。下山时一定要用登山杖,重心略微前倾。脚的落点尽量踩在石板之间的缝隙,或者路旁的草木上。两个人之间一点要拉开距离,避免一个人跌倒后铲倒好几个。雪后,最好用四齿的冰爪,如果不用冰爪,脚一定要落在路旁树根或草木上,登山杖必不可少。
跳石路
路面特点:所谓的跳石就是没有明显的路,所谓的“路”主要由山谷沟壑经长期雨水冲刷和山洪暴发形成。在这种路面上行走,需要在石头上跳来跳去前进,细纱、小溪、巨石参差交错,“杀机”四伏。
行走经验:克服对跳石的恐惧心理是最主要的,这就要求注意力集中。雨季,大雨来临之前、大雨刚过时不要去峡谷跳石,小心山洪暴发。准备好一双底厚一点硬一点的登山鞋,在跳石之前要先检查鞋带是否松动,然后要把背包肩带和腰带拉紧,让背包紧贴背部,以免跳跃时背包晃动、重心不稳导致失足。跳石时眼睛要注意观察前方的情况,准确判断下一个落脚点,注意观察某些石头上留下的长期作为落脚点的暗痕。另外,一定要把鞋底清理干净,如果鞋底粘上了沙子,就要小心你的膝盖和门牙喽。
土路
路面特点:这种路面很常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石头风化和没有植被覆盖的山皮经过人们的长时间踩踏形成的。也许你觉得这是最好走的路,有什么可注意的!那是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雨季时这种路面就是传说中的烂泥路,非常容易跌倒,伤到膝盖。
行走经验:大雨后经过太阳的曝晒,土路表面已经被晒干,但实际上已经吸足了水分,这个时候上下山时很容易出现危险,走这种路面时鞋底一定要抓地,要充分利用登山杖作为支点,以免不注意一脚踩进很深的烂泥里。另外,春秋两季昼夜温差大,雨雪天后土路路面非常容易结冰,危险系数比较高,遇到这种情况上下山时要充分利用登山杖和可以攀扶的东西,注意攀扶物体时要先确保该支点是牢固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灌木丛
路面特点:灌木丛包括很多种,大致可以划分为自然灌木丛和人造灌木丛。自然灌木丛主要分布于茂密丛林中,灌木种类较多且较为低矮,一般土质湿滑松软,可能会有沼泽,危险性较大;人工灌木丛主要分布气候较为干燥的山麓坡地,是人为栽种防风固土用的,所在地一般土质干燥、含沙土较多、貌似坚硬其实一踩就滑,部分区域存在流沙的情况。
行走经验:走灌木丛要带上眼镜、帽子、拉上冲锋衣的拉锁,队员之间至少要保持1.5米的距离,防止前面的队友带倒的树枝反弹回来伤到自己。时刻提醒后面的队友注意距离过远容易迷路! 徒步经过自然类灌木丛时最好有辅助设备及经验丰富的领队或当地向导探路先行,要注意灌木多带短刺、蚊虫较多,建议穿高帮防滑鞋底、纹路大且凹凸较深的丛林靴,要穿长袖、长裤,注意脸部的保护。 人造灌木丛较自然灌木丛灌木高且多刺,建议准备手套(最好皮质)、长袖高领防刮衣裤和防滑抓地能力好的登山鞋,在徒步此类灌木丛时尽量走土质不滑、较宽的路,最好扶着枝干新鲜且可以支撑手力的活树枝,换手扶枝要牢固,落脚要稳要慢。